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提到社交软件时,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显然是微信、微信等是很多人社交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最近腾讯发布了第二季度财报。微信和微信的合并月活动账户数达到12.991亿,2021年全球智能手机用户数突破40亿,微信用户数约占32%,基本上每3名手机用户中就有1名是微信用户。
除了微信通信功能外,还有公众号、视频号、朋友圈等多种功能。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很多人难以静下心来获取知识,公众号的出现使很多人能够准确地看到自己感兴趣的信息。8月17日,微信公众号平台迎来10周年生日,通过公众号网上微信聊天、公众号、朋友圈三大功能,形成了信息传播的闭环。接下来,手机中国回顾公众号的发展过程,分析公众号的出现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过去
2012年8月,微信正式推出微信公众号,吸引了众多企业商人的关注,此时微信的成立才一年多。未来一年,微信公众号基本完成了基础框架和环境建设,许多企业纷纷进驻这个蓝海市场,公众号的内容越来越丰富。
2013年8月,微信公共平台将公众号分为服务号和订阅号,不同运营主体的权限不同,运营主体可以组织(如企业、媒体、公益组织)申请服务号,运营主体可以申请组织和个人的订单号,但个人不能申请服务号。
2013-2014是公众号迅速发展的一年。很多商家发现了机会,朋友圈“礼”、“赞礼物”等现象大量发生,产生了不良影响,因此腾讯发布了禁令,发现4次赞行为将被永久标记。2015年4月,微信公众号开放了自动响应、个性化菜单功能,进一步加强了自主性,提高了公众号和用户之间的互动,保证了用户的保存和转化。
2016年,很多商家发现阅读量的重要性,不同心意的人使用了阅读刷工具,在腾讯的监控下,很多10W公众号的文章原型被曝光,实际阅读量只有几十个,很多公众号被封杀。2017年,iOS版微信公共平台关机审计功能、Android等其他版本的微信审计功能没有受到影响。2018年,微信公开平台新增了文章错别字修改功能,运营商允许已广泛分发的文章、每篇文章修改一次,修改范围仅限于正文内的五个字,该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用户的阅读体验。
2018年6月6日,微信宣布升级为“喜欢作者”,读者可以直接称赞原创文章作者,iOS系统也支持升级后的审计功能。通过“审计账户”小程序,作者可以管理自己的审计账户,审计会可以在7天内到达用户的个人微信变更账户,该功能可以增加作者的收入,提高创作积极性。
同年6月20日,订阅号正式修改,6月27日在线开放转载功能,文章可以直接转载,文章转载也可以表扬作者。11月16日,微信公共平台调整了公众号登记,个人主体登记公众号上限从2个调整为1个,企业主体登记公众号上限从5个调整为2个。
2021年,公众号在线公共图片库,文章内插入公众号名片、绑定视频号码等功能,在阅读号信息流中添加了“热点推荐”卡和“直播中”模块。2022年5月,公众号将“快速私信”功能在线上,用户可以将文章底部的快速私信内容传达给作者。可以输入文字、表情、语音、图片等,也可以切换到自定义菜单发送
的私信还会自动带上对应文章的链接。影响
近几年来,自媒体成为主流风潮,很多普通人想要入局但又苦于没有门路,公众号依托微信的高流量,给很多创作者提供了展现自我的平台。同时, 正所谓物以类聚,公众号的内容往往是垂直领域,很多读者通过搜索特定的公众号寻找同好,在互动的过程中还能找到更多共同兴趣的好友。
从社会层面来看,公众号的诞生产生了许多岗位,编辑、写手、内容、活动策划、行业分析、运营等都是年轻人所向往的职业,有效缓解了就业难题。此外,公众号的文章能引起大家的共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例如很多感情号发布的文章三观正直,影响了部分女生的爱情观,还能有效缓解“精神内耗”。
未来
微信公众号已经存在十年之久,在零成本、高回报的基础上,很多人纷纷入局公众号,公众号甚至已经处于一种“泛滥”的状态。每个平台或行业经过大规模的扩张之后,都会进入洗牌的阶段。大量公众号的出现,必然会出现洗牌的情况,这是行业发展的状态。公众号本质上是适应于移动互联网和当前碎片化生活节奏的内容传播工具,人们对内容的需求是自古以来一直存在的,只不过载体不同。
很多人都觉得公众号已经饱和,再加上诸多社交APP的兴起,公众号日渐式微。其实杂志可以看成纸质版的收费公众号,进入互联网时代后,内容逐渐网络化,从论坛、博客再到微博、知乎,其核心都是内容。说到未来,杂志最早出现于1815年,历经了200余年仍经久不衰,更何况短短十年的公众号。私以为,公众号目前进入了平稳发展的阶段,虽然遭到B站、抖音等平台的分流,但私域流量仍比公域平台稳固,期待公众号的下一个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