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曼罗兰说过一句传世名言:“人最可贵之处在于看透生活的本质后,依然热爱生活”。
没有谁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苦难和坎坷是悲惨生活的写照,但是这位唐朝的诗人来说,这些只是自己的养料,是自己生命旅途中的风景。
他跌入低谷时逢秋不悲,面对权贵时绝不低头,与朋友交正能量满满。即便身处陋室,也散发着灵魂的清香。
他就是刘禹锡。
01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刘禹锡少时登第,年仅二十一岁,可谓是志得意满。
后来参加革新运动得罪了权贵,一生被贬数次。
长庆四年(公元824年)夏,刘禹锡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
因为得罪了当地的知县,刻意把他安置在偏僻的房子,门口还有一条大江,生活极其的不便。
刘禹锡不仅毫无怨言,反而还一脸欣喜,遂在门口写下一句诗:
“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
知县见此,又把刘禹锡的三间房给改成了两间房。
可他还是笑脸相迎,提笔写下:
“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那知县见此恼羞成怒,把刘禹锡安置在只有一床,一桌,一椅的陋室里,甚至在命人在门口摆了一块巨石挡住道路。
没想到刘禹锡竟如获至宝,对着大石头啧啧称奇,感慨之余便挥墨写下这篇传世经典: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也正是刘禹锡如此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高雅志趣和不与世事沉浮的独立人格,才会让《陋室铭》成为古诗的高地。
02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被贬那年,刘禹锡三十四岁。见过了宦海沉浮,品过了人情冷暖,任谁都会消沉黯淡,就连一同被贬黜的柳宗元也变得郁郁寡欢。
往前翻阅十年,回看那个志得意满的自己,怎么也想不到今天落得如此境地。
贬谪是自古文人的劫数,面对这一劫难,心情暗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实属正常;摔了跟头,碰了钉子,从此学乖的也不在少数;但是像刘禹锡这么轴,这样毫不后退的人还是十分罕见。
《忆江南·春去也》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
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独坐亦含嚬。
春去也,共惜艳阳年。
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惟待见青天。
当初写下这阙词的时候,刘禹锡年少有为,未来可期,即便前路阴雨连绵,内心也始终相信会有又再放晴的那天。
十年过去了,刘禹锡还是那个刘禹锡。
有首偶作的小诗,从被贬的朗州传到了长安。安抚了友人柳宗元破败零落的心,历经千年,同样宽慰了无数文人破碎的灵魂。
《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当人们替他惆怅,为他不平的时候,他的答案是“秋日胜春朝。”
杜野老眼中的秋天是这样的: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大家固有的印象里秋天也是萧瑟寂寥的,那在刘禹锡眼中到底是什么胜过了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春天呢?
是苍茫辽阔的苍穹?还是是直冲云霄的野鹤?亦或是可以把一切惆怅和伤感融化掉的诗情?
胜过秋日的不是秋日,而是刘禹锡的豪情。
当苦难到来的时候,就把它变成助力成长的顽石吧。
03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新唐书》是这么评价刘禹锡的:
“禹锡恃才而废,褊心不能无怨望。”
说他恃才傲物,心胸狭窄。可我还是挺喜欢这个有点小心眼的倔老头的,且从他一生所做的两首桃花词就能看出来。
整整十年后,刘禹锡奉旨回朝,本来想着这次可以一展宏图,却没想到因为一首诗惹了大祸。
《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京城的大街上熙来人往,都是刚刚从玄都观看桃花回来的人,玄都观里有茂密繁盛的桃树,都是我被贬这十年栽种的。
在刘禹锡浩如烟海的诗作中算的上是平平无奇,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于是“桃千树”变成了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的小人,“赏花人”成了趋炎附势随波逐流的看客。
也或许刘禹锡在写的时候已经预示到了这首诗的后果,可他还是义无反顾,要用手中的笔去戳小人的脸。
然后,又被贬了十三年。
后来“同是天涯沦落人”的白居易问刘禹锡被贬了多少年。
刘禹锡掐指一算,满打满算得有二十三年。难免有点悲怆,自己的大好年华就这样白白浪费,这放在谁身上不也得跟着哀哭几声。
白居易为了安慰朋友,也作了一首诗送上: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我们同饮共醉吧,你诗才卓绝,却命不由人。放眼而望,处处风光你却长守寂寞,满朝文武个个升官你却岁月蹉跎。
刘禹锡觉得难遇知音,在内心的阴霾一扫而空之后,也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佳作: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虽然我已年迈,可是千千万万的年轻人已经成为这国家的栋梁,在他们的身上,我又看到了希望。
喝下这杯酒,我将重振旗鼓!
这还不算完,千帆越过,物是人非。
五十七岁的刘禹锡在熬过了十四年磨难之后再次回到京城,去的第一个地方就是当年的玄都观。
《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这十四年过去了,连当朝的皇帝都换了四个,当年那些谄媚的小人早就淹没在尘埃中了。
可是那个倔强的刘禹锡还在,他的骨气和豪情也在。
甚至还专门为此做了一篇小序:
“重游玄都观,荡然无复一树,惟兔葵、燕麦动摇于春风耳。因再题二十八字,以俟后游。”
年迈的刘禹锡在风中站着,眼前满目萧瑟却让人心潮澎湃。
对于苦难和坎坷,刘郎交给我们的办法是:忘记它的存在,像一切都没发生一样。
这样的刘禹锡,谁能不爱呢?
林清玄说过一句话:
“乐也欢喜,苦也甘愿。”
其实面对无常的人生,我们除了改变自身之外什么都改变不了。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人不会一帆风顺,苦难也不会一直常在,有时候苦难不过是化了妆的幸福,生命要有缝隙,阳光才能照射进来。
刘禹锡一直不肯低头,于苦难中修行,留了无数流传千古的佳句。点亮智慧的心灯,灵魂就会图腾,把内心修成什么样的风景,你就拥有什么样的人生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