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字大全 > 微信名字 正文
【aiden微信名字】在耶鲁种菜的中国随行家长过着怎样的生活?

时间:2023-02-26 02:31:32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2016-04-17章小满北美留学生日报

耶鲁的纽黑文市有来自中国的老人,他们是耶鲁留学生的随行家长。来到美国,适应这里的生活,寻找乐趣,种植蔬菜。这些文章是关于他们的故事。1.三棵树在耶鲁的中国老年人没有人不知道“三棵树”。坐落在山坡上的公园——耶鲁的八南纪念花园(Yale's Farnam Memorial Gardens)是挂着三根巨大树枝的欧洲山毛榉树,被老年人称为“三棵树”。三棵树是住在耶鲁大学附近的中国老年人最大的活动据点,大家闲暇时聚集在三棵树公园聊天、活动和锻炼身体。已经70多岁的薛姨妈和王柏来自辽宁沈阳,女儿和女婿是耶鲁的博士后研究员。清晨,《北美留学生日报》记者和薛姨妈老夫妇一起来到了三棵树上。3月底,纽黑文的风仍然很冷,走在路上,在街对面,另一位中国阿姨也遇到了3棵树。虽然不知道,但三位老人一见面就熟悉地开始了对话。非常亲切。我们去三棵树公园的时候,这里已经来了几个老人,正在聚在一起聊天。又在地上挖蒲公英和野菜。记者在地上到处看到淡绿色的小野牛。老年人说这香葱锅、炒鸡蛋比超市买的葱香,馅饼特别好吃。

不远处的山坡上有三位老人在打太极,其中一位是外国人。不久,更多的人加入了打太极的行列。这些中国老人在这里打太极已经12年了。

三棵树对这里的中国老人显然具有重要意义。在不同的地方,说不同口音和方言的老人三五五地聚在一起晒太阳,谈论各自的新工作。有些老人第一次来美国,只有几周,很多人来了一次以上,最多来了8次,还有一些老人跟随与子女一起工作的变迁,从得克萨斯州奥斯汀、纽约州特洛伊等地转战耶鲁。有过这种经历的老人除了比较中美差异外,还对美国的多种地区生活有相当的体会。这些老人是中国留学生的父母。因为子女,来到美国这块相对陌生的土地上的这些人的平均年龄在60 ~ 70多岁之间,最近升级为祖父母、外婆和外婆,这些人相继来到美国。除了在美国进修的孩子们,以及为孩子们的孩子们实现旅游签证的一家三代之外。

2016年3月24日,3棵树的“聚会”照片,左边第二名是薛阿姨夫妇2。ciel阿姨夫妇的女儿来美国已经三年了。因为老两口生孩子晚,是独生女,所以在沈阳和在美国的女儿互相担心,几乎每天要走很长时间才能安心。

外孙需要照顾,夫妻俩还是一趟趟往美国跑,薛阿姨觉得,在美国一起生活至少彼此都能心安。这已经是他们第三次来美国了。前两次来都是呆半年,这次他们把半年的签证延期成了一年,因为女儿怀孕了,预产期就在今年五月。薛阿姨打算等女儿生了孩子之后,帮忙带几个月外孙再回国。薛阿姨的女儿工作很忙,每晚下班回家都七八点了,但“也比在国内要轻松”,薛阿姨说来美国之前女儿在沈阳一家有名的医院做妇产科医生,“每天要看三百多位病人。”而如今在实验室时间安排上还更灵活自由。

老两口把家里收拾得十分整洁老两口目前不用带孩子,还算悠闲,去年来美国的时候,两人就在小区旁边的菜地里种起了菜,还搭了瓜棚,盛夏时节一片绿意葱茏甚至好看。

2015年6月4号,王伯伯正在浇园。图片来自美联社去年,美国一家网站(Gardencli)发布了一个时长3分52秒的视频,题为《都市菜园(中国当地品种蔬菜种植园)》 Urban Vegetable Gardening (Vernacular Chinese Vegetable Garden),讲述的是康涅狄格州纽黑文一群来自中国的老人在耶鲁大学所属荒废多年的几块地上开垦种菜的故事,据耶鲁的湿地植物园 (Marsh Botanical Gardens) 经理Eric Larson介绍,中国老人在此种菜已有近十年的历史,老人们的子女都是耶鲁的硕博生、博士后、访问学者或科研人员,多已在美国成家立业,结婚生子,菜地里常能看到老人们怀抱幼小的孙儿,甚至有时候一家三代人会一起出现在这一亩三分地,其乐融融。园子里种的蔬果品种繁多,但大都是美国人不认识也不知道怎么吃的中国菜。耶鲁校方对这一现象持开放支持的态度,该视频更是对这件事赞赏有加。这之后大约一年,美联社同样对耶鲁中国学生父母来美国种菜这一现象进行了更为详细的图文报道,称在耶鲁菜地种菜已经成为中国留学生家人们来美的“传统”,老人们乐在其中。

中国老人们在Prospect和Division Streets拐角处的一块空地上种菜。图为唐云秀 (音,Yunxiu Tang) 在给她的作物浇水。图片来自耶鲁校友杂志。

围栏内是被开垦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各家菜地。美联社那篇报道里,薛阿姨夫妇就是主角之一。王伯伯说去年他们种得太早,苗发不出来,现在显然已经颇有经验了,“等四月开春天暖了再开始,”而从前在沈阳,老两口都没有种过地。今年外孙一出生恐怕就没什么时间在菜地里了,因此两位老人只打算种些“靠天吃饭”不用怎么打理的作物。薛阿姨认为,中国老人之所以会在耶鲁种菜,并不能说是因为无聊寂寞,“即使在国内,要有这么一块地可以种菜的话也愿意种哇。”

老人在窗边的一小块空间里也栽上了小盆的蔬菜和花。

记者在薛阿姨家看到的由去年所种蔬菜保留下来的菜籽。3. 背景各异的中国老人们远渡重洋,抱团取暖读书工作拿身份,娶妻生子买house,这是很多中国人来美国都会走的一条路。在耶鲁,house也许可以先不急着买,这里有环境舒适价格优惠的学校住宅区和公寓可供租住,因而生子的下一步,则是把爸妈接来小聚,同时帮自己照看孩子。随着中国留学生和学者人数的不断增多,这个爸妈群体也在壮大,变得越来越引人注目。那么,耶鲁大学究竟有多少中国留学生呢?

由耶鲁大学国际学生学者办公室 (OISS, Office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 Scholars) 提供给日报记者的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秋季注册入学的中国留学生总人数为617,排在第二位的加拿大留学生总人数只有229。十年前2005年,耶鲁中国留学生注册人数仅300,过去十年间耶鲁国际学生的比例仅增长了约5%——但耶鲁中国留学生的数量却成倍飞升,其中博士后人数也几乎翻倍。

据统计,耶鲁大学1/4的国际学生来自中国,这其中包括研究生、专业学生 (professional students) 、博士后和研究员,这一比例超过了其他任何国家的国际学生。而从全美国来看,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赴美留学生输出国,并占留美硕士人数的近1/3。耶鲁大学作为早在1854年就出过第一个在美拿到学位的中国留学生的学校,前年(2014年)有680名来自中国的学者(博士后),这一人数是第二大族群的3倍——耶鲁的印度博士后有200人;另外,有516名中国研究生和58名中国本科生,而第二大族群,加拿大留学生的研究生人数只有196。如此数量众多的中国学生学者涌入耶鲁,随之而来的是他们的父母,而人数之多以至于可以在耶鲁校园北边形成一个自己的小社会了:一个来自于中国各地、人员组成不断变化着的社群。真正走近这个群体我们发现,最初的那些问题并没有统一答案。毕业于耶鲁大学的王俊博士曾帮助《耶鲁校友杂志》接触过这些老人,他告诉日报记者,这些老人们既有相同之处,又充满着多样性,他们来自中国不同的地区和城市,不同的人生经历、受教育程度、社会阶层和家庭背景,更有着不同的性格和行为表现。耶鲁校友杂志这样描述这些老人们:“有高层政府雇员,也有农民,有从北京来的一看就很精明的人,也有没受过什么教育的村里人”。有的家庭在子女这一代实现了巨大的“教育大跃进”。一名年轻女子告诉杂志记者,她的先生是耶鲁干细胞中心一名研究员,而他远在中国湖北省的老父亲则靠在当地市场卖猪肉为生。“老公上学的时候,会看到黑板前放着两双鞋,一双皮鞋,一双布鞋。要是你想穿皮鞋,就得刻苦学习。要是你想去大城市,就得非常努力。要是你还想走出中国,去美国,人们都说美国的教育比中国好,那你就得更加用功才行。都取决于你。”性格不一样的家长来到美国之后在新生活新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心态感受和所选择的活动各有千秋,有的老人更外向和开放,有的则内向,有的玩得很开心很享受,有的觉得没意思或者不习惯,有的愿意主动分享自己的感受,有的并不爱说起自己的生活。

魏丽华 (音,Lihua Wei)和于云成 (音,Yuncheng Yu)跟他们的小孙女在一起。图片来自耶鲁校友杂志然而不同之中,仍能找到这一群体的共同特征。首先是大多老人的子女家里有孩子需要照看,这也是这些老人来到美国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他们被需要,带孩子几乎是他们的首要任务。其次,这些上了年纪的中国老人在美国都有语言障碍,几乎都不会讲英语,能说上一两句的已属少见和难得。杂志记者在报道中写到自己之前曾在街上遇到推着婴儿车的中国老人,他们总是回应以微笑,并停下来让记者看自己的孙儿,然而一旦记者开口说话,哪怕只是一声hello,老人便摆摆手,推着婴儿车离开了,信号很明确:这里不说英语。日报记者在纽黑文接触的中国老人显然要开朗外向得多,他们告诉记者,尽管无法交流,自己遇到热情友善的老外也会主动打招呼喊“Hello! How are you?”这是他们学得最快的一句话。但可想而知,语言不通会直接给老人们的生活造成极大的困难和不便,在没有子女协同的情况下,活动半径必将大大减小,而在这里,子女的陪伴时间是极其有限的——正因为终日在实验室里忙碌,才格外需要老人来帮忙带孩子。同时,耶鲁校友杂志也提到,这些老人的子女情况也大多相似——出色的学术成就,夫妻双方都有工作,并且每天投入很长的时间在工作上。这样的背景下,“三棵树”成了老人们抱团取暖之地。他们平时并不算太忙碌,主要“任务”是照顾孙辈,因此每天早上把孩子送上校车,然后直到下午接回来和做晚餐,这中间很多个小时都属于自由时间,家里有更小的还没上幼儿园的孩子的,老人则辛苦些。如此多的自由时间,老人们能做的事却比较有限,主要原因还是不会说英语,人生地不熟,出了门问个路都不方便,外加美国的公共交通远不如国内城市发达,不开车很多地方没法去。好在耶鲁的shuttle bus还算方便,不同的线路基本覆盖了周边地区,平时老人们除了步行来三棵树散心,去菜地里种菜,还会结伴搭校巴去附近的两个亚洲超市买买菜或是一起去爬山,人多的时候,一上车几乎半车都是中国老人,颇为热闹,有些线路的司机还能说上两句中文跟老人们打招呼。而周末是阖家欢聚的美好时光,总算不用泡在实验室了,子女们往往会开车带着父母孩子去远一些的美国超市商场大采购或是出去玩,一年下来还会安排一家人外出旅游。虽然住在美国东北部,不少老人南部去过佛罗里达、加勒比海,参加过豪华游轮之旅,西部去过加州、黄石公园、大峡谷,而东北部大城市如纽约、DC、波士顿等更是不在话下。

说到在中美两地生活的差异,老人们都觉得美国最好的地方在于环境好,空气好,人的素质也高,尽管有语言障碍无法交流,陌生人见到他们也会热情打招呼。一位叔叔说自己来美国几次从来没有水土不服,然而刚一回到雾霾笼罩的长沙,马上觉得呼吸道和喉咙开始不舒服,而他的情况并不是个特例。

不甚喜欢的地方也有,即使自己做饭,薛阿姨仍然觉得美国的食材味道不如中国的好。耶鲁校友杂志报道中,好几位中国老人都问为什么店铺打烊之后灯还亮着?“你们美国人的生活要啥有啥,但是你们也在浪费能源。空调完全可以关掉的嘛。为什么你们一直开着呢?”另一位中国大妈抱怨道“我们晚上都没法出门”,她表示私人持枪在中国简直不可想象。来自河南驻马店的一对老夫妇告诉日报记者,他们已经在美国呆了5年了,期间一次都没有回国,尽管也很喜欢美国的环境和生活,但“还是不适应”,“家里多方便呀,想买个啥出门就是,这边得开车一买买一大堆,菜都(放得)没味儿了”。这边的生活远不如国内便利舒适几乎是所有老人一致认为的,除此之外就是精神娱乐活动方面的相对单调,而最大的收获当然是能跟孩子们在一起,彼此有个照应,也是巨大的慰藉。“都是为了儿女,要不是孩子在这边,我们也不会来美国。” 老人们还建了一个微信群,名字就叫“耶鲁三棵树”,即使足不出户也能在群里交流联络,分享附近的新鲜事。谈话间,又陆陆续续来了些老人,趁着大伙儿都在,薛阿姨提议约个日子一起搭校巴到离海边最近的一站下车,然后去海边玩,这个想法一说出来大家都觉得很不错,正热烈讨论着,有老人问,要去多久呢?薛阿姨说:“远的话,起码要玩一整天吧。”听到可能要晚归,几位老人犹豫了,“我们要接孩子啊。”原来,幼儿园的校车下午两点半左右就回来了,带孩子可是老人们的头等大事,万万耽误不得。

薛阿姨将一把小铲子绑在一根扫帚柄上当锄头用。图片来自美联社

4. 一切为了孩子,无论在哪,一起就不孤独访问学者在耶鲁的时间一般是一年,一年之后他们的父母和孩子也都会一起回国,回到他们原本的工作单位和生活轨迹;而子女是博士后的家庭,则有更多的不确定性,有孙子孙女的老人都表示只要子女不回国,他们还会再来帮忙照看,或是两边老人轮流来。至于再往后是回国还是留在美国发展,老人们觉得咋样都挺好的,有的子女出国前在国内就很好的工作和基础,老人也偏向回国,但都表示会尊重和支持子女的选择和决定,如果最终留美,自己也不排斥。耶鲁校友杂志报道中,毕业于耶鲁大学的一对中国夫妇,赵晓雪 (音,Xiaoxue Zhao) 和张太苏 (音,Taisu Zhang) ,彼时正要带着从中国来的父母和两岁半的女儿从纽黑文迁居北卡罗来纳,赵即将成为杜克大学的经济学博士后,而张会在杜克法学院任教。张对于他们“今后回国当海归”这条路十分怀疑。“你一旦有孩子了就很难回去了,”他说。“中国的教育体系太残酷。你不会想要自己的孩子走一遍同样的路。”他还补充道,他们一家人不大可能再回北京老家生活,因为北京空气污染,而且吃东西和买房子都太贵,“北京已经变得很不宜居了。”中国老人们为子女而来,而他们的到来也改变了年轻夫妇两人或是三口之家的原本结构。耶鲁校友杂志的记者曾问这些年轻子女,爸妈到来之后,四个大人外加一两个孩子挤在两室一厅的公寓里,是否会怀念以前家里的隐私空间?得到的答案是No:“如果完全把父母当一家人,那就不会有隐私空间的问题。”一位子女说道。也有人觉得自己和妻子并不像美国人对于和父母同住感到那么不安,“我们更习惯于父母闯入自己的生活”,他解释并补充道,“人人都有在某些方面有点疯狂的父母。”耶鲁的免疫学家及分子生物学家郭秀阳 (音,Xiuyang Guo) 则说他请四川乡下的父母来美国照看儿女既是一种惯例又是有利于双方的。“爷爷奶奶觉得自己有责任帮忙照料孙子孙女,同时中国农村社保系统不健全,养儿防老,有个依靠。而且老人到了六七十岁,地里的农活干不动了,正好可以做点别的。他们自己也愿意这么做。”郭的儿子精力十分充沛,对此,一旁的两位老人看起来很高兴而不觉得是加重带孩子的负担。爷爷说“他可聪明了”,奶奶补充道“他才两岁!” 而上文提到的赵晓雪表示正是父母帮忙照顾孩子成就了自己和丈夫的事业。因此,与其说他们是不怀念隐私空间以及习惯于父母对自己生活的介入,不如说是相比之下,更珍惜、需要和感激父母的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帮助。

王菊元 (音,Juyuan Wang)在Prospect Gardens照看孙儿们。图片来自耶鲁校友杂志但当老人到来,两边父母之间或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差异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很多摩擦。小到生活习惯,子女可能不喜欢吃自己公婆或是岳父母做的饭,比如太咸太淡;大到在养育下一代问题上出现的分歧,有的爷爷奶奶看到自己的孙子吃Costco的婴儿食品而不是自家做的会很紧张,还有的家庭会因为宝宝该睡在哪发生争执,老人总想把孩子带到床上睡。王俊博士在身边已婚朋友家庭里看到很多两家融合过程中的压力和矛盾,而这种磨合的过程对于年轻一代并不轻松。夫妇俩可能本就来自完全不同的社会经济背景和地区,但他们的知识、思想观念以及共同的经历减小了这种文化差异。对此王俊表示同情:“这些爷爷奶奶见孙子孙女的机会不多,他们会想跟孩子待在一块。” 当然,类似矛盾和问题在国内也比比皆是。而来到美国,老人自身也需要做很大的调整适应。“他们在家有很多朋友,可能是领导,”王俊说,而在这边他们得花很多时间切菜、打扫卫生和给孩子换尿布。尽管如此,王俊认为整体上这些家庭的调整和安排还是做得相当好的。老人们的到来让年轻的子女有时间和自由去追求事业。不仅如此,由于这些年轻夫妇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知道,只要父母跟他们一起住并且照看着孙辈,就不会孤独。老人们甚至会期盼着下一次来美团聚。“空巢老人的寂寞才是我们这一代人难以承受的。”王俊如是说。

来自四川的王菊元 (音,Juyuan Wang) 在Prospect Gardens小区里晾衣服,她的小孙子Aiden Guo从晾着的衣服下面偷瞄。图片来自耶鲁校友杂志 本文中图片部分引用自美联社及耶鲁校友杂志(有标注),其他由日报记者张小满摄影报道。Reference:http://oiss.yale.edu/about/statistics/2015-2016http://www.gardencli/2014/09/26/urban-vegetable-gardening-vernacular-chinese-vegetable-garden/http://bigstory.ap.org/article/ee09c8bbe1494debbd3513b5c968fa8e/chinese-families-yale-students-grow-garden-traditionhttps://yalealumnimagazine.com/articles/4007/the-expat-grandparents

点击以下你感兴趣的标签

立即阅读相关好文章

美国偷窥狂丨H1b结果丨纽约性工作者丨留学的小船丨暑校

宾大女生卧轨自杀丨耶鲁女孩寻亲记丨哥大丨与黑人姐姐生活丨海关被查丨

......

REVIEW

◆◆往期回顾

做父母的都对自己的子女充满了牵挂和期待,从牙牙学语的孩童到成年,无论身在何处,父母总是放心不下。回复“

耶鲁

”给你看一篇相关的文章。
关注微信公众号:

《北美留学生日报》(ID: collegedaily)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