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字大全 > 微信名字 正文
【眼睛小的人的微信名字】一家三口接连捐赠器官尸体:给世界留下最后的意义

时间:2023-02-22 21:29:52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彭派新闻记者陈水侯实习生李世谦

叶锦清,李宝兰一家的老照片。回答者公岛

今年3月,84岁的李宝兰平静地闭上双眼离开了世界。根据生前的遗言,她成了无语的体词。无语的体词是医学系学生对解剖教学用尸体的尊称,意思是“不会说话的身体老师”。

李宝兰是这个家庭第三个捐赠角膜、尸体的人。2005年,丈夫叶锦清因高血压中风去世,捐赠的角膜让7个人的8只眼睛发光。2011年,她的儿子叶宁在患癌症的第15年不幸去世,捐赠了自己的角膜。

一家三口相继捐赠了角膜和尸体,他们家的捐赠故事感动了无数人。"告别日也是久违地再次见面的时候。"深圳市红十字会微信公众号用文字发送了这个家庭的捐赠故事,并写道:“爱是长久的,世代相传的,爱不死的。”

2022年11月初,叶锦清、李宝兰夫妇的女儿叶伟告诉彭派纽斯方面,当初国内自愿捐赠器官和遗体的人很少,所以思想观念还没有改变,作为子女,虽然理解父母的爱,但很难接受父母的决定。后来,在父母的一言一行的影响下,他们逐渐理解,接受捐赠机构和遗体,并作为志愿者参与推动这项公益事业。

彭派新闻(WHO)获悉,父亲去世三天后,叶伟签署了器官捐赠志愿书。由于家人的感化,今年叶伟的儿子也签署了器官捐赠志愿书。

器官捐赠,让死者的“生命”以不同的方式延续。据叶伟说,她的父母都是有很大爱心的人。25年前,两人都有死后捐赠器官和尸体的想法,他们认为器官捐赠是死后“给世界留下最后的意义”。

利伯兰生前照片回答者孔道

难以理解的重大决定

在深圳大学附属中学退休教师叶伟心中,她的父亲叶锦清、母亲李宝兰都是有着极大爱心的人,两位老人在18年前做出了签署器官捐赠志愿书的重大决定。

过了很久,叶伟才渐渐理解父母的选择,她认为这与父母的人生经历有关。1933年,叶伟的父亲叶锦清出生在印度尼西亚,在那里度过了少年时代。新中国成立后,叶锦清再接再厉,响应祖国的号召回国建设新中国。1953年叶锦清在海上船上颠簸航行了7天7夜后,在深圳罗湖港踏上了销魂的祖国。

回国后叶锦清在上海、山东、东北等地学习,毕业后被分配到华南理工大学任教,进行科学研究。20世纪60年代,叶锦清下乡广东陆丰,历任当地中学校长、工厂厂长、侨联主席等职。1997年退休后,叶锦青和妻子李宝兰搬到女儿工作的深圳,家人过着简朴平静的生活。

叶伟说,工作地点、职业身份不断变化,但父亲的处世风格不变,为人正直善良,待人温和,乐于助人。叶伟回忆说。"每当在街上看到陷入困难的人,爸爸都会毫不犹豫地帮忙。"有一次,爸爸在街上的善意捐款明显受骗,面对家人善意的嘲笑,他没有生气,而是说:“错了就错了。“总比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好。”

1997年叶锦清、李宝兰夫妇36岁的儿媳因患癌症去世。经历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以及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伤后,两位老人开始思考生命结束时能为这个世界做些什么。“生命能持续下去该多好啊!”感慨之余,李宝兰向丈夫提出了捐赠器官、遗体的想法,这与叶锦清的想法一下子吻合,认为器官捐赠是人死后“给世界留下最后的意义”。

夫妻俩立刻想到向子女捐赠死后的器官、尸体,但这个决定没有得到子女的支持。叶伟说,当时国内器官移植技术刚到起步阶段,社会大众普遍不了解器官捐赠的相关知识。虽然我知道父亲从小在国外受的教育产生了开放的思想,观念也领先于普通人,但他们的子女仍然无法理解和接受。毕竟当时很少有人捐赠器官。

2004年叶锦清因中风住院昏迷了一个月。"医生说,父亲醒来后很可能瘫痪或成为植物人。"叶伟记得有天晚上,妈妈李宝兰谈到最坏的计划时,再次提到要捐赠器官和尸体。当时妈妈告诉她。“如果你父亲这样走了,不能实现捐赠的愿望,你真的不会后悔吗?

李宝兰生前接受采访时表示,丈夫昏迷时,为了帮助他尽快恢复意识,经常在耳朵上打开收音机,听他说话。丈夫通常不怎么反应,但如果说捐款之类的话,有时也会点头。随着丈夫病情的恶化,一天晚上,丈夫发高烧,嘴里喃喃地说着什么。虽然话很模糊,但李宝兰凭直觉意识到这是关于捐赠尸体的事。所以她向妻子保证自己一定会做好遗体捐赠。

p>

叶玮开始反思自己之前的想法,“‘孝顺’二字,我平日里做到了‘孝’,可我真的做到‘顺’了吗?”叶玮决心达成父母的愿望,不让他们此生抱憾。随后,叶锦青和妻子李宝兰一起签署了器官捐献志愿书。这也是2003年深圳为器官捐献立法后,深圳市红十字会首次接到夫妇同时签署捐献器官、遗体的志愿书。

李宝兰和女儿叶玮参加2019年“光明树”缅怀活动。受访者供图

一家三人

先后捐献器官、遗体

归国侨民的身份,多元的教育背景,让叶锦青对生死有着超然物外的认知。相关影像资料显示,李宝兰生前曾在访谈节目中回忆丈夫叶锦青,“他曾对我说,我们来到世上本就不带任何东西,离开时也不该带走什么。如果可能,尽量为这个世界创造最后的一点价值。”

2005年7月,72岁的叶锦青永远闭上了眼睛。李宝兰生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丈夫叶锦青走的时候神态很安详,好像睡熟了一样。当她翻开他的眼皮的时候,发现他的眼睛“像婴儿一般明亮、纯净”。她觉得老伴仿佛还在注视着自己,注视着这个世界。丈夫的眼神也提醒了她,马上通知深圳市红十字会,争取尽快把丈夫的眼角膜捐献出去。很快,深圳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来到家中,经过协调,叶锦青的眼角膜被迅速送到深圳市眼科医院。

叶锦青捐献的眼角膜先后让7个人的8只眼睛重见光明,鉴于深圳当时条件受限,他的遗体在家人的努力以及深圳市红十字会和民政部门的协调下,捐献给广州一所医学院用于临床教学研究。

2011年,叶锦青、李宝兰夫妇的儿子叶宁,在罹患癌症后的第十五年不幸离世,他也捐出自己的眼角膜。

丈夫去世后,李宝兰将证明自己是器官捐献志愿者的身份卡片随身带着,她怕意外离世时,身边人不知道自己是捐献器官的志愿者,延误了捐献的最佳时机。她希望在自己生命垂危之际,看到这张卡片的人可以尽快联系深圳市红十字会,完成自己的捐献意愿。

2021年年中,84岁的李宝兰不慎摔倒骨折,经历了两次手术后,一直卧床。2022年3月20日,李宝兰离世。遵从遗愿,她成为了一名无语体师,成为叶家第三位捐献角膜、遗体的人。

澎湃新闻注意到,李宝兰一家曾荣获2013年“南山好人”、2014年深圳“十佳爱心家庭”等荣誉。对于自己和丈夫双双签署器官捐献志愿书的举动,李宝兰曾说,“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我觉得这是谁都能做到的事。”

生前,李宝兰是一名教师,将所有心血都倾注在她的教育事业上。对于死后捐献遗体,她曾表示,“我是当老师的,所以他们(医学生)把我解剖的那个时候,我是给学生上最后那节课。”

叶锦青捐献纪念网截图。

爱的传承,

第三代也决定捐献

以爱以善传家,在叶玮看来,父母的言传身教影响了她的一生。

叶家是一个“教师家庭”,除了叶锦青曾任教师,李宝兰也是一名教师,最后叶玮也成为了教师。受父母的影响,叶玮一直热衷公益事业。退休后,更是全身心投入。

据叶玮回忆,三十多年前,母亲还在老家任教时,了解有学生交不起学费,便自掏腰包帮助。有一年教师节,这名学生辗转来到他们深圳的家中,感谢曾帮助过他的李老师,家人才得知此事。

生前,李宝兰热衷公益,经常参与志愿者活动。据深圳市红十字会介绍,成为器官捐献志愿者之后,李宝兰常通过讲述自家的故事,向身边人宣传器官捐献的理念,也曾多次参与深圳红十字会的志愿服务活动。哪怕已80多岁高龄,公益慈善的活动中也时常能看到李宝兰老人的身影。

今年4月,在叶玮为母亲举行的线上追思会上,全国各地的亲友都在云端吊唁,满屏的弹幕、语音都表达着对老人的感怀和思念。“您的从容淡定、自强善良,还有您们家的家风,都让人感动”“您对我们慈祥的爱永留心中”“您永远让我们崇拜和爱戴”……叶玮没想到,母亲平日里的善举竟积极影响着如此多人,她再次坚定,要将父母的这份温厚善良的品质和无私利他的精神传承下去。

事实上,早在父亲去世后的第三天,叶玮就签署了器官捐献志愿书。在家人的感召下,叶玮的儿子今年也签署了器官捐献志愿书。一家三代五人登记捐献角膜、遗体,叶家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今年4月,深圳市红十字会微信公众号曾发文讲述叶家的捐献故事,文章写道,“‘爱长存,代代相传,爱不朽’,这正是李宝兰一家关于生命延续故事的真实写照。”

点滴爱心汇聚

向上向善的力量

深圳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张英姬曾表示,叶家人是参与深圳器官捐献的志愿者及其家属的一个缩影。在深圳,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感人的捐献者,他们的事迹在全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器官捐献事业。

在深圳,像叶玮一家主动成为器官捐献志愿者的人还有很多。澎湃新闻了解到,有着“志愿者之城”之称的深圳,是国内第一个为器官捐献立法的城市,捐献比率也一直位居全国前列。

每一个人体器官捐献、移植的成功案例背后,除了器官捐献志愿者的无私与大爱,也离不开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的努力。深圳市红十字会目前有专职器官捐献协调员3个,在深圳市红十字会注册且长期参与器官捐献宣传的志愿者有百余人。深圳市红十字会器官捐献总协调员徐小玲告诉澎湃新闻,目前,还有很多器官衰竭患者在痛苦等待器官移植的过程中绝望地离去,“我们希望在共同的努力下,让这样的悲剧减少发生”。

宣传、普及器官捐献知识,多种方式向大众传播器官捐献理念,负责联络器官捐献家庭,组织开展捐献家庭关爱慰问活动,组织开展捐献者缅怀纪念活动,加强与医疗机构的联络,向医护人员及医学生宣导器官捐献知识……这是徐小玲日常工作的主要内容。饱含对工作的热情和对生命的敬重,徐小玲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9年,“我们主要是推动市民对人体器官捐献的了解与认同,促成更多捐献志愿”。

2011年,中国红十字会曾遭遇过一场信任危机。据徐小玲回忆,那时他们的协调员、志愿者走上街头、社区、公园,向人们科普器官捐献,不止一次遭到路人的误解和质疑,他们需要不厌其烦地解释。经过一次次的宣传动员,加之后来社会大环境逐渐开明,这项工作的阻力才越来越小。

深圳市红十字会另一名器官捐献协调员高敏,是中国第一个器官捐献协调员,有着15年的从业经历。她见证了一个个让爱延续的故事:少数民族人士杨杰捐献器官让7人重生,11岁少年梁耀艺临终捐献器官救人,90后女孩房晓宇捐献所有器官,八旬奶奶刘幼雪生前跨越2826公里志愿捐献遗体……截至2022年3月,经高敏协调成功的遗体捐献600例、器官捐献400多例、眼角膜捐献近千例。

一边是生死离别,另一边是绝处逢生,作为器官捐献协调员,徐小玲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她深感责任重大、使命非凡。她直言,在一线工作的协调员会面对很多阴郁情绪,靠着强大的心理疗愈能力,才能坚持这份工作,“但这份工作带给我的,更多是感动”,曾有不远千里从外地赶来登记的志愿者,也有志愿者亲属在悲痛之余还在考虑到能为别人做些什么,这些点滴爱心汇集成了向上向善的力量。

澎湃新闻注意到,今年7月和8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相继公示了《2022年医疗机构人体器官移植执业资格认定审批结果》《具有人体器官移植执业资格的医疗机构名单》。截至目前,全国共有183家医疗机构具有人体器官移植执业资格,其中广东省为19家,居于全国各省市区榜首;广东人体器官捐献数、志愿登记数,连续多年居全国第一。

23年前,深圳大学教师向春梅成为深圳首位眼角膜捐献者。至今,深圳市红十字会累计帮助1361人捐献眼角膜,649人捐献遗体,662人捐献多器官,有81536人登记为器官遗体捐献志愿者。仅今年1-10月,深圳市红十字会已成功帮助40人捐献眼角膜,57人捐献遗体,72人捐献多器官,器官遗体捐献志愿登记新增17570人。

“最初的诞生和最后的死亡一样,都是人生的必然;最初的晨曦和最后的晚霞一样,都会光照人间。”在深圳吉田墓园有三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叫“光明树”,是器官捐献志愿者们的安息之地。自2006年5月以来,“光明树”树下已陆续安葬了一百多名角膜、器官捐献者的骨灰。如今,这里已纳入深圳市生命主题文化园的统一规划建设中。绿意盎然的枝干不断成长,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将无限的生机传递到无穷的远方。

来源: 澎湃新闻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