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网络语言进入了“通货膨胀”时代,表达的面值越来越大,但表达本身却越来越缺乏。B站春湾区UP周《云社_》制作了相声视频《论当今的通话膨胀》,深刻讽刺了这种现象,一起看吧。
今天的网络语言进入了“通货膨胀”时代。《我要疯了》《请杀了我吧》《我要死了》《我要死了》——一件平凡的事情在网民的描述中总是“寻死而活”。
针对这种表现的风气,B站春晚九人UP周《云社_》制作了相声视频《论当今的通话膨胀》,将这种语言现象编成相声段落,通过鲁迅和李大钊两位老师的漫画形象口嘲讽这种表现背后的“语言的初发和贬值”。
(捕获原始视频)
在通货膨胀时代,表达的面值越来越大,但表达本身却越来越缺乏。大多数人讨厌这种贬值,不禁跟风。就像一群热衷于使用网络语言的人开着左冲右突的碰碰车一样,大多数人被迫加入这个游戏,情绪爆发时狂欢,汉语咆哮,贫瘠地嚎叫。
然而,这段相声命名了这种现象,深刻讽刺了这种现象,但没有抓住“通货膨胀”背后的深深忧虑。
01“通货膨胀”确实有那件事
称赞一个人是很棒的。用网络语言怎么说?“啊,啊,救命!”这是标准答案之一,“你真了不起”这句简单的话反而看起来很讽刺。
描述一件有趣的事,用网络语言怎么说?
当然是——“笑不出来哈哈”。如果不在生与死之间转一圈,而是使用“哈哈”,这是互联网礼仪中最大的冷漠和不尊重。
现实生活中正常的主张在网络聊天的背景下看起来不像好话。现实生活中是正常的感情,隔着屏幕表达的话,反而要夸张到赌人生的程度。根据那段相声视频,“通货膨胀”有三种常见形式。
第一类“九死一生”,笑不能单纯地笑,哭不能简单地哭,必须包含“救命”、“笑吧”、“我不见了”等“死”量大的短语,人均自杀率要大大提高。
第二类“倒过来”描述形容词、动词和名词在逻辑上随机叠加饮用,应该说是“风暴式吸入乔治奥”,表示赞成“剧烈点头的大动作”。
第三类“天空之神佛”推荐叫“神仙护物”,称赞美女帅哥应该说是“小仙女”“新鲜范”,表现越来越极端。最终只能用YYDS打败YDS。
然而,这还不足以描述现在网络冲浪者的语言全貌。有了“通货膨胀”,自然“货币紧缩”——占据了网络表达习惯的另一堵墙。最近,在微博热搜话题“现代人的演讲有多有效率”中,网民们竞争性地推出了与朋友们的聊天记录,认为简洁浓缩的聊天方式准确地掌握了年轻人的表达习惯。
扣除“1”的派系从评论互动延续到工作生活,显示了“1”这个数字的强大生命力。夹萨法用“饭”、“饿”、“走路”承包了所有社交活动。小学生似乎表现得有点幼稚,大学生反而说得很开心。
mp;index=4" width="640" height="939"/>在视频的评论区中,b站网友也贡献了另一个时兴的万金油数字“6”。表达厉害、佩服时扣个“6”,感到无语时扣个“6”,表示嘲讽时也可以扣“6”。这样的加密通话在旁观者看来同样一头雾水,但双方若能互相理解,便能沟通自如。既“通话膨胀”又“通话紧缩”,互联网语言的不同风格,看似南辕北辙。然而,问题的本质不在于用语的长或短。
人们迫切追求的,一直都是语言的高效性。
02 一种悖论:交流焦虑和交流高效的此消彼长
“社恐”,一个在互联网语言中出现的新词,一经创造,便轻松成为了大众化的身份认同。不难看出,“社恐”象征的交流焦虑,早已弥漫在当代的人与人之间。2020年社交平台探探的问卷调查,便显示有近60%的人对于交流感到焦虑。
(豆瓣上的“社恐”小组)
现实生活中或许少见极端排斥社交的人,但自己和身边朋友多多少少会存在一些焦虑症状。比如,面对别人热情的寒暄,不知道该用怎样的招呼回应;群体讨论中,担心自己说得磕磕巴巴,而迟迟不敢举手发言。存在交流焦虑的人,本质上是害怕别人不能理解自己,继而产生误解,留下难以抹去的坏印象。为了解决这样的焦虑,人们寄希望于更高效的表达,比如,以“通话膨胀”为代表的网络语言。
首先,“通话膨胀”可以帮助人们高效地表达情感。通过维持一个活跃积极的人设,让聊天内容显得俏皮灵动、充满个性。也可以让两个陌生人迅速破冰,提高日常交流的效率。设想一下,素未谋面的同学通过群聊聚在一起,如果有人率先在群里招呼一声“家人们”,接下来各自祭出表情包,无话可聊的人可以附和“哈哈哈哈笑不活”“绝了绝了”,氛围变得其乐融融,一下子解决了群聊尴尬。
毕竟日常的交流不同于写文章,人们不需要惜字如金,也不需要遵循严格的语法规范。如果有一种表达可以让自己发出去的一字一句不显得冷漠无情或刻板单调,可以让对方不曲解自己的意思,为什么不欣然接受它呢?
(新生群尬聊焦虑)
其次,通过对共同语言“梗”的跟风使用,高效传达出“我们是一类人”的信号,也成为大多数“梗外之人”缓解表达焦虑的良药。追不上热梗,先一知半解地学着用,再通过周围人的科普逐渐掌握要领。
网络世界模糊了现实生活中的身份差距,只要掌握了最新的梗,就不会被飞速迭代的网络快车甩下,最低成本、最高效率地维持同频交流。然而,高效与焦虑的关系并非是单向的。对交流高效的不断追求,也催生了新的交流焦虑。
(批判已读不回的表情包)
你是否因朋友圈无人点赞而默默删掉,怀疑自我;你是否因精心编辑的消息已读不回,而暗自神伤?爆炸式增长的互联网信息煽动着情绪,缺失的即时反馈又增大了交流的不确定性,逼迫我们不得不使用网络上的热梗来消解这种不确定性导致的焦虑。
面对面的交谈,可以借助语气、声调等附着信号来精准传达一段话的情绪,对方的表情、神态也可以及时给我们反馈提醒。但网络聊天,缺少了说话场景的支撑,消息更容易被误读的。人们还会将注意力聚焦到简单的词汇上,赋予它更多不可控的解读空间。
(一本书封面上的“哈哈”解读)
例如简单的“哈哈”,如果出现在小说人物的对话中,我们可以通过作者的心理描写、动作描写去脑补它真正的情绪,但出现在一个孤伶伶的对话框中就显得干瘪、冷漠。因此我们必须打上一连串的“哈”,来暗示对方“这件事真的很好笑,你看我笑得停不下来,笑得直打颤”。
人类似乎活在这样的一个悖论之中:在只能面对面交流的时代,人们因为想触及彼此而发展传播技术;但如今互联网技术如此发达,人们能无时无刻的互相联系,表达却更困难了。难以消除的表达焦虑和更新的媒介总在竞逐中此消彼长。
为了解决新的困难,弥补视听交流的短视频应运而生,情绪表达极端化的网络语言也相伴出现,又有人开始担忧这种语言的造成表达的单薄和肤浅。
03 深浅交错的用语习惯,无须忧虑
语言最重要的功能,是“表情达意”。当“通话膨胀”了,话里的“意义”与“情感”,自然就贬值了。“以前形容一个人,无非是星目剑眉或肤白貌美,可现在不说“绝世”容颜都感觉长相普通。‘YYDS’更是凭借一己之力,让所有的形容词下岗。”
(微信中的yyds表情包)
早在b站视频发布前,公众号推文《中文快被笑死了》就表达了对“通话膨胀”的担忧。作者认为,网络用语挤占了正常词汇的使用空间,导致了语言、文化的倒退。而逢人就夸“仙女”,见谁都喊“宝”,让原本象征高亲密程度的表达沦为客套,蕴含的情感也大大贬值。肤浅的交流,创造出来的社交关系也难以向深继续发展——只是互叫过一声“宝贝”的关系。
新的交流方式带来新的焦虑,一些人站在现在,开始回望“车、马、邮件”都慢的过去。但这样显然是不公平的。互联网语言的使用,实际主要用于娱乐放松时的浅层交流,辅助我们在特定的语境下更好地表情达意。
比如,在2021年的微博热搜话题“语言匮乏到什么程度”中,有网友说“如果把‘狠狠地’‘谁懂’‘永远滴神’剔除出我的词典,我将永远失去说话这项功能。”这句话固然表达了一种对措辞苍白的无力感,但也体现了互联网语言在当下的不可替代性。
如今,我们生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上时时刻刻更新着赛博景观,自然也需要新的表达方式来传达我们的心情与感受。而植根于网络土壤的网络语言,成为表达网络情绪的最佳载体。
现代人常挂在嘴边的“emo”,巧妙地表达了一种处于崩溃和正常之间的失落状态。
当然,也可以找熟悉的中文词语来替代“我emo了”,说成“我失落了”“我多愁善感了”“我伤心了”,大体的意思没有变,但读来总觉别扭。
(小鸡词典上网友上传的“emo”词条)
那有深度的表达真的被人们摒弃了吗?其实深度表达与网络语言各有合适的语境,关键在于使用者的选择,而不在语言本身。现实生活并不像一些人想象地那般悲观。
人们嘴上说着网络流行梗,内心依旧对如沐春风的高级表达怀有崇敬和倾慕。董宇辉的走红恰恰说明了这点。当经典的“大米诵”在直播间外广为流传,网民们还是会在口角噙香的言语熏陶下,重拾对阅读的冲动,对意义的追求。
(网友制作的董宇辉语录)
而当人们面对想深交的朋友,或经营无可替代的亲密关系时,并不会一直停留在让情感贬值的“通话膨胀”中。当下有很多的播客节目,可以让听众沉浸式地旁听好友之间的深度对谈。
这种有实质性内容的表达就不会充斥着夸张的网络流行梗,也不存在通话的膨胀或紧缩。网络上的社交关系有深有浅,人们的表达方式也是如此深浅共存。这正体现了人类使用语言的灵活性和创造力。
上班一天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打开抖音刷一会儿,看到好玩的梗群里和朋友模仿逗趣一番,我们需要浅表达来释放压力。到了周末,生活节奏放缓、思绪清空,翻开一本书或打开一篇有深度的公众号浏览,我们也需要深度表达来充实内心。
(小宇宙上的密聊播客)
所以语言本就是多元的,只有深浅之别,没有优劣之分。必要的时候说一句“YYDS”,省去了遣词造句的时间,让紧绷的思绪有了些喘息的空间,何乐而不为呢?
作者:克西莉亚;公众号:知著网(ID:covricuc)
原文链接:
本文由 @知著网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