编辑指南:微信“一拍”功能上线后,很多人认为这个功能可爱可爱,但微信不就是为了好玩而开发的吗?(希德比舍尔斯,Northern Exposure,电影名言)这篇文章的作者试图从用户的角度分析“一拍”,希望对你有帮助。
抖音(抖音)看多了。看微信《一拍》的名字,我以为微信视频号码终于出杀手了。但是,除了功能名称有些模糊外,“一拍”似乎无法与视频号码建立半个关系。
这样国民级ToC移动端产品,在线“一拍”功能是为了给枯燥的生活增添一点乐趣吗?
作为一个普通的产品人,我作为微信资深普通用户,尝试了对微信“一拍即合”的纯粹体验和纯粹感觉的解释。
用户对产品的想法没有产品设计师想象的那么复杂,所有产品功能都回到用户体验的本质:易用性、实用性、易用性。
首先,用户是评价产品功能是否易于使用的一般标准。
拍张微信好吗?好用,一般不好用。
评价产品功能使用与否的方法简单粗暴。也就是说,容易上手,不支付额外的学习费用,让用户使用功能。
微信“一拍”与视频号码没有关联,也没有相关指南,对普通用户来说像有趣的小功能一样有趣。所以我们可以在网上看到坏掉的“一拍”。这是在展示微信自己生态圈使用者生命力旺盛的资本。
当然,“暴力”测试是必不可少的。我曾试图在某人的头像上打出“暴力”连击。点击直接进入那个人的微信详细信息。所以双击节奏就可以实现无限的连击。与手机线性马达一起,能感受到清澈有力的感动感,所以最好的体感游戏是当之无愧的。
相反,对于“一拍”收信方来说,一打开聊天框就能感受到对方满满的“爱”。即使不知道这个小功能,其他人也可以笑嘻嘻地带节奏,跟着节奏稍脆的手机和屏幕走的各种骚文案,稍微好奇的人也可以加入“一拍”的无限月读。、、、
极简操作自然会引导多人运动=作为一个有很大参与感、微信、沉闷的产品,突然体验新鲜,世界还是很有价值的。
第二,评价用户评价产品功能是否实用的思维指标。
拍微信实用吗?实用而一般的实用性。
玩得太多了,这时用户会好奇这个“一拍”到底有什么用。除了满足生理水平的快感,用户还会开始寻找事物存在的意义。
在这个层面上,作为用户的我也开始探索“一拍”的用途。
首先最引人注目的是,微信“一拍”只支持手机移动设备端的整体体验(信息震感)。我还没有苹果瓦奇。我不太清楚手表上怎么做。但是在笔记本和平版中,微信“一拍”和普通聊天信息一样,没有QQ聊天窗口抖动等强烈提示。这也应该和面向微信的群体有关,应该玩玩,但是没有人想在工作和生活中分心。
同时,好奇心的驱动力调动了一群人的力量来测试“一拍”,省略了简短无聊的测试过程,直接附加了结果。
“拍摄”测试记录:
拍一次聊天框,一拍、一拍、一拍、一拍、一拍、一拍、一拍、一拍、一拍、一拍、一拍、一拍、一拍、一拍。
也就是说,作为通过沟通将人与情感联系起来的产品,微信正在进行新形式的信息交互。
说“一拍”是轻提示吗?不能说是这样。最终聊天框登上了顶峰,但没有@那么咄咄逼人。它就像朋友的问候、爱人的亲密、家人的关怀、不吵闹地抢主人一样,同时,也像是等待你发现的静脉。
因为不能一个人拍一拍,所以两个人的相互拍摄、一群人的集体拍摄、“一拍”使感情的交流更加多样化、有趣、自然。
但是没有“一拍”也不影响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积累了几年表情包和@高能警告,是不是很香?
第三,用户是否评价产品功能常用的导航过程?
经常拍一拍微信吗?经常的,非一般的商用的。
判断产品功能是否经常使用,是否需要结合对象和场景分析、典型的人、风景、需求三位一体。所以与其说是“一拍”,不如说是“一拍”。
作为用户,我们在什么情况下拍照?
说到对象,除了某个对象触发了“核查”结局外,几乎可以拍一拍。
表达的情感可以根据聊天内容的上下文进一步加强。比如爱你,骂你,你拍一拍,逗你,逗你,鼓励你一拍,鼓励你一拍,加油,拍一拍,告别。
人类的感情如此丰富,玩累了的表情包,可以用简单的拍子更直白地表达胸部,有小动作,也有丰富的感情。
说到场景,除了某些严肃的场景触发“死拍”结局外,几乎可以拍一拍。
两个人的小天地,几个人的小圈子,几个人的公共区域,一拍可以是暧昧的深情,也可以是很深的。
情的问候,也可以是试探的寒暄。舞台有多大,拍一拍就有多强大。
论需求,凡是社交需求,几乎都可以拍一拍。
只要是人,就会有沟通的欲望,只不过沟通的方式不同而已。发了个朋友圈,拍一拍快来看;发了个短视频,拍一拍点个赞;发了个好文章,拍一拍求关注……
无论是文字、语音、文章、视频,这些都可以作为我们表达自我情感的媒介,都可以触发想要拍一拍的冲动。同时,对方拍一拍同样也可以作为一种情感反馈,现代社会,商业互捧,群聊互拍,很重要。
所以产品功能达成常用有三个必要条件:知道有,懂得用,需要用。根据每个人的社交需求,“拍一拍+”衍生更多有趣的玩法。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作为一名普通的产品人,我以微信资深普通用户身份,对微信“拍一拍”进行了一次纯体验、纯感受的解读。如果有人再问“你觉得微信拍一拍有用吗?”这类问题,不必过分解读,喜欢就好。
作者:涛痕,公众号:一两语
本文由 @一两语 原创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