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字大全 > 微信名字 正文
【微信育儿群名字】读了一得父亲160多篇育儿故事后:不吹牛,不玩鸡娃娃,成为普通人,反而幸福

时间:2023-02-18 00:37:30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文/雪莉

希望这个悲惨的故事,不仅仅沦为我们茶余饭后的谈话。

能给我们带来时事、育儿新手的磁性。

“爸爸,我是从小吹牛的人。

几十年来,我已经知道吹牛有多冷,有多讨厌。如果能修好,本身就是虚张声势!

我推测,养成这种坏习惯,是因为自己从小不够,或者根本没有得到称赞、鼓励、认可和信任,然后为了填满自己微弱的心,装扮成坚强的自己的唯一选择就是吹牛。

吹了几十年,除了所有阳光已经吹来的黑暗、所有的活路都吹走外,成了众人的叛乱,甚至连孩子也在几天内飞向了我。

是啊,还只剩下孩子的儿子,让我们俩相依为命吧!

今天,2020年2月6日,你刚在18,《未来你来看》中说的未来出现了!

吹了一辈子的牛终于把儿子吹成了真正的牛。

以国内历史上高中生托福成绩最高分(或之一)118分及全方位顶级最终成绩,进入自己选定的适合个性化的世界一流大学之一的美国埃默里大学,或邀请参加学校足球队!同时,美国塔夫茨大学,加州欧文大学,加州。圣地亚哥大学.等上大学都不考虑。”。

01

“得到他的父亲吧”自嘲“吹牛者”

但是儿子是实实在在的牛娃

这些文章摘自百万粉丝的网红育儿博客《他的父亲》公众号上发表的文章《单亲爸爸一个授之以渔的美丽故事》篇。

看了这些文章,不知道你们是怎么想的。反正我浏览了《他父亲育儿故事》公众号160多篇文章全部内容,基本都是关于晒儿子如何成为大牛的生活学习日常的学习。 这里面有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有常人难以做到的小事,有父亲的骄傲,当然也有凡尔赛式的骄傲。

相信我,“他父亲”和“儿子”的故事大家都知道!

毕竟,这十几天网络上铺天盖地的都是这些有钱人的新闻。

本来,我一开始不准备追这个热点。因为对于一个老人失去孩子的“白发无牙老人”(自称张乐视频号),作为一个孩子的母亲,除了为他们的有钱人默哀,我该说什么,说什么,不是在他悲伤的伤口上撒盐。

然而,我无法掩饰这件事给我带来的冲击和思索。

作为父亲变老无疑是伟大的!老了,就像自己说的那样:

爸爸竭尽全力、全心全意地给儿子提供足够的个人空间,对你毫无保留的我所有的时间、互动、称赞、鼓励、加油、认可、自由、信任、尊重、爱,一起生活你自己!

另外,教育孩子没有绝对的对错标准。我们不能完美地要求一个父亲。(其实我们自己也做不到,在某些方面可能比他做得不好。) 我们更没有资格指责他是因为他隐秘的爱窒息了孩子。(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爱情名言)

但是作为他著名的“育儿大使”,“他的父亲”必然会受到媒体和成千上万网民的高度关注和议论。

作为教育和育儿领域的创作者,我不得不承认,作为博主,“得到他的父亲”是非常成功的。孩子从小就是私立国际名校的学霸,成功进入美国最好的私立研究型大学埃默里大学。这所大学被称为“南部哈佛”,是美国25所“常青藤”大学之一。正如他父亲所说,一个正在成为真正的公牛。

终于老了,在此之前也在他的视频号《掌握老人》中自豪地宣布了自己的憧憬。“2019年美国埃默里大学毕业典礼现场,三年后轮到我了。”

=31825&from=ar;x-expires=1705693971&x-signature=t73E9%2BLT53yMgRw6DdKuhRioK7E%3D&index=3" width="640" height="1138"/>

他是多么期待三年后儿子一得的毕业典礼现场,他与儿子共享那个荣光时刻。

可悲的是,美好的大学生活刚刚开始,一得却疑似因为重度抑郁症在美国自杀了。

这对老得和广大的妈妈粉们,无疑都是一个晴天霹雳!

白发人送黑发人,实在让人悲痛惋惜。可惋惜之余,这对父子的悲剧故事,也给我们为人父母者,带来又一次深刻地自省。

02

鸡娃到底是为了孩子

还是为了证明自己?

老得倾尽所有,就是为了让儿子活出个人样。

这本身没毛病,所有望子成龙的父母几乎都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只不过,“育儿大师”一得他爹比我们普通人做得更为极致。

然而,有一点值得我们深思:鸡娃的初心。

文章开头从老得那篇自嘲式的授之以渔的美丽故事里,我们得知,老得从一得还是个一岁的婴儿时,就立志把一得培养成一个牛娃。

老得甚至为了把一得打造成一个“与众不同”的学霸,而刻意地去魔鬼式训练孩子的各种能力。

比如,为了考验一得独立生活的能力,在一得不满9岁读四年级时,就模拟生存大灾,让儿子困在房子里,用有限的水和食物,独自生存下来。而为了强调孩子的独立意识,老得还故意在儿子旁边吃大鱼大肉,来刺激孩子。

又比如,让一个8岁的孩子,独立负责近百位粉丝的饭菜;

还有,明明提前教孩子学了小学一到六年级的知识,却在孩子上一年级第一天放学就跟他约定:“从今天起到六年级小学毕业期内考试不能考100分,不能考第一名,否则要受罚。”而最让人匪夷所思地是:惩罚是罚儿子吃他最爱的麦当劳。

我不是什么心理专家,也不是什么教育专家,没有资格评论老得的这种教育方式是对是错。

但是,同样为人父母,我实在无法理解这种刻意而为之的教育心态。你说我肤浅也好,说我庸俗也罢。作为孩子,面对这样的教育,难道不会感到迷惑错乱吗?

为什么明明可以考一百分却不让我考?

为什么明明是我最爱吃的麦当劳却说这是惩罚?

还有,让一个8岁的孩子负责上百人的饭菜,却刻意不让人帮手,即便让一个大人做这件事都会很累很忙乱很心累吧?除了作秀,我实在想不到其他缘由。

老得的鸡娃行为有些超乎常理,但他的心态却不难理解,跟大多数鸡娃的父母家一样,就是都非常在意孩子在人前的表现。

为什么?

心理学专家林文采博士曾说:

“缺乏自我认可的父母往往要通过孩子的表现来证明自己的水平!”

尽管老得一直强调他对儿子给予了无条件的接纳、尊重和爱。

尽管一得也曾对媒体说,“他的爸爸对他没有功利上的要求,唯一的要求是希望他成为一个善良的人,希望他能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目标,希望他自己开心就好。”

然而, 爸爸鸡娃的初心真是如此吗?孩子的真实感受真是如此吗?

据媒体报道,一得是3月5日凌晨在美国自杀,

而3月6日,老得还在番禺举办了一场主题为“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方法及意义”的“中国一得爹育儿交流公益讲座”;

3月9日,老得还写了一封《致埃默里大学Dave的同学们》的信,并在信中说,“儿子一生中所有的决定,我都是无条件地尊重、认同、接受,包括这一次,他最后的这个决定。”;

3月13日,老得还发了一条朋友圈,在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亲友育儿群里,给别的家长提供劝导和帮助。

这位好爸爸失去了他最爱的儿子,甚至可以说是这一生唯一的寄托,但他似乎看起来内心非常强大,他没有独自躲起来默默疗伤,却还在不遗余力地安慰和开解别人,让人莫名感觉内心五味杂陈。

他这一辈子,似乎都自我沉浸和禁锢在了“一得他爹”的荣耀人设里,画地为牢。

无论怎样,逝者已逝,惟愿这位可怜的老父亲,能够真的如他所表现的如此坚强,能够尽快走出来,过好自己的余生。

03

何苦为了面子而活

坦然接受普通反而幸福

3月12日,张一得的生前好友艾力(化名)和同学老师们在苏州给张一得(张一得高中就读于苏州的一所国际高中)静悄悄地开了一场追悼会。

“他生来从不平庸。”追悼会上,张一得的高中班主任这样形容他。

在班主任及孩子们的眼中,张一得的“不平庸”不止是表现在他的学业成绩,还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曾被评为省青年足球联赛最有价值的球员,还是省自行车公路大赛的金牌得主……类似奖项拿到手软。

他还是一个十分善良有爱心的孩子。参加正规的急救考试,获得了红十字会颁发的义务急救证书;18岁生日一过,他就迫不及待地考了摩托车驾驶证,曾两次骑着摩托车为救护车开路。

好朋友艾力的话说。“Dave他不止优秀,他和他的爸爸,都是心灵很伟大的人。”

然而,在朋友和同学老师眼中,从不平庸甚至有点伟大的张一得,他终归也是个凡人而不是神,他也有自己的七情六欲、苦乐悲喜。可朋友眼中很会照顾别人的感受的一得,似乎很不擅长照顾自己的感受。张一得曾发过的两条朋友圈,少有地展现了自己的负面情绪。

一条是在高中毕业典礼发言后,请大家监督他不要划水(为了优秀他丝毫都不敢松懈);

一条是2月14日最后永远定格在他的朋友圈的内容:“生活还要继续,生活也还会继续”,配了一张一片枯草中在石头上摔碎酒瓶的图。

在一得的留学申请文书,他曾这样写道:

这种田园生活方式,在如今都市人听来也许很有吸引力。但我作为一个小男孩却讨厌这种生活方式……

我总和更富有的孩子在一起。记得我爸卖掉的房子吗?他供我上了我们区最好的私立学校。

明明家境贫寒,但老得偏偏要拼劲全力送儿子去读贵族学校,甚至后期因为没有钱高昂的学费只能靠妈妈粉、好心人的资助。

一面,身为学霸和知名育儿大师的儿子,一得有着很强的自尊感和荣耀感。

但另一面,贫寒的家境和富有的同学圈,却又给他带来极大的心理落差,加剧了他的自卑感。所以一得才会写下:“在富人的圈子里有点自卑。”

一得出事后,他的一个小学和初中同宿舍的同学在帖子里说:

“我和他一样从小父母离异,我跟着爸爸生活,我们有很多共同的爱好,所以是很好的朋友。虽然他很阳光开朗,人缘也特别好。但我能隐约感受到他内心的伤痛和无力感。他渴望能和真正的朋友去分享这些痛苦,他渴望得到别人的爱和认可。”

可见,身为学霸的寒门学子张一得,在学校里可能鲜少感受到真正的认可和友谊。

有句话说,圈子不同,何必强融。强挤进去,孩子受到的更多是伤害。

为了一直维持这“生来从不平庸”的完美学霸人设,一得连停下来歇一口气都不敢,他害怕失败,他不敢让自己当个普通人。

可现实是,这世界99%的人最终都是平凡的普通人。就连一得的妈妈,也劝告他做一个普通人。

一得在他的大学申请书中提到,三年前,为了去美国上大学做准备,他向父亲告别来到了母亲身边。一得的母亲是一个靠做律师而生活得很好的独立女性,她母亲对她的爱也磨去了他叛逆的棱角。

他还提及,有一次他SAT考砸了,非常郁闷,妈妈开车从机场接他回家的路上,一边开车一边告诉他:

“等你年纪大了,你最终会发现你其实和别人一样普通,一样健忘、平凡和迟钝。你不要再觉得自己那么特别了,只要做好你自己就好,如果大家都能做好自己,这个世界所有的问题都能得到解决。”

或许妈妈的话有些泼冷水,但她可能就是想开导孩子,让他别给自己那么大压力,跟别人一样做个简单普通的人就行了。

一面是“贫寒的绅士”的农夫爸爸十几年来不断造梦给他:“要做个不平庸的牛娃”;

一面是“事业经济双优”的律师妈妈三年来清醒理智地劝告他:“孩子,做个普通人吧,这样才不会那么多烦恼。”

可想而知,父母对比鲜明的生活现状和截然相反的育儿理念,对一得的价值观冲击有多大!

我在想,如果一得能够让自己放松下来,坦然地面对自己内心真实的渴望,做个普通人,或许他就不会这么痛苦,或许悲剧也就不会发生。

其实,看到一得的故事,让我想起《佐贺的超级阿嬷》里的主人公日本喜剧大师岛田洋七,同样是童年家境贫穷(实际上,岛田洋七的童年生活要比一得穷困得多),可阿嬷教给他的生活智慧,却让他一生都活得真实、阳光而快乐。

岛田洋七原名德永昭广,在他上学因为穷被同学嘲笑时,阿嬷告诉他“穷有两种,穷得消沉和穷得开朗。我们家是穷得开朗。而且,做有钱人很辛苦,要吃好东西,要去旅行,忙死了。穿着好衣服走在路上还要担心摔一跤。光从这一点来看,穷人习惯穿着脏衣服,淋了雨,坐在地上,摔跤也无所谓。啊,贫穷真好!”在外婆的乐观和幽默力感染下,昭广不再为家里的贫穷感到忧虑和羞愧。

昭广的阿嬷在年轻时曾有着宽裕的家境,但是后来丈夫很早离世,加上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阿嬷后半生一直靠做辛苦的清洁工养活7个儿女和孙子昭广。但饱经岁月磨难的阿嬷却一直热爱着生活,从未想过要放弃。

每当阿嬷看到报纸上自杀的新闻,都会感慨:“何必为了面子而死,做自己就好。”面子在阿嬷眼中,变成了特别不值钱的东西。

岛田洋七在穷苦的乡下跟阿嬷生活了八年,才回到城里妈妈的身边。但正是这八年,是他一生最幸福的时光,也奠定了他一生明快温暖地面对生活的性格底色,后来他能成为喜剧界的泰斗级人物,与阿嬷从小给他的精神滋养有着莫大关系。

我在想,假如这位超正能量的阿嬷看到了一得父子的悲剧,一定也会感叹:“何必为了面子而死,做自己就好。”

是啊,99%的人生终归平凡,坦然接受生活的普通,真实地做好自己,反而过得幸福!


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作者:雪梨,做过刊物主编,当过世界500强企业PR。擅长成长、育儿文写作,希望从观念到方法,传递有价值的信息,与家长和孩子们一起智慧成长。

图片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