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 > 经典语录 正文
【进院的名言】进出寺院,当以恭敬心为首!

时间:2023-05-20 作者:佚名

在杭州呆了数日,迟迟未去灵隐寺礼佛,是因为怕人多,寺院如热点景区般摩肩接踵。等临近离开前一天,朋友问今天农历多少,我看了一下万年历,明天初一。朋友听这句话后在下一个路口调转车头说:“正好,灵隐寺去。”

我一看手机,已是下午六点,这个时间寺院都已关闭山门,怕是诸多不便。朋友愉悦地告诉我:“平时灵隐寺晚上都不对外开放,只有初一、十五这两天前夕对外开放,方便信众前去上香。”

就在前去灵隐寺的路上,朋友趁这个空隙介绍这个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禅宗古刹。

他从进寺院的路线说起,飞来峰的宋代佛造像,明万历年间复修的理公之塔,天王殿前的北宋经幢,大雄宝殿前的五代石塔,清末重建的大雄宝殿。天王殿的韦陀菩萨像是南宋之物,大雄宝殿的释迦牟尼佛坐式木雕圣像是建国初所造……等等,朋友娓娓道来,如数家珍。

听他这么一说,我恍如已经在寺院里一一遍礼诸佛菩萨与历代祖师。

我问他,常去灵隐寺吗?他说不,但每一次来都很熟悉,如同归家。

灵隐寺门口,明黄色的照壁如敛眉的菩萨,在夜色中不动声色地看着众生来来去去,去去又来。照壁上“咫尺西天”那四个大字,让人心头一紧,这四个大字如怒目金刚一般,让每个进出寺院的人打起精神,不得马虎;这几个大字,又像老禅师的棍子举在你眼前,让你无处可逃。

当头棒喝的开山祖师便是黄檗希运祖师。

“咫尺西天”这四个字让我在进寺院之前迎来当头一棒。我问朋友这四个字的出处,朋友摇摇头说“意会就可,意会就可。”

是啊,意会就可。古人出家,为了生死大事,每一天都把死挂在眼前。

印光祖师曾言:“死——学道之人念念不忘此字,则道业自成。”祖师在闭关时,关房里只有一个大大的死字。往“死”里参,往“死”里念,从生到死,从死到生,如是反复,破无明,见真性。最后无生无死,进入不生不灭之境。

这四个字与普贤菩萨警众偈无异。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然,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遐思间,已到寺院入口处。我正了正衣领,徐徐往里走。在我年少时,有一次在大殿里漫不经心的闲走,并且对菩萨圣像指指点点,被老和尚用拐杖打得眼冒金星,不知所措,浑浑噩噩地走出大殿,出来之后,老和尚慈悲的帮我正了正衣领,然后叮嘱:

“记住了,以后每次进山进寺记得正衣领。”这才明白老和尚打我、为我正衣领的含义。他是为了让我铭记:进山、进寺必须提起正念,心不颠倒,心不散漫,更要具足恭敬心。

从那以后,养成进山进寺前必恭恭敬敬正衣领的习惯。

我与朋友,不声不响地在月影与溪声中前行。朋友忽然在售票处前停下来说:“我们先去洗个手再进去吧。”

听到这话,我心头一震。这位朋友少年得志,在国美任教,也是国内非常优秀的设计师与书法家,自幼熟读经书,与一些已圆寂的老和尚生前来往颇多,没少去各个丛林参禅问道。

没想到这位平时无著无挂的朋友,进寺院前是如此恭敬。

我们在溪里洗手,其实也不是洗手,准确的说应该是洗心,洗去平时心头的尘染。

朋友用手机照着水边的石头。溪水冲刷着石头,也冲洗着我的心。

我忽然想起那年在南岳时,一位法师跟我讲公案,讲完之后,法师问我明白否,我老老实实的回答:“不明白。”然后未再做声,法师微笑不语。

后来我知道这个公案出自于《五灯会元》,全文如下:

邓隐峰辞马祖,马祖曰:“甚么处去?”

曰:“石头去。”

马祖曰:“石头路滑。”

曰:“竿木随身,逢场作戏。”便去。

才到石头,即绕禅床一匝,振锡一声。问:“是何宗旨?”

师曰:“苍天,苍天!”峰无语,却回举似马祖。

马祖曰:“汝更去问,待他有答,汝便嘘两声。”

峰又去,依前问。师乃嘘两声。峰又无语,回举似马祖。

马祖曰:“向汝道‘石头路滑。’”

至于石头路滑这个公案,我到现在还是无法融会贯通。只是当初听完这个公案以后,走路变得非常小心,尤其是在雨天与石道、山路上行走时。

买完票,取好三支香。我们按照平时在寺院朝拜的习惯上香、礼佛、绕塔。

此时,天色已晚,只有少数香客与一些跪在殿前发心读经的居士,这些读经的居士用的是金刚念的方法,只见唇动,未能闻声,除了风声与树声,寺院散发出肃穆与庄严的寂静气息。

朋友找了个地方打坐,我继续在寺院内经行。光影与落叶重叠,印在明黄色的墙上,让人顿生庄严心与清净心,走过那么多地方,去过那么多景区,我始终认为只有寺院里的光影最能入心,也最易打动内心深处的真实情感。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花开无声,叶落无语这种常态何尝不是我们佛弟子在孜孜不倦追求的般若呢?只是我们没有用心而已。法国艺术家罗丹曾有一句名言:“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佛法何尝不是这样?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我们佛弟子学佛,应当学会用心,用真心,善用真心。

什么是真心?明心见性是真心,都摄六根是真心,知行合一是真心,持戒是真心,布施是真心,忍辱是真心,随喜是真心,发菩提心是真心,回向是真心,念佛是真心,念法是真心,念僧是真心。

世间出世间无一不是真心!

但是,所有妙明真心是以恭敬心为前提,也可以说恭敬心就是源头,古德常言:“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

诸如在这美妙让人梵思的夜晚,遇见几位青年男女在寺院篮球场一边打篮球一边高声喧哗、嬉闹的现象,我只能感叹自己福报不够,除此之外,祈愿他们早一天能明白进入寺院的真正意义。阿弥陀佛。

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

本文链接:https://www.paituo.cc/meiwen/jingdian/993443.html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