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指南:现代网民的冲浪神经总是受到赛博文学的影响,不断形成新的条件反射,陈飞宇的变奏视频流出后,《亚瑟文学》又复活了。是什么让赛博文学重复仰卧起坐?一起看一下吧。
“总有下一部赛博文学要来了,死去的赛博文学又要攻击我了。”
现代网络网民的冲浪神经总是在网络文学的影响下不断形成新的条件反射,所以紧张敏感。例如,人们只要看到餐桌上的陈飞宇,就很难不发出“亚瑟,请坐”的声音。(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
这次条件反射来自最近陈飞宇饭桌为长辈倒酒,视频流出,重新复活的《亚瑟文学》。
《亚瑟请倒酒》视频截图
亚瑟文学由陈凯歌、陈飞宇、陈洪家三口人共同演绎,说明陈凯歌一家三口吃饭时也要吟诵诗朗诵和高谭的电视剧行为,在日常生活场景中刻意营造出戏剧般的“真实的家装”。
“阿瑟文学”定义
如今,亚瑟文学从“亚瑟请坐”变成了“亚瑟倒酒”,但只是一次文本替换,赛博文学景观的复兴要简单得多。
01追溯到“亚瑟,请坐”:厌烦的只是做作吗?
事实上,“亚瑟文学”对话的开始始于古代真人秀《熟悉的味道》。在节目中,陈凯歌为了给妻子陈洪准备惊喜,连夜将在国外的陈飞宇(英文名Arthur)遣送回国。这是一个浪漫的惊喜企划,饭桌上成了莎士比亚戏剧般的“drama”现场。
晚饭的时候,为了表达对妻子的爱,准备了陈凯歌朗诵和礼物,边吃边和妻子讨论了肉泡沫和爆米花的起源。
《亚瑟文学》经典场面
“肉沫什么都不是,但如果它们聚在一起,就知道它们是非常好吃的食物。
“就像我们小时候的爆米花一样,一颗那么小的玉米能喷出这么大的花,我认为它有巨大的能量。
经过一番红论,陈凯歌想起了角落里还默默像旁观者一样站着的儿子,说了《亚瑟文学》的灵魂语录。“亚瑟,请坐。”
陈飞宇入席后,身边没有多余的凳子,但他仍然镇定地跪下,默默地接受了母亲陈红的投养。
亚瑟被喂养
看起来温暖的三口人充满了矛盾和疑惑。陈凯歌可以直呼儿子的全名,但要用不流利的英语称呼儿子“亚瑟”。明明可以为儿子留下晚餐椅,但要跪着吃饭。别说饭桌上聊天谈论的红论了,就像精心编排的话剧一样。
无法忍受这样“真实虚伪”的网民们在这种日常生活中故意编造的行为变成了“亚瑟文学”。凡尔赛文学、娇贵文学比强调凡尔赛、娇贵组成的赛博境界,亚瑟文学几乎不需要有意义的再生产。如果场景的要素是父亲、日常、伪善三个主要要地。
素,便自动触发网民对阿瑟文学的书写机制,搬梗造梗一气呵成,人人都可是阿瑟。网友对“阿瑟文学”再创作
从文本生产的角度而言,阿瑟文学也许并不能与其他赛博文学相提并论。网友在阿瑟文学写作的过程中只需简单的搬运陈凯歌的“阿瑟请坐”语录,语法、词汇甚至连语序都无需更改,因此阿瑟文学更像是一场热梗的生产与被消费。然而从赛博空间中的文学景观来看,它既浅薄又深刻,既是碎片的瞬间又是永恒的记忆,在赛博空间中不断出场又再复苏,因此它也是当之无愧的赛博文学典范。
如果说“阿瑟文学”的浅薄在于文学再创作的主体性丧失,那么其深刻便来自于,看似阿瑟文学的创作仅仅源于网友对陈凯歌一家“drama”表演痕迹过重的不适与厌烦,其背后讽刺的意指却是传统父权家庭的固化。
随着当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父权观的主导地位已逐渐式微,即使父权仍然在家庭观念与性别话语结构中处在主导地位,然而家庭组织的发展趋向仍然在朝着理性化与工具化的方向迭进,父权主导的代际互动也逐渐从自上而下的互动祛魅成个体化、去权威化的代际关系。
但在陈凯歌一家的饭桌上,陈凯歌作为父亲,方方面面都在强调着自己的主权与强势地位,母亲陈红则扮演着言听计从的贤妻良母,而陈飞宇作为儿子,必须呈现孝顺、懂事的从属形象,三人在父权凝视下共同打造父严、母慈、子孝的家庭景观,而这无疑与后父权时代下平等、自由的家庭观念相悖,进而成为阿瑟文学与赛博场域格格不入的根因所在。
陈飞宇单膝跪地吃饭
至此,阿瑟文学再创作的积极意义也由此浮现。即使网友们造梗用梗的动机来自于玩梗的新鲜感与对做作的厌烦,然而碎片化的文本拼贴起来,便是现代观念下人们对森严等级观念的家庭组织的排斥与对理想家庭关系的向往。在理想家庭环境下,个体的诉求不再被传统父权的规训框架所压抑,个体的主体价值不再被家庭本身所定义,正因如此,与其说“阿瑟文学”是赛博文学的再复苏,不如说每一次复苏,都是一次社会关系、情感与道德上的再争议与困惑。
赛博文学因困境而产生,然而待文学退潮时现实的冲突与争论却并未随着赛博文学一同沉睡,这也正是赛博文学屡屡“仰卧起坐”的因由与价值所在。
02 从“阿瑟请坐”到“阿瑟请倒酒”:如何区分做作还是礼节?
将时钟的指针从2017年拨回当下,阿瑟文学已经从“阿瑟请坐”变成了“阿瑟请倒酒”。看似只是文本的替换,舆论的风向却大有转型。
“阿瑟请倒酒”微博评论
从“阿瑟请坐”进阶成“阿瑟请倒酒”,同样的赛博文本再复苏后却有了别样的景观,这也许是因为陈飞宇粉丝们的正面营销使得网友们对陈飞宇本身的形象有所改观,然而更加重要的是,人们观看赛博文学的视角也在流动的时空中随着社会价值与审美的变化而不断转换,这也是赛博文学与网络热梗的差异所在。
热梗仅仅是碎片化的迷因构筑的记忆瞬间,二次消费性极低,而赛博文学是网络热梗与赛博想象共同构筑的系统化的文学景观,再觉醒带来的不仅仅是文本的再创作,更是赛博居民们想象与流动的社会语境的再勾连。
不难看出,“阿瑟请倒酒”的文学语录下,网友更多夸奖的是陈飞宇的礼节与涵养,少见“阿瑟请坐”中的批判与嘲笑。这一方面是由于“阿瑟请倒酒”的场景为公开场合,不再有父严、母慈、子孝的传统家庭视角,而倒酒这一行为本身便十分符合社会礼节的规范要求。但另一方面我们也不禁发问:人们如何区分做作还是礼节?
#阿瑟请倒酒 话题下网友一派好评
词汇上的本意不难区分,自然的是礼节,不自然的是做作,普适的公序良俗也自不必说,然而正是那些真诚却又没有定义的、模糊的行为在网络场域中存在着奇妙的转化关系。过于强调便成了做作,做作的人多了,又成了一种礼节,这一点从微信聊天打招呼语的发展历程便可见一斑。
早期网友们初加微信时,打招呼内容大抵不过是自我介绍或是简单的寒暄,而如今人们开始频繁在打招呼的开头热情称呼对方为“家人”“姐妹”等原本仅存在于亲密关系中的词汇。初始时部分网友还会感到一丝尴尬与不适应,到现如今热情的招呼仿佛已成为一种人们习以为常的新型赛博社交礼节。
能够看出的是,人们如何区分做作还是礼节,更重要的判准是对真诚的理解。如小狗文学般大方坦诚地召唤爱意的是真诚,而如凡尔赛文学一般拐弯抹角掩盖炫耀本质的是做作,而正是人们对于真诚本质的理解不同,从而滋生了对做作还是礼节的不同定义。
小狗文学
然而,当是否做作成为了判别真诚的一种标准,真诚本身便成为了吊诡的命题,吊诡之处在于,自身对真诚的展演与“是否自然”的判准都源于同一套个体主观认知,然而当个体的道德标准在舆论场碰撞时,不同的标准体系是否能够媾和本身便尚未有定论,更何况“做作”一词本身便带有较强的负面攻击性,与判准本身的客观性背道而驰,又何谈能够成为普适的本质与道德标准。
至此,问题的关键不在于“阿瑟文学”中礼节与做作的边界在哪,更值得思考的是,当做作成为了批判赛博景观的主要视角,是否意味着赛博空间已逐渐丧失了客观的判准,现实的礼节道德又将如何在赛博空间找到客观的映射?
03 对“阿瑟文学”的愈发宽容:一场关于嘴拙与爱的拨乱反正
在阿瑟文学中,除了矫情与做作,人们争论的重心还有一层:我们该如何与父亲对话?
如前文所述,当下后父权家庭已不再强调“阿瑟家庭”中过于等级化、垂直化的代际关系,然而父权祛魅的过程中,人们在情感关系中的困惑、冲突并没有随着权威的消解而消散,反而成了一道无解的难题。
就在刚刚过去的父亲节,一则新话题冲上热搜:“和爸爸好像不太熟”。话题中不少网友分享了自己与父亲的对话记录,父亲每次的回复都是“你好”“心意领了”“谢谢”等,如果没有备注很难看出对话中的是一对父女。
网友吐槽“和爸爸好像不熟”
相较于更加细腻温暖的母爱而言,父爱往往被看作“沉默的”“隐匿的”关怀,尤其受限于时空与智能手机使用程度的差别,父亲们更加难以直接地外露感情,因此父子间的沟通往往是代际关系中最难解的谜题之一。一方面,沟通方式的进化仍暂时无法弥补现实中代际观念的差异,另一方面,后父权制家庭观念的迅猛袭来并没有为父亲们留有太多的缓冲余地,对于接受新型的代际沟通方式仍任重而道远。
有趣的是,即使难题难解,代际沟通问题也不再通过抱怨、争吵等方式进行展示。无论是前段时间“当着父母的面撒谎”的整蛊视频,还是“好像是父子,不确定再看看”的恶搞桥段,展现的都是当代年轻人们逐渐用互动的、对话的视角解决传统代际沟通困境的希冀与尝试。
“当着父母的面撒谎”视频
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人们对“阿瑟文学”的愈发宽容也可以被看作是一场关于嘴拙与爱的拨乱反正。也许放下过于苛刻审视的放大镜,陈凯歌只是在用他独特的对话方式展现父子亲情,即使这种方式仍无法被大多数人所理解,但不可否认的是,即使略显尴尬或做作,陈飞宇从未在父母的关怀下离席。
“阿瑟文学”的再复兴,是赛博文学景观反复觉醒的一次观照。随着舆论逐渐退潮,“阿瑟文学”也将再次随着之前的“舔狗文学”“凡尔赛文学”一般成为网友嚼烂的、无趣的余渣。然而,当我们不再用静止的视角观看每一次赛博文学的再苏醒,不再将赛博文学仅仅停留在热梗的生产与再造,而是真正以文学折射现实的角度正视赛博文艺复兴时,赛博文学的“仰卧起坐”便绝不再是涨潮与退潮这么简单。
文学之所以被称作为一种创作系统,便在于它打造的不仅仅是一个人、一类人、一种语言或一种现象,它是混沌、美好与危机的结合体,折射到赛博文学中也是如此,差别仅在于,赛博文学的折射更加碎片化,仿佛一个不规则的多面体棱镜,然而只要静下心观察那些变幻的光影,总能看见反射着的,倒映着的现实争议与困惑。
总有下一个赛博文学即将到来,也总有死去的赛博文学又将攻击我,然而能让我们一次次回头的,不是单薄的话语本身,而是还没被话语收留却依然发亮的,那些颠簸的月光。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马冬梅,微信公众号:知著网,媒介话题中的观点,学术视角下的时评。
来源:
本文由 @知著网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