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念站在地球前面的孤独小人。
微信最新版本在线,张小龙宣布朋友圈如下:
乍一看,这是什么意思?太佛了吧?人生哲学?同样是做大事的人,我等人类完全无法理解。但是后来整理了这次更新版本的新功能后,有了一些感悟。
此次正式公布微信更新如下。
在下面,我将暂时对视频和这两个主要功能进行几点思考。
一、时刻视频
1. 时刻视频怎么玩?
录音最多15s,每天最多可录制9个视频。视频处理包括贴纸、文字、音轨(有趣的是,“瞬间视频”能够智能识别用户上传的内容,并向智能推荐音轨)、定位等。如果长时间按自己拍摄的瞬间,就会出现删除按钮。录制的视频在我的页面顶部显示一小部分,视频在24小时后自动删除。
观看:双击朋友简介照片,或单击朋友对话框、聊天页面右上角的蓝色泡沫浏览朋友和组内好友的视频,在组内成员之间切换,左右在同一成员、多个视频之间切换,滑下离场。对于朋友关系,还可以冒泡视频或发表评论。
2. 时刻视频:微信对短视频领域的探索
瞬间视频的出现完全不足为奇。南方在抖音(抖音)北面有一只快手,中间夹着火山口,在这个短视频爆炸的时代,每个人都想吃一勺。甚至我自己也想在参加产品比赛时进行短视频社交。因为太生气了。
很早的微信在朋友圈里进行了微观引流,但在非常小心之后,用括号标出了“推广”两个字。微观仍然是独立的APP,没有内化微信的功能。微信们知道用户可以完全上传自己的晃动视频和朋友圈视频,所以小视野显得臃肿,完全无力对抗抖音(抖音),所以瞬间视频是强调包围圈的另一种方法。
1)在视频输出中,张小龙谈过抖音(抖音)斯隆《好的生活记录》。他说生活中的每一分钟实际上都很美好,所以每时每刻视频中的斯隆都很好地理解了《眼前的世界记录》。希望微信用户沉淀的不是内容,而是关系。因此,视频录制不会添加太多像抖音(抖音)一样的美颜和特效。时时刻刻视频不需要仔细编辑,减少用户学习成本,更强调真实性和新鲜感。
2)在视频分发中,没有可以在朋友圈时间线中显示的选项。出现在微信聊天页面、朋友对话框、成员简介和个人主页上。我认为有三个原因。
第一,丰富微信核心场景,提高用户粘度。
聊天一直是微信的重要场景,在此之前,如果团体聊天主题不感兴趣,用户很可能会微信、微博、抖音(抖音)、等有人看到@自己,现在用户可以在团体聊天界面上结束沉浸式刷视频,再次查看聊天记录,形成一致的操作,在一定程度上抢占视频的出现,还可以录制视频。
第二,不妨碍用户原来的使用习惯
瞬间视频没有抢占朋友圈视频的位置,没有另一条路、大功能、小引导、大胆的额外专用功能版,在“我”中略微崭露头角,成为背景,在聊天页面上加入蓝色泡沫。最引人注目的只有在头像上加上蓝色圆点。这种操作不会妨碍用户原来的使用习惯,年轻用户还会做。
第三,沉淀用户关系,让更多陌生人成为熟人
同一组的成员可以看到你瞬间的视频。有人说这种设计超出了用户的隐私范围。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这就是以沉淀用户关系为目的的朋友圈、10张陌生人的照片在短视频领域可以看到的新探索。为了沉淀当年的用户关系,非微信朋友的朋友圈系统基本上可以看到10张照片。为了保护用户的隐私,也可以全部设置为不可见。目前视频可以由同一组非朋友成员观看,但不能评论。录制的视频在24小时内自动删除,不会留下任何痕迹。这就是在沉淀用户关系的同时,进一步保护用户的隐私。
总之,在我看来,瞬间视频是以强大为基础的。
关系下的微信对短视频领域的全新思考,当然隐患也是存在的,毕竟机遇与风险并存。二、给你“好看”
看到这次微信7.0针对订阅号改良的好看功能,让我想起不久前订阅号阅读方式改版成信息流的操作。
微信公众号之前的排版模式是凸显个人品牌名称为主的列表样式,对于读者来说,进入订阅号很可能只是点开置顶账号,然后再点开其他订阅号,随便看看,并不是说这些公众号内容不佳,而是用户养成的习惯很难改掉。
也就是说按照原来的订阅号模式,大号坐享红利,优先截断用户的注意力和时间,然而大号的内容一定优质吗?
其实不然,有一大部分的原因是他们开号早,抓住了时间窗口红利期从而快速成长,流量中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小个体缺乏被打开的机会。
于是不久前订阅号的阅读方式改版了,总结优势如下:
- 由以展现订阅号名称为主的列表形式改为直接展现订阅号内容的信息流形式,让页面的层级减少,阅读的操作减少,因此可以提高阅读效率;
- 订阅号的每一条消息都会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用户取关率会上升,公众号运营者的焦虑上升,在众多信息中,如何吸引用户的眼球变得格外重要,这样的改版提升了创作者的创作质量;
- 没有了所谓的置顶,在内容生态上,有意拉平大小品牌之间的差距,为中小V提供更大的空间,让他们有机会通过打造内容爆款来集结流量,这也实践了微信团队一直的理念“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
然而阅读方式的改版只是让用户在自己已关注的订阅号上做优质筛选,那么如何让用户关注全新的、高质量的订阅号呢?如何满足阅读爱好者,让他们在没有订阅的情况下也能看到好文章?
这就涉及到了推荐,好看功能的出现告诉我们:通过好友关系链推荐的方式,去中心化地实现优质内容推荐,为用户提供又一个发现优质内容的渠道,可以让用户继续在微信环境里阅读,毕竟大多数朋友是和你臭味相投的。
2. 对于好看功能的几点见解
(1)好看就是算法,而且是很普通的算法
此次微信改版后,好多人都在讲张小龙的情怀,说“比起张一鸣没有温度的机器算法,这位孤独的产品人最终还是选择通过关系链分发内容”又或是“偏执的张小龙,有着与机器智能截然相反的人文情怀”。
看到类似的这些话,我笑了,因为基于关系链分发内容本身就是算法中的一种逻辑,而且是很普通的一种逻辑。再来分析好看中文章出现的次序,依次是你点赞的文章,然后是好友点赞数越多,文章展示越靠前。最后,当你再一次进入看一看时,系统会截取这一次到上一次之间好友点赞的文章,然后按照上述规则排序,这也是一种算法。
所以不是张小龙不用算法,只不过微信基于自身产品定位让这种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算法逻辑变得更有价值、更有温度,即突出社交关系优势,通过朋友的推荐发现更多优质内容。
这里再说一下被一些人唾弃的头条所谓的冰冷的机器算法,大家可以看看七月写的“今日头条算法原理”,好的推荐系统其实十分强大,不但能做到千人千面,推荐给用户他真正喜欢的而不是他浏览过的,更甚者可以帮助用户发现他的爱好,从而改善用户的阅读效率。
所以目前所说的算法是冰冷的、让用户的视野越来越狭窄,只能说是做产品的人对技术感知太少,又或是技术还未成熟,大家没有感受到算法的力量。
(2)为什么要引流到看一看
在我看来,“看一看”和“搜一搜”翻译过来就是推荐和搜索,公众号平台庞大的体系和内容,增加了用户的筛选成本,看一看的出发点就是通过智能推荐,改善用户对订阅号的阅读效率,本质上就是基于推荐系统的新闻资讯类产品的功能,那么推荐用的是什么,还是算法。
好看的本质也是一种推荐,一种对资讯的推荐,从功能定位上来看,和看一看殊途同归,另一方面,「看一看」一直做得不温不火,微信也确实应该把它重视起来了,因此好看放到看一看再合适不过。不去强引流到朋友圈,还是那句话,为了不打扰用户的使用习惯,但我感觉,最重要的还是二者功能定位不同。
结语
好多人都在歌颂张小龙的情怀,比如什么做产品很克制,不屑于用冰冷的算法,因为喜欢就是放肆,而爱就是克制等等。其实我感觉这次的点赞变好看,点了就要分享,强推看一看,做推荐系统的野心已经如此明显,怎么觉得一点儿都不克制呢。
曾有人说,做产品就要多讨论,没有完全正确的观点,就像在产品领域找工作,除了硬实力,和leader三观相投很重要。所以本篇文章仅代表个人言论,欢迎大家讨论。
最后我还想说,我怀念那个站在地球面前孤独的小人儿。
作者:成电淼姐,微信公众号:淼姐PM之路
本文由 @成电淼姐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