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时报(www.c)记者王悦徐润时北京报道
我国在绿色低碳发展道路上的步伐引人注目,& amp# 039;碳中和& amp# 039;时代的新课题在这次全国两会期间仍然备受关注。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再强调,“绿色转型是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先立后破,而不能够未立先破”。
“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事实上,如今双碳领域是绿色发展的热点,围绕着绿色低碳的创新是比较活跃的。”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杨海平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目前绿色经济的机遇依然非常大,企业应关注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
绿色低碳备受热议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何立峰表示,现在各行各业都按照新的标准,扎实推进更新改造,大力发展绿色低碳高水平项目,将创造巨大的商业机遇和发展机会。
企业作为推进“双碳”工作中至关重要的参与者,更应该积极进入赛道。对此,杨海平认为,企业想要抓住双碳目标下的利好趋势,发展技术创新是关键。事实上,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推进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建设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刘怀平认为应该不断增强生态环保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为此,他建议,创新资源重点向原创技术、多领域协同技术倾斜,对市场急需、依赖进口的技术、材料、零部件等,列入政府重点支持的研发项目,出台鼓励生态环保装备首台套的政策;进一步推动建立完善生态环保产业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机制;发挥民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培育“专精特新”和隐形冠军企业;鼓励拥有创新优势的企业跨界合作、融合创新。
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对于推进双碳目标具有积极推动作用。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华荣代表建议道,“应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布局,加速应用绿色新技术,以绿色力量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朱华荣认为,推进绿色低碳产业布局,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淘汰高耗能设备,推进绿色低碳工艺技术革新,打造一批绿色智慧工厂。发挥好产业链“链长”作用,强化对产业链碳足迹的跟踪,加强对供应链碳排放的管控。
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低碳发展,全国人大代表,小米公司创始人、董事长雷军在《关于建设新能源汽车碳足迹核算体系的建议》中针对新能源汽车碳足迹核算提出了四点建议:建立系统的碳足迹管理体系,全局指导新能源汽车产业低碳发展;制定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碳足迹核算标准及方法;建立新能源汽车碳足迹行业数据平台;完善碳足迹认证、评级及激励机制。
无锡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吴琦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应该加快推动能源转型和技术创新。双碳目标是对产业结构、生产生活方式、空间格局的重塑,需要充分发挥中国制度优势、资源条件、技术潜力以及市场活力。
人人参与碳交易
在实现“碳中和”的道路上,政府、企业、个人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何立峰表示:”’双碳‘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经济变革,所以不仅需要企业,需要各行各业、各个地区,包括城乡居民都要共同参与,这将对我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都是巨大的改变,人人都有责任,大家要一起来参与。“
事实上,随着“双碳”目标相关工作的推进,节能减碳也已经渗透进每个人的生活。为此,在两会期间诸多代表提出的提案和议案中,也出现了不少有关个人参与减碳环保的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注意到在碳排放信息披露方面,我国城乡居民在践行节能低碳上还存在很多问题,包括部分民众对参与低碳减碳行动缺乏主动性、缺乏低碳减碳专业知识,对绿色低碳生活和消费方式缺乏实质奖励和支持等情况。
为此,他在《建立个人碳配额系统试点》中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建立统一的个人碳排放计量平台,建议由国家环保部门牵头,逐步建立统一的全国城乡居民碳排放计量账户;第二,根据年度个人生活碳排放数据监测,确认个人碳配额范围,引导民众主动选择低碳生活消费方式;第三,制定相关激励政策,倡导呼吁全民参与,提高全民绿色消费意识。
无独有偶,全国政协委员、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金也在建议中提及了建立个人碳积分的核证交易机制的相关内容。他希望,让个人碳积分可以进入碳排放权的交易市场。
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白重恩在北京表示,现有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是将配额免费发放给电力企业,如果改为免费发放给终端用户,特别是居民,电力企业在碳排放权市场上收购配额来满足其需求,不仅能够增加居民收入,也有利于收入分配的改善。
而全国政协委员、百度公司董事长李彦宏在也提交的提案中也提及了有关“个人交通碳积分激励制度试点”的建议。
他支持地方政府出台激励政策,构建公众碳排放相关数据平台,探索个人绿色出行碳积分与公共服务优惠政策挂钩机制,提升公众绿色低碳出行获得感。
另外在李彦宏看来,实现行的共享化,通过MaaS一站式出行服务、绿色出行个人碳积分体系等方式,可以鼓励人们更多使用公共交通。
事实上,部分地区对于个人碳账户的探索工作已经开始了。
2月16日,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公开征求意见的《上海市碳普惠机制建设工作方案》显示,上海将探索建立区域性个人碳账户,引导碳普惠减排量通过抵消机制进入上海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支持与鼓励上海纳管企业购买碳普惠减排量并通过抵消机制完成碳排放权交易的清缴履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