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还虚之功,唯在对境无心而已。
【出处】《仙佛合宗语录·最初还虚第一》。【译文】还虚的功夫,只在对境不起心动念罢了。
2、勿助勿忘而养,勿寂勿照而温。
出自《慧命经集·正道工夫直论第十一》。【译文】温养道胎时不要特意相助也不要刻意忘记,不要死气沉沉也不要执意关照。
3、无人心即有道心,道心是心非心。
出自《周易阐真·卷一》。【译文】人心去除就有了道心,道心就是此心非心。
4、名在无极不可名,名在太极则可名。
出自《太上十三经注解》。【译文】名在无极的时候是不可以名状的,名在太极的时候就可以名状了。
5、神住则精凝.精凝则气归,气归则丹结。
出自《玄肤论·元精元气元神论》。【译文】神安定了精就自然凝结了,精凝结了气就自然回归了,气回归丹就结成了。
6、凡人有呼吸,则有生死;无了呼吸,即无生死。
出自《天仙正理直论增注·胎息直论第九》。【译文】普通的人,只要有了呼吸,就有了生死;没有了呼吸就没有了生死。
7、人道顺施,仙道逆取,取药于坎.而造丹于离也。
出自《金丹就正篇·上篇》。【译文】人道是顺着施与,仙道是逆着取回,从坎位取药,在离位造丹。
8、修真之道,全是盗天地虚无之气,窃阴阳造化之权。
出自(参同契>笺注直指中篇》。【译文】修身成真的大道,全都是盗用天地间的虚无之气,窃取阴阳造化的生杀大权。
9、儒家、道家,养气各有不同。养自然之气,可以得生。养浩然之气,则可生、可死。
出自《李涵虚祖师圆娇内篇·第二卷·三车秘旨》。【译文】儒家、道家的养气各有不同。养自然之气,可以获得长生。养浩然之气,既可以长生,也可以赴死。
10、夫易,广矣,大矣。以言其远,则不御,以言其迩,则静而正;以言其天地之间,则备矣。
出自《易理阐真序》。【译文】周易,广阔而且远大。用它来说远,远的无法驾驭,用来说其近,安静而中正.用来说充满天地之间,就完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