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紧急通知支持白云区疫情防控工作后,
有1400多人的“黄埔铁军”
迅速到达白云区人和村庄,展开支援。
5月4日广州天气晴朗,最高气温28
在这样炎热的天气里,
一张照片瞬间展现了“破芳”
防护手套下汗湿的手
不做
这双手背后有1400多对援助之手
他们中有“忘记”结婚日期的准新郎。
刚结束隔离,有一名街头干部登上了火线。
有一位诗人大学的代表被称为“知心大姐”。
他们用行动和汗水一起守护广州邻居的平安。
一起看吧
这双手背后的故事。
整套防护服爬上8层,为密件者测量核酸。
防护手套下双手被汗水湿透了
5月4日上午10点,在人和社区入口,
我来自黄埔区长住街、穗东街、云宝街。
党员志愿者正在聚集。
他们很快就会打开门,为密件人测量核酸。
因为防护服,不能去洗手间。
他们不能喝很多水。
“今天,10栋建筑物,60多户人家,
预计完成上午的回合需要2.5个小时。" "
来自穗东街的朱丹勇说。
有一天他们平均要穿两套防护服。
"帽子尽量不要露出来,一定要戴手套。"
他套上袖子后,
手套和防护服连接处要用透明胶带缠上。
否则手套采集核酸时很容易脱落。
穿戴后再检查一圈。
请确认身体所有皮肤部位都被遮住了。
这两天天气又热了。
这密封的防护让人更郁闷。
感觉就像“桑拿浴”。
穿上防护服后,每人必须用尼龙绳把几个大包捆在身上。因为他们要随身携带氯喷雾、酒精消毒、试管、吞咽棉签等,拿出垃圾。
准备工作结束后,
朱丹勇带队进入了城中村。
最高要上到8楼。
村里的建筑物走廊窄,楼梯高。
下来一次,工作人员额头上结了汗珠。
不久,他们的手被汗水湿透了。
手套紧紧粘在手上。
按手机也检测不到。
湿淋淋的手套,汗湿的双手,在炎热的天气里可以想象他们的辛苦。
他们每天和密件员打交道的风险很高。
当初来应聘的时候也有顾虑。
但是他们没有退缩。
最艰难的日子是五月的一天。
雨下得很大,80多人要转运。
他们想要统计数据。
要安抚居民们的感情。
嗓子喊得哑了。
T4vCKUK6NN1CVU?_iz=31825&from=ar;x-expires=1705605758&x-signature=Hw%2FRVkv8pv7A4YvNDJdT%2FwChWlk%3D&index=5" width="600" height="400"/>“那天一直工作到凌晨三点,
回到隔离酒店休息已经是凌晨四点,
休息了三个小时,清晨七点又出发了。”
据悉,这几天休息时间短暂是经常的事。
“人和社区流动人口比较多,
楼道出口多,城中村管理难度很大。
每个居民需求不一样,
也需要花很多时间沟通。”周端勇说
他们团队每天还核查居民名单详情,
上门摸清实际情况
“工作必须细致到位。”他这样说。
准新郎“忘记”婚期前往支援
发信息给未婚妻“等我回去娶你!”
4月28日下午3点,
来自广州开发区民营经济和企业服务局的
朱永亮闻令而动,
出发时离他的婚礼只有不到一周的时间,
他抵达白云后才想起,
原本要送聘礼去女方家,
现在只能由父母代替前往。
未婚妻开玩笑说“只能跟空气行礼”,
朱永亮则安慰她:这是一场“特别的婚礼”
支援白云的日子每天都是“连轴转”:
协助测核酸、转运、统计居民信息……
穿着沉闷的防护服,顶着炎热的天气,
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
刚到一线的第一天,
他20个小时没闭眼,
回到隔离酒店睡下时已是凌晨五点,
他躺在床上给未婚妻发了条信息:
“等我回去娶你!”
战疫夫妻档:
并肩作战,属于两人的浪漫
5月1日,中雨。
“今天天气冷,记得换一件长袖。”
一大早,吴才贵便收到妻子发来的短信。
吴才贵和妻子朱丽华
都是广州开发区医院的临床医务工作者,
作为该院支援白云区的第一批党员突击队队员,
夫妻双双上火线。
夫妻俩负责为人和镇高增村的居民
进行上门核酸采样。
他们一个登记、一个采样,
配合默契,高效完成工作任务,
在工作结束时,
还相互监督消毒流程是否处理到位。
在这场支援白云区的战疫中,
夫妻俩的亲情中又多了一份战友情。
“我们在一起并肩作战,
这是属于我们两个人的浪漫。”
朱丽华说。
“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疫情尽快结束,
我想为她做一份爱心早餐。”吴才贵腼腆地说。
“知心大姐”:
希望每一个被转运隔离人员
都能得到很好的照顾
来自黄埔区文冲街道的工作队主要承担转运任务。
其中被大家叫做“知心大姐”的社区干部曲英
是一位市人大代表,
多年的基层经验让她第一时间考虑
如何让转运尽量人性化,
“重点是减少等候时间,
特别是老弱病残孕等特殊人群。”
5月2日,
文冲街道转运团队将怀孕七个月的熊女士
顺利转运至隔离酒店,
完成信息交接之后,
他们仍密切留意相关微信转运群内信息。
“孕妇是我们从家里接出来的,
我们希望每一位被转运的隔离人员
都能得到很好的安排和照顾。”曲英说,
正是因为有这个准备,
当晚该孕妇感到不适,
寻求帮助的信息立刻得到了转运工作组的响应,
并协调所在隔离酒店及时解决。
第二天早上,转运群里,
熊女士写下“谢谢你们”,
并@了转运工作群里每一位转运队员。
答应好家人的“报平安电话”
总是缺席
在接到对口支援白云区人和镇明星村
防疫任务后,
黄埔区永和街综合保障中心
出租屋贤江站管理员刘浩垣
第一时间奔赴一线
家中1岁的孩子和60岁的老人
只能交给妻子照顾。
原本约好每天结束工作之后,
给家人打一个电话报平安。
但刘浩垣每天回到酒店已经凌晨两三点,
第二天一早
他又总是第一个出发前往核酸检测点,
答应好的“平安电话”总是缺席。
上有老下有小
但他们放弃假期
再次义无反顾奔赴前线
在5月1日下午推进工作转运中,
天气下起了滂沱大雨,
来自新龙镇的工作人员徐一政身穿防护服,
衣服、鞋子都已湿透,
雨水与汗水混着流下来,
累得几近虚脱,
但为了避免上厕所的麻烦他仍旧不喝水,
咬牙坚持完成24名转运对象的任务。
据了解,徐一政已经20多天没有回家了,
他在洋田村委吃住工作11天后,
原本也想在“五一”假期期间好好休息下,
但4月29日接到支援白云矮岗村任务,
毫不犹豫奔赴一线继续作战。
他的同事们也是这样,
新龙镇九楼村的刘志伟家里父母年迈,
两个孩子也小,
本想趁着5.1假期好好陪伴他们,
但是收到通知后还是义无反顾报名。
均和村的陈伟武的家庭情况比较特殊,
他的妻子刚做了一场大手术,
母亲身体较差,
家里两个年幼的小孩很需要他的照顾,
但是面对组织的召集,
他第一时间安排好家里事情,
奔赴一线支持抗疫。
结束隔离又上火线
“铁军”爸爸一沉到底
4月29日,
黄埔区联和街火速抽调44名精干力量
赶赴白云区汉塘村防控一线。
彼时,联和街干部谭见灼
已在黄埔区隔离酒店连续工作了三个多月,
刚解除隔离不久,准备返回单位。
“今年没时间和家人过年,
本准备回到家中看看才一岁半的儿子。”
当组织发出集结令的那一刻,
谭见灼认为自己在隔离酒店的经验
可以为支援队伍提供帮助,
便和妻子商量,将儿子交给保姆照顾,
旋即随队来到汉塘村。
作为汉塘村疫情防控现场副总指挥,
谭见灼参与编制了24小时值班、
卡口值守、巡逻、快速转运等制度,
4月30日,抢在病毒前面,
他们连续运转20个小时,通宵转运118人。
还有冒着大雨战斗在抗疫一线的他们
还有隔着手机屏幕安慰“要妈妈”4岁儿子的她
还有用两个小时摸清全村出租屋底数、核实人员信息的他们
……
快速、精准、暖心、拼搏
这是他们给人们的印象
感谢他们!辛苦了!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何瑞琪、陈钧圣 通讯员 肖昆华 张成 周翼 舒悦 徐洁芹 焦婵娟 曾妮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何瑞琪、陈钧圣、苏韵桦、高凯珅
来源: 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