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是中华传统文化最为重要的载体之一。从《史记》到《明史》,这二十四部被历代统治者和史学家称为“正史”的纪传体史书,自成一个史书大系,堪称世界文化奇观。包含了4000多年的历史,历时19个世纪。“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割断历史,抛弃传统,我们的民族就失去了存在的根基。今天小元跟大家分享《二十四史》中精选出来的一些经典名言,希望能对大家有所裨益!
一、奢侈之费,甚于天灾。
出自唐·房玄龄《晋书·傅玄传》。
奢侈所浪费的财务,要比天灾还要严重。
二、居丰行俭,在富能贫。
出自唐·房玄龄《晋书·陆云疏》。
身处丰绰的环境要坚持俭朴,即使十分富有,也要保持清贫。
三、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
出自汉·班固《汉书·景帝纪》。
鼓励种粮养蚕,多种植,就可得到衣食之物了。此言农桑的目的在于解决衣食问题。
四、人心安则念善,苦则怨叛。
出自晋·陈寿《三国志·吴书·华核传》。
人心安定,就会一心向善而不想着为非作歹;反之,人心不安,怨声载道,就会萌发怨恨与叛逆之心。此言解决民生问题是安定民心的关键,而安定民心又是引导百姓弃恶向善的关键。
五、为国者以民为基,民以食为本。
出自晋·陈寿《三国志·魏书·华歆传》。
治国的人以老百姓为基础,老百姓以穿衣吃饭为根本。这话的意思是说,治国者首先要树立“以民为本”的意识,然后致力于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治国理念,今天我们仍在强调,可见它是正确的。
六、天下以农桑为本。
出自汉·班固《汉书·昭帝纪》。
国家的根本是发展农业、种桑养蚕,以此解决衣食问题。此言农桑在中国古代社会的基础地位。
七、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
出自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
坐别人的车辆,就想要承担人家的祸患。穿别人的衣服,就要考虑人家的忧愁;吃人家的饭菜,就要为他人的事情效命。
八、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出自唐·李百药《北齐书·元景安传》。
宁可做被打碎的玉器,也不要做完整的陶罐。这句话常用来比喻为保持气节,宁可牺牲。九、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出自南朝·范晔《后汉书·列女传·乐羊子妻》。
有志之士不会喝盗泉中的水,廉洁的人不会吃嗟来之食。
十、大丈夫当雄飞,安能雌伏。
出自南朝·范晔《后汉书·赵典列传》。
不进取,无所作为。大丈夫要像雄鸟奋发向上,展翅高飞,怎么能像那雌鸟一样,伏在地里?
十一、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出自汉·班固《汉书·董仲舒传》。
站在水边想得到鱼,不如回家去结网。比喻只有愿望而没有措施,对事情毫无好处。 或者比喻只希望得到而不将希望付诸行动。
十二、为国之道,食不如信。立人之要,先质后文。
出自梁·沈约《宋书·江夷传》。
治国,给民以食物不如给民以信义;做人,首先要讲诚信,才可以饰之以文——明白了这两个道理,至少不是糊涂人。
十三、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出自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
聪明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失误;愚蠢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也会有一次收获——这就告诉我们,为人切不可自诩聪明,也没有资格轻言他人“弱智”。
十四、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出自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
鸟将要死的时候,它的叫声是悲哀的;人将要死的时候,他的话也是善良的。
十五、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
出自汉·班固《汉书·食货志》。
在寒冷的天气,人们不会去等待狐裘或丝绵做的轻暖的冬衣(寒不择衣);人在饥饿的时候,不会去等待甜美的食物(饥不择食);人在饥寒交迫之时,也就不会考虑到廉耻之心了。
十六、成远算者不恤近怨,任大事者不顾细谨。
出自《明史·汤和传》。
有长远打算的人不应为眼前的一点怨言而担忧,做大事的人不必顾及一些细微琐事。
十七、明者见危于无形,智者见祸于未萌。
出自晋·陈寿《三国志·魏书二十八·钟会传》。
明智的人在危险还没形成时就能预见到,智慧的人在灾祸还未发生时就会有所觉察。
十八、明者见于无形,智者虑于未萌。
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冯衍传》。
眼光远大的人在事情发生的初始阶段就看出了其发展趋势,智慧的人在事情尚未发生时就考虑到其可能性。此言明智的人虑事在先,能防患于未然,而不是等到事情发生了再寻求解决之道。
十九、君子立身,虽云百行,唯诚与孝,最为其首。
出自唐·魏徵《隋书·文帝纪》。
君子在社会上立足成名,尽管需要修养的品行有很多方面,但只有诚和孝才是最重要的。
二十、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出自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人生一世,无非是在追求名利),天下熙熙,都是为利而来;天下攘攘,都是为利而往。
五色时间元,通往幸福的秘密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