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于媒体中读到一位文化学者的关于王国维的文章,作者说静安先生特别喜欢沈曾植的一句诗:“道穷诗亦尽,愿在世无绝。”
他经常劝说老前辈沈曾植多写点儿东西,写论文、写诗,都好。因为“诗”是“道”的纪念碑,也是“道”的遗迹。“道”崩坏,“诗”也必将崩坏。
等到人们连纪念碑和遗迹都不知护惜的时候,“道”也将彻底被遗忘。静安先生用沈老的诗劝说沈老:为了值得护惜的“道”,也请护惜人间的“诗”。只要“道”不穷,一纸一简中皆有“诗”在。
今天这个辛丑年八月十一,一个无比殊胜的日子,这位豫南决水之滨的“史河无我居士”,于《我的青花我的瓷》之个人杂文随笔文集中,从上述静安先生特别欣赏、特别喜欢的清末民初大儒沈曾植的那一句诗:“道穷诗亦尽,愿在世无绝。”
得到了此篇短文的灵感,针对近几十年大陆的赏石活动中的诸多现象,特别与众石友们分享与交流学习一下,本人依然认为赏石的最终、高级阶段为“赏石悟道”!
为个人之人文的精神事业,为华夏之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之一。故而有此篇短文《道穷“石”亦尽,愿在“石”无绝》!
其实华夏之人文中的石文化,确实亦是如此,剥离了人文之道,也就没有了石文化!
在佛语中“悟道”就是指领悟佛理、虔诚修行;而在雅石圈里“赏石悟道”则是指通过玩赏奇石,明白更多的人生道理。
任何一枚来自亿万年前的雅石,都带着亘古岁月的沧桑,在沧海桑田后被发现、欣赏和收藏,真的是上苍安排的人石缘分邂逅,既然遇见就要好好珍惜!
雅石可以陪伴我们一辈子,而我们只能陪伴它们几十年,既然余生如此可贵,就让我们好好珍惜“人石合一”的每一寸时光!
“一粒沙里见世界,一朵花里见天国 ; 手掌里盛住无限,一刹那便是永劫。”
这是佛家中所讲的禅语,对开悟的人而言,即为“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也就是你不要把事物对立起来看,他们是整体的,是相通的。小到一粒沙,大到整个世界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世间的万物要用心去体会,不要被自己的眼所蒙蔽。让我们以万物为师,以石悟道,去分享与融入这个众生万物世界之中!
古人说“石之美者皆为玉”,意思也就是说,从广义的角度来说,只要是好看的石头,都可以成为玉,所谓玉、石不分家!
无论是从传统人文雅石之“皱、瘦、漏、透、丑”,或者玉石的“种、水、色、净…”,抑或现代赏石的"形、质、色、纹、韵…",
“中石协的国标…"都是针对不同石种、用途、鉴赏方式的尝试性、评判性的回答。或质胜、或形优、或色正、或纹奇…,综合性兼顾考虑之,大多从“形而下”的角度来对雅石进行读析的。
《易经·系辞》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也是儒家哲学的重要的论述,所以孔子提出了玉石有“十二德之说”,这个学说同样应该是现代石友们的“赏石悟道”的人文思想指导之一。即“仁、义、礼、知、信、天、地、道、德、忠、乐、善”。
“仁者,精光内蕴,观其光者,垢灭善生,敬仰之心也”;“义者,廉而不锐,圆融无碍也”;“礼者,佩之坠下,自卑而尊人也”;“知者,缜密如栗,自知者明,己严外宽也”;
“信者,乎伊旁达,触照其身,莫不安乐,不生疑惑也”;“天者,气如白虹,度量如海也”;“地者,精神见于山川,自然中自然相,返朴归真也”;“道者,其质纯洁,犹如雪山,虽入淤泥,清净无染,人所共修也”;
“德者,玉璋特达,规矩方圆,不浮不沉,静而无躁也”;“忠者,瑕不掩瑜,瑜不掩瑕,表里如一也”;“乐者,扣之声清悦耳,身心安定也”;“善者,善妖善老;善始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