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游词:随着视频号码的不断发动,最近视频号码发展迅速,视频号码直播成为巨大的风口。这篇文章作者通过个人经验沉淀总结了四个非常有价值的直播经验,希望读完对你有帮助。
三个月前,我开始在视频号码上直播,这是我以前从未想过的。
已经习惯了躲在文字后面揣摩一句话,梳理逻辑关系,但终究不可能逆势而行。做短视频和直播一定是一步。
在这25届直播中,我想平息“个性化”的经验和情感,与大家分享。
先说一下为什么是“个性化”。因为我有三种不同的观点。
以前理解了理论,现在要实践,理论被实际困难践踏的观点。以前是平台,现在是自媒体,是改变想法的视角。以前写过文章,现在拍视频是从异步输出到同步视角。基于这几个观点,有以下几点经验。
第一,直播的本质是真实和陪伴,不是讲课
内容的形式不同,本质和优缺点都不同,先弄清楚再着手。简单的说明如下。
文字的本质是记录或论证。优点是逻辑关系强,层次结构复杂的内容容易表达,重点关注上下文的关系和整体结构。
视频的本质是信息的高效获取,其优点是直观、表达和理解的效率高。最终,视觉在路上。
音频的本质是伴随的,适合接收不需要使用系统2的更简单的信息。
直播的本质:还是老师和朋友的真正伴侣。
与音频不同,直播有视觉和听觉,还强调互动性。用户在身心放松的状态下观看直播,在一定程度上是消遣。
有人可能会说自己为了学习知识而看直播。
不排除直播,有很多分类,比如把课调到直播,或者直播带货。这些都是直播的延长,不在这次讨论的范围内。
典型的直播,一个人或几个人从镜子里出来对观众唠叨,本质上是伴随。
即使题主说某个知识点或用户需要学习,但实际上是表象,是外衣。以不同的外貌和外套,将直播分为不同的类型,会给用户带来一种得感。
但是,作为播音员或内容策划人,不能在直播中加入实际的课程。
例如,我做了几次直播,主题内容都很强硬。例如内容运营、社区经验、管理方法等。
硬核是指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这种直播前,我准备的大纲大约有几千字。分为一、二、三、四个大点,然后每一个大点都有几个意思,每一层意思又有案例。
这个内容是用文字写的,很清楚,但直播说起来很乱,用户听起来很模糊。塞进去的内容太多,逻辑复杂,所以听起来很累,很耗脑子。
另外,大多数用户在看直播时处于松散状态,无法应对这种信息,很多人决定放弃。
所以有几次硬核主题的直播,网上人数下降的比较多,人均观看时间也不高,这种主题用户一般都闭不上嘴,所以几乎没有互动,所有这些表象都会指向不好的直播效果。
之后在直播中我做了调整。如果一次只说两三个键,不再进行水平分割,效果会好很多。
例如,直播的主题是:通过这四次经历,你可以在工作中更快地成长。内容是四个核心事项:远离负能量,多说话,邀功,交朋友。在这一个半小时的直播中,讲了这四点,摆事实讲道理,数据很好地呈现出来,互动氛围也很好。
其中“发言多”这一点大家的感触很深,也很有意义。此后的许多天里,社区仍在讨论这件事。
总结这种经验。
直播主题必须反映丰富的收获感,让用户看到后垂涎欲滴。但是直播内容要控制信息的厚度和复杂性,在闲聊和讲课之间找到合适的分割点。
第二,直播要互动,不能单向输出
这个道理几年前就知道了,经常讲给别人听。如果自己体会不到,讲道理只是讲道理,停留在嘴边。
几年前,我曾认为播音员回答解说区的问题效率很低。(比尔盖茨,播音员,播音员,播音员,播音员,播音员,播音员,播音员)
例如,你的直播有200人在线,10人在评论区提问,播音员阅读并回答。这意味着和那10个人互动,把另外190个人晾在那里,效率很低。
当然,我的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首先,用户想要的是与主播面对面的感觉,以及对现在的即时反应。这就是为什么直播比电视综艺粗糙得多,但有趣的原因。
用不恰当的比喻看播音员直播,就像我们去动物园看猴子一样。
想要的是站在假山前,亲眼看着猴子跑来跑去。又想扔东西了。(不要喂!),看猴子的反应。猴子为了取悦游客,会展示各种姿势和技术,所以参观的游客会越来越多。
第二,用户的要求具有收敛性,少数人的发言可以代表大多数人。
200人中只有10人提出了问题,但这10个问题基本上涵盖了所有200人的需求,用户需求具有收敛性。
例如,我的直播,核心主题是
就两个,一个是运营业务上的问题,另一个就是职场技能和个人成长。在这两个核心主题里,大家其实提不出特别多样性的问题,累计去重后估计也就50个。比如,怎么向上管理、怎么跨行、用户体系怎么搭、活动怎么策划等。
如果有少数人在评论区里提问,其他人就等着听我讲就行了。要知道人都是很懒的,不仅是懒得打字提问,而是懒得思考自己的问题到底是什么,用一句话应该怎么描述。
有个抖音的朋友跟我说,看那些卖产品经理或自媒体课的主播,很多就是准备了50个用户经常问的问题,背下来,然后长期高频开播,反复讲反复讲,洗流量做卖课转化。
我自己有一次直播经历,挺有意思。开播前40分钟,我只顾自己分享,没有引导大家在评论区互动,也没回答问题,导致在线人数一直在下降。
我的小助理yoki在微信里喊我:注意互动!人都掉没了!
效果非常明显。在我转向回答评论区问题之后,在线人数迅速就回升了,还超过了最初的人数。这个数据的变化肉眼可见,3分钟内就有体现。
总结出的经验:
直播主线和脚本正常走,但要保持与用户持续的互动,要念和回答评论区的问题。
三、要有个人特征,不要千篇一律
之所以大家愿意看素人的作品,不是因为TA最好,而是因为TA是独一无二的。
所以,作为素人主播,关键要呈现出自己的个人特征。
个人特征和人设的概念类似,主要包括个体的性格和观点。每个人都具备这些,而且就是独一无二的,我们需要做的是不要可以隐藏和收敛,要释放和呈现出来。
最近我观察过几个比较火的自媒体,粉丝数都比我高很多,而且有清晰的人设,甚至商业模式也都是通的。但在专业技能上,都挺一般。
这几个自媒体,都是展现了多面的自我,甚至不得不拿出一些隐私出来分享,这样都会让自己的人设更饱满。而且他们的观点都很鲜明,表达出来也简洁有力。
这个逻辑是通的。
粉丝们追求的不是这个KOL有多么的客观冷静,也不是有深度有学识,这些性冷淡元素无法激发粉丝的热情。
粉丝要的是:对!你说出了我想说的话!你活成了我想象中的样子!你是我精神生活的寄托,给我力量!我希望看到你成长,愿意支持你守护你!
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要把自己的棱角拿出来。千篇一律的表达是催眠的,拿不到这么多感叹号。
这个观点有点抽象,举几个具体案例:
1. 引入家人朋友
有一类短视频和直播内容,出镜的不只是主播自己,一般都有家人或朋友,让主播的个人特征更丰满。
比如,美食短视频内容是教你做菜,但一般儿子先出镜,表示想吃某菜,主播再开始做。这个简单的处理,给主播增加了孩子父亲的人设,内容也增加了亲情的元素,肯定比直接做菜要更受欢迎。
再比如,最近爆火的刘畊宏健身直播,他妻子vivi的存在,有点类似于谦之于郭德纲,对结果的影响几乎也是决定性的。
还比如,有的KOL是宝妈,就可以把妈妈的身份和创业者结合起来,这个立体的角色会吸引更多女性粉丝的共鸣。
2. 提出「反常识」观点
当下的任何一个问题,都被回答过无数遍,但用户们还在反复问着同样的问题。
如果还想获得关注,就需要有一些新颖的观点,最好是看起来反常识的。
比如,我直播里提到的四点职场经验,其中一点是「会邀功」。大家会觉得邀功这件事是偏负面的,会有抵触态度。但我提的邀功,实际上是向上管理的一种,是非常职业和合理的。
此外,我还提出过「不抱大腿」这样的观点,用户还是很有欲望去了解的。
要注意的是,这一定是自己真实的观点。切勿为了追求噱头,去做违背价值观的事,或者提供错误的导向,取了短期收益,丢了长期价值。
3. 表达情绪
正常的人,都有情绪,这是真实的一面,在直播中表现出来,能加深用户对主播的印象。
最极端的案例,就是电商卖货的直播间,两个主播因为降价吵了起来,甚至动手。当然,都是剧本。
另外还有一次,刷到一个女主播对着镜头泣不成声,在随后的3分钟里,她的直播间场观从两千涨到两万,亲眼所见。
这两个案例,都是情绪的表达。但过于极端了,建议还是别碰,掌握不好尺度会被官方处理。
我说的表达情绪,是正常的范畴内的。
比如,遇到诋毁,变得愤怒;想起不愉快的事,变得激动;与连麦嘉宾讨论问题,针锋相对的时候语速加快,音量变大,等等。
总之,不要克制自己的情绪,适当的表达,反而会加深与粉丝间的连接。
四、连麦比单口效果更好
在很多人的认知里,这句可能是废话,是确定性结论。
只是我在想,如果主播单口能力很强,或者个人IP属性突出,用户都是为了看他来的,那么是不是单口比连麦更好。
这三个月来的经验,打消了我这个想法。
连麦,代表着观点的碰撞,哪怕两个人不会吵架,至少观点是有所区别的,可以让直播内容更丰满。
从感官上来说,单口的音色和说话频率是不变的,会带来枯燥感,导致用户从直播间流出。两个人连麦交流,就打破了这种枯燥感,甚至是催眠感。
而且,连麦对于主播来说,兴奋度也会更高。
连麦是看着一个人的脸,单口是看着一堆文字。试想一下,如果你是主播,哪个场景会更让你兴奋?
针对这个结论,我在做一件事:每周邀请一位资深互联网领域的好友,来我的直播间连麦交流。
我想把这件事长期持续的做下去。
因为从我的运营经验来看,很多事情的收益都是长期的,在势能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才能看到。想拿短期收益的运营项目,大部分都会变形,会伤害长期收益,只是当下看不到罢了。
#专栏作家#
韩叙,微信公众号:运营狗工作日记,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原猫眼电影产品运营专家,创业时经历了0到1的艰辛,在百度时规划了海量用户的玩法。从业10年,专注互联网运营领域,包括产品运营、用户运营、社区运营和UGC运营。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