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字大全 > 微信名字 正文
【微信名字成熟女】微信阅读:未成熟产品经验报告

时间:2023-02-02 01:33:08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欢迎你来学习微信。反正找不到。

没有人邀请我,但我有意识地为微信阅读这个应用程序写了体验报告。

第一次用微信读书学习是去年11月,期间经常看到好朋友隔三差五送朋友圈书。但是自己一直在读纸质书,个人认为这是微信阅读的普及和新战略,所以没有失去信心。后来,刷朋友圈的人越来越多,产生了好奇心,下载了一下。

到目前为止,已经超过8月了。这个app是目前除微信外最开放的app,所以特别是表达愚钝的见解,表示真诚。

为什么我要学微信?

第一印象很好。界面简洁,专业性强。蓝色沉着冷静,充满技术感,没有重复的设计,使人安静、容易沉迷。最近新版UI变得更加扁平化,虽然看起来很不顺眼,但很久以来似乎也有风格。(太不懂设计了,躲在这里)

社交性

就社交性而言,微信阅读的两个特点是:

内部:可以窥探自己的好朋友在读什么书。好奇心是人的天性,书会泄露灵魂。整天笑和骂的人私下里可能是别人。以前每次加微信朋友的时候,都会先去看对方的朋友圈。现在加朋友的话,可以微信读书,看对方在读什么。

对外:可以通过同一本书或书评认识志同道合的书友。有趣的观点都是在争论中产生的,在一千位读者眼里,有一千座林黛玉、哈姆雷特。私下看书只能看到自己的那个林妹妹,外界徐宇的书评可以冲击自己的固有思想。不管是一起思考意思,还是不互相谋求,至少思想每天都是流动的、新鲜的。

功能性

以前习惯于阅读纸质书,开始用微信阅读电子书,几乎扔掉了纸质书。

用app看书的优点是可以随时记笔记和共享。对于我这种没事闲着就喜欢装X的人来说,真是个大工具。以前想分享的时候,总是把书的照片发到微博上,但是很少有人看。而且微博每天乱七八糟地发送一切,不适合回顾总结。

另一个好处是可以利用碎片时间,随时可以拿出手机阅读,每天一个多小时的阅读时间没有压力。现在也没有雕刻时间。吃聚餐等食物的时候,转了一圈的人在玩王农药,我在看微信读书。今年计划充分阅读48本书,但现在完成了80%。

另外,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在地铁上抱着纸质书,像做完笔一样被挤成狗了。

价值性

所有的互联网产品对用户都有三个意义:有益、有趣和价值。这三点微信阅读都占了,为运营团队点赞。微信阅读毕竟有微信基因和微信资源。新的开始可能从朋友圈开始,以“读书”的名义建立朋友之间的新关系,然后从这个时候开始。包括:

1.买一本书就赠送一本书

2.书赠送1

3.邀请朋友赠送5张纸币

4.每次阅读每30分钟可以赠送1本书(10美元限额)

从今年6月开始,微信阅读改变了获取硬币的规则,也取消了鼓励邀请朋友5书画的激励措施,但幸运的是,老人家的阅读习惯养成了,付费习惯也已经养成了,所以不会有很多人因此而告别这个app吧? (读书,读书,读书)周围确实有对此不满的朋友,但激励措施是新生产品通过补贴促进维持新的滑翔的手段。任何产品都需要商业价值和利润才能顺利地生活,谁会继续寄钱呢?

当然,这样说是因为我站着说话不腰疼。反正我已经攒了100多块钱,够用一段时间了。

“有趣”是:

1.图书朋友互动,分享书评

2.为了让用户发送到朋友圈安装X等,生成漂亮的书签等软手段

是“价值”。

这个应用程序本身就有自己的价值。“开放卷优惠”是最大的价值。

4月20日以后的微信阅读

4月20日以后,微信阅读开始测试语音清书、江西、广播专栏等功能。

语音清书

老实说,第一次语音收听这个功能我拒绝了。我以为我肯定受不了,不料《三体》全集的大部分人都在公司工作,用语音听完了书。我现在爱上了直说那句话的机器人。后来在App迭代中加入了感情、男人感情、女人声音,但都觉得很鸡肋。(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爱情名言)

读一分钟书

这段时间空闲的时候偶尔会在荔枝上读诗,读摘录阅读评论,所以微信阅读上线后开始写这个专栏。早期还被推荐了《每日节目单》,因为不自觉地读得不好,所以我听了很尴尬。

反正对里奇效果不好,可能是声音处理的问题,里奇更专业。不能直接添加背景音乐,不能没有背景音乐进行试镜,也没有发表的勇气。

讲三分钟书

普通用户可以投稿的“三分钟的江西”和大咖们冗长的江西有什么区别。

但是如何浓缩一本书的精髓,才能在3分钟内完成一本书呢?当然,“三分钟”只是一种表达。功能上没有限制。3分钟,30分钟,谁会在乎你?

p>而 “讲书” 的目的,是为读者节省时间。让懒得长篇累牍去读书的人,用尽可能短的时间get到一本书的精华。

坦言之,微信读书还没有做到这一点。我试听过的讲书不算多(本来App内的讲书内容也没多少),还没有一段 “讲书” 音频能让我听完有恍然大悟或毛塞顿开或脑中开了一扇窗的感觉。且我都是在已经看完这本书的前提下去听的,就是希望自己理解不到位的地方能获得指点,事实是然并卵。

每一位正经讲书的嘉宾都忙着秀音色、做宣传,音频中能提供的高价值内容少得堪怜。

电台栏目

这大概就是自书币激励措施后,新的拉新策略。在移动支付普及的时代,站着内容变现的风口,以名人效应去吸引粉丝。这策略本身是没问题的,行业内很多变现产品都这样做。

问题在于,那些情感类、类情感类、故事类等荔枝型的主播来了,他们产出的内容和 “微、信、读、书” 这四个字中的哪一个有关系呢?

作为一个读者,或说书友,来微信读书是为了读书,或者听书,或者看书评、听朗读、结识其他书友。如果我想听当红主播的播客,我会去荔枝或者喜马拉雅,而不是微信读书。

如果仅仅为了kpi,或者追赶内容变现的热潮,或是迫于竞品的压力,微信读书大可不必。既有亲爹扶持,又有优秀的社交基因,且已聚集了一批死忠的用户(比如我)和良好的产品氛围,在众多优势之上,把握好产品格调,做好自己的事情才重要。

何况,PGC会带来新用户不错,但过力推PUC会阻碍将来向UGC发展。人都有自卑心理,认为优秀的人高不可攀。今日一主播的节目下N多评论如众星捧月,有几颗星会自信自己有一天能成为月亮呢?

其实,我很担心有一天,微信读书会去做直播。

若真有那一天,我一定要赶在那天到来之前把币用完。

几个小细节

  • 不知道书籍上架审核是不是兼职做的,有些书没看几页就会有一个编辑错误(丢字、错字等)

  • 微信最近的“某条朋友圈消息不再提醒”功能,可以学一下。我一点都不关心给一个人评论完后,之后别人再评论什么(为了避免被扰,现在轻易不敢评论点赞)

  • 发动态时可以 “插入主题”,到现在也不知是什么意思


因为喜欢,所以不想只扬其善。

未完暂止。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