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在使用产品时总是避免不了一点口水,背后的逻辑是对产品交互设计的建议。本文以钉钉和微信“参考”功能为例,从交互视觉差异、用户行为、场景等多个方面分析了设计的差异。相关领域工作者阅读分享推荐~
最近在设计组,朋友问了两个设计问题。由于需求背景信息不足,问题开放,回答者找不到切入点,很难给出准确或恰当的答案。
真诚地认为,交互设计不是简单的表面交互形式,而是综合考虑基本设计原则和业务逻辑的结果。因此,我们在讨论产品设计时,需要洞察背后的设计策略,而不是仅仅分析表面。
微信张小龙说:“每天有5亿人吐口水,还有1亿人教我产品。”一个产品必然会面临用户的各种评论和吐槽,但很多反馈只是用户站在个人观点上的经验认识。产品设计师要有自己的判断力,能从整个产品发展的角度提出合适的设计方案。
今天我借用钉子和微信“引用”功能来分析设计的差异。
一、互动和视觉差异
微信“参考”是V7.0.9版本的功能,可有效提高信息的指向性,降低用户对信息的理解成本。其他社交产品或即时消息工具也有类似的功能,如钉子的“响应”功能,从截图中可以看出钉子和微信的设计形式有很大的不同。
在
1. 布局设计
钉钉方案设计中,参考信息在上面,响应内容在下面。引用信息包含引用人的昵称和原文内容,两者都是在分店展出的。
微信将回复内容放在上面,参考信息在下面,还包含引用人的别名,但与参考信息一起展示。
2. 视觉设计
指甲回复内容和参考信息在聊天卡上。这种展示形式增加了卡片的信息量,并重复了部分信息,反而削弱了回复内容的可读性。
微信将回复内容和参考信息分开,进一步强调回复内容的可读性。同时,分离的布局格式使用户能够更好地区分参考消息和一般消息,在组信息流中具有更高的视觉识别能力。
二、用户行为情景。
根据我个人的经验,用户在社交沟通中有以下特征:
1. 文本信息大都较短(个人日常体验)
移动产品文本输入操作困难,强调用户进行即时消息传递时文字信息短而快。长文字信息不多。主要来自PC端的输入。
对于
2. 信息差异性(同理心分析)
用户来说,钉钉是一款即时消息工作工具,为了更好地了解正在工作的信息,它会重复缺失的信息,从而了解整个通信过程和事件的来龙去脉。
微信是社交网络,信息具有一定的时效性,过段时间用户响应的主动性就会下降。因为聊天主题和背景都变了。特别是在群发信息中,用户现在更关注内容。消息成为历史后,用户上楼,历史消息的主动性变坏了。
三、其他场景要素
1. 场景适配性
参考功能不仅可用于组消息,还可用于1V1的单线通信。为了避免用户学习成本增加,必须与组内的使用方式相匹配。1V1聊天场景中钉钉的版面过分强调原文内容,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信息过载。
2. 限制性场景
内容太多,参考信息无法完全显示,钉子和微信都采用了“单词限制”的显示方式。其他用户将进行调查。
看完整引用消息的需求,两者在交互方式上有较大的差别。钉钉引用信息可展示字数更多,用户可以通过2种方式可以查看完整引用信息。
单击引用消息展开浮窗话题记录,用户既可以查看完整的引用消息,又可以浏览所有用户的回复内容,更加适合办公场景下多人交流。
双击引用信息会定位到引用信息的原始位置查看全部内容,不过如果引用消息与回复内容之间会插入较多的消息,这种交互方式会增加用户浏览信息的成本。
微信最多只能展示两行引用信息,单击引用信息后,浮窗展示全部内容,交互方式更加轻量。
四、差异性总结
1. 钉钉更加强调交流过程的还原
钉钉更多的应用于办公场景,用户需要完整的呈现信息的过程,便于群内成员的理解。因此强调信息的可感知性,例如消息是否已读,引用回复消息默认自带@提醒功能。
在内容的布局上,采用问答式的布局形式,顾及其他成员的阅读体验,希望用户可以顺畅的完成阅读,了解上下文关系。
2. 微信更强调即时沟通
微信群组更多的是闲聊群,用户需要更加轻松的聊天氛围,可以随时参与和退出聊天。所以微信没有信息已读提示,目的是为了减少用户在沟通过程中的心理压力。
同样微信在引用回复时,并没有主动添加@功能,而是将主动权留给了用户,用户可以手动@被引用人及时关注信息。
用户在微信群中聊天主题比较宽泛,更强调用户的参与感,主要面向即时场景,上下文场景是在信息沟通过程中体现的,而不是后期的爬楼复盘。所以采用分离式信息展现,回复消息与普通消息保持一致,视觉习惯得到了延续,引用消息更加轻量,减少对回复内容的干扰。
以上就是我对钉钉和微信“引用”功能差异性的理解。本文仅代表个人浅见,欢迎正常交流。
#专栏作家#
子牧先生。公众号:子牧UXD(HelloDesign),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产品体验设计师。8年互联网行业经验,擅长体验设计思维、设计方法论、交互设计研究。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