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 > 经典语录 正文
【苟利国家的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的决心

时间:2023-05-18 作者:佚名

文|周渝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道理虽简明,但变革之路往往危机四伏,从先秦之吴起、商鞅到近代的谭嗣同,皆以身殉之,故“各国变法无有不流血牺牲者”,作为先行者,需要的不仅是决断与勇气,还有舍生取义之精神。早在春秋时期,郑国公卿子产执政期间,对郑国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他为田洫,划定公卿士庶的土地疆界,限制贵族特权,又作丘赋,令土地持有者依土地人口数量交纳军赋,结果因此招致众人怨恨。子产听闻人们对他的指责和批判时,用一句话表态坚决改革到底之决心——“苟利社稷,生死以之。”

近千年后的东晋咸和三年(328),邵陵郡公苏峻联合祖约起兵叛乱,攻陷建康,专擅朝政。名将温峤起兵讨逆,面对未知的凶险前路,他再次说出那句名言:“苟利社稷,生死以之”,最终成功平定苏峻之乱。又过了一千多年,至明万历年间,张居正大刀阔斧进行改革,遇到重重阻碍与诽谤,这位改革者同样抱着“苟利社稷,生死以之”的态度,不顾世人毁誉,坚持推行制度变革。

这八个字被历代士人视作为社稷鞠躬尽瘁、不计个人生死之精神而传扬。但在今天它已被另一句话代替。道光二十二年(1842),一位长者在赴戍登程途中,怀着忧患与苦闷心情,写下我们更熟悉的诗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毕竟,近现代以来形成的民族国家与古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江山概念有本质区别,“社稷”被“国家”所取代亦是时代所趋。彼时之中国处于逢千年未有变局之开端,枪炮声打破宁静夜,天朝迷梦轰然崩塌,这句诗的作者在大时代浪潮中砥砺前行;也曾为挽救危亡而奋不顾身。最终他为之付出代价,却不改初心;后来,他的名字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神话。他是林则徐。

鸦片战争博物馆中反映虎门销烟场景的蜡像及油画

道光十八年(1838)夏季,广州虎门之外惊现不速之客——两艘体型巨大,装备精良的英国战舰。这两艘英舰的指挥官是英国驻印度海军司令马他伦,此行是应英国驻华商务总监督义律的请求,为应对当时在大清政坛呼声日高的禁烟主张,他们打算用舰炮向大清国展示武力,达到保护鸦片走私活动之目的。7月30日,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收到马他伦的书信,尽管言语相当温和,但已隐隐透露出保护鸦片贸易之意,并以“水师船只随时来粤”相要挟。

与此同时,北京紫禁城内,正在为白银外流而苦恼的道光皇帝陆陆续续收到关于禁烟问题如何处理的奏折。针对屡禁不止的鸦片问题,大多数人还是主张维持从前“严禁海口”的老办法,但这次鸿胪寺卿黄爵滋的奏折却让道光皇帝眼前一亮,这份奏折中,黄爵滋提出针对所有瘾君子制定法律,限期一年戒烟,超过期限而复吸者,直接砍掉脑袋。其实早在雍正年间,清政府就颁布首条禁烟令,可一直到百年后的道光年间,烟土不仅屡禁不止,而且越来越多。这次黄爵滋的奏折中不再提“严禁海口”,而是将重点转移到严惩鸦片吸食者身上,面对这一建议,道光决定集思广益,将奏折下发到各地将军督抚,令他们“各抒己见,妥议章程,迅速具奏”。

紫禁城里的道光帝为禁烟伤透脑筋,帝国之南的广东,英国人却为保护鸦片贸易而无所不用其极。英国驻印度海军司令马他伦在给关天培的信中隐隐透出威胁之意,然而广东官员却无一人能意会。于是马他伦进一步疯狂暗示,于8月2日率领3艘英舰直逼虎门,并致书关天培,要求他代为呈交给两广总督邓廷桢,要求其派人来“面叙”。马他伦率军舰武力威慑的目的显然收效甚微,他很快收到关天培的强硬回信,声明“天朝禁令,向不准兵船总领入口”,说白了就是让这些西夷赶紧滚蛋。几经交涉无果后,马他伦也不敢直接撕破脸,只好于8月6日率舰撤离虎门。

8月15日,邓廷桢向朝廷奏报此事,关于英方挑衅基本是轻描淡写,并粉饰一番。马他伦致关天培公文一事也只字不提,对于英舰进逼虎门一事更是改写成一段扬我国威的故事,变成了关天培怒斥马他伦,马他伦则乖乖赔罪,然后夹着尾巴“恭顺”撤离。最后邓廷桢认为英国人不足为惧,“该夷目无所施伎俩”。

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

本文链接:https://www.paituo.cc/meiwen/jingdian/984772.html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