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词佳句 > 经典语录 正文
形容声音好听 形容声音好听的男生

时间:2022-12-01 17:58:18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最近黑龙江省吴昌市一位72岁的农村老奶奶在淘宝直播平台上直播柴米油盐,给网友们听,很多人说“这是舒服的声音”,“解压”,“脑子里不仅有画面,还有温暖的味道”……。

(图源:新晚报)

有人说,对燃烧木柴的声音的爱可以让人联想到成熟的食物、温暖和安全,所以可以刻在基因上。

其实,不仅是烧柴声有助眠的作用,下雨声、虫鸣声、海浪声......这些声音都可以使人昏昏欲睡,而它们统称为“白噪音”。

“太长不看”版:

1.白噪音是频域内均匀分布的随机噪音

2.白噪音具有听觉掩蔽作用,可屏蔽环境中的其他噪音

3.绝对无声的环境并不利于睡眠,而会使人感到恐惧,增加不安感

4.提高睡眠质量的关键是睡前别玩手机

什么是白噪音?

我们通常理解的噪音,是刺耳的、嘈杂的、令人厌烦的、影响健康的。但有一种噪音,不但不会污染环境,还会比较“悦耳”,使人心情平静,甚至可以辅助治疗疾病,这就是白噪音。

(白噪音功率谱/图源:维基百科)

白噪音,是一种功率谱密度为常数的随机信号或随机过程,即此信号在各个频段上的功率一致。换言之,它是功率谱密度在整个频域内均匀分布的、所有频率具有相同能量密度的随机噪音。

由于白光是由各种频率(颜色)的单色光混合而成,因而此信号的平坦功率谱性质称为“白色”,此信号也因此得名为白噪音。相对的,其他不具有这一性质的噪声信号则称为有色噪音。

理想的白噪音具有无限带宽,因而其能量是无限大的,这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存在的。但自然界中的下雨的声音、海浪拍打岩石的声音、风吹过树叶的声音、烧柴的声音等都是接近白噪音的存在。

为什么白噪音可以助眠?

人类的听觉其实是十分敏感的,空气中哪怕是细微的能量波动,都会使我们的身体警觉,那么,我们为什么会对白噪音如此宽容甚至放心呢?

这主要是因为白噪音具有听觉掩蔽作用,可增加唤醒阈值,从而巩固睡眠。听觉掩蔽是指通过另一种声音 (声音掩蔽) 来降低声音感知的现象。

(这是不是你想要的睡眠环境?/图源网络,侵删)

白噪声是一种连续的单调声音,以共振的形式抑制来自外部环境的干扰声音,并具有舒缓的作用。

我们的听觉系统像是一个随时待机的警报系统,如果我们在睡觉时出现噪声,外部环境的突然变化会吸引我们的注意力,从而惊醒,而白噪声则会制造一个屏蔽效果,让我们的听觉“忽视”外界突然或嘈杂的声音环境,更利于我们稳定地睡眠。

除了自然界中的这些白噪音,家里洗衣机、电风扇、空调所发出的声音其实也是白噪音,这也就是为什么听着风扇转动、洗衣机运作的时候,我们会感到困倦的原因。

而且绝对无声的环境,并不是最好的睡眠环境。有研究表明,无声环境会使人恐惧不安、心律失常、食欲减退,特别是对精神系统造成危害,心理上产生莫名的恐惧感,长期处于无声环境中,会出现情绪烦躁、思维混乱等症状,严重者身心健康都受到损害。

如何提高睡眠质量?

虽然已有实验证明,白噪音在辅助治疗精神分散、抑郁症、耳鸣和失眠等方面都有较好的效果,但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用白噪音提高睡眠质量。

对于那些习惯在安静环境中入睡的人群,白噪音反而会成为一种睡眠障碍,使人难以入睡,并增加夜间觉醒的次数。

所以在声音环境方面,选择适合自己的就好,如果想试试白噪音,如今很多软件或纯音乐都可以模拟播放自然界的风声雨声读书声海浪声。

此外,想要拥有良好的睡眠,还要注意创造黑暗的睡眠环境(如果怕黑可开一盏昏暗的小夜灯),让褪黑素好好地“工作”。

枕头被子等寝具尽量舒服,室内温度不宜太高,感到舒适凉爽即可。睡前4-6小时少喝茶(奶茶也算)及咖啡,避免摄入太多咖啡因使神经兴奋难以入睡。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别玩手机别玩手机别玩手机,放下电子产品,可轻松拥有好睡眠。

编辑:春雨医生

参考文献:

[1]张娟,罗翊,吴慧芳.白噪音干预对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16(11):131-133.

[2]邵乐文,黄丽华,黄夏薇,卫建华,高春华,潘向滢,陈霞.白噪音对ICU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J].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2018,11(04):286-288.

[3].雨天为啥睡得香[J].林业与生态,2016(02):27.

[4]曾兆慧,曾其运,刘小慧, 等.白噪音对心脏重症病区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44):1-2,6.

[5] Forquer LAM, Johnson CM. Continuous white noise to reduce sleep latency and night wakings in college students[J]. Sleep&Hypnosis, 2007, 9 (2) :60-66.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稿件,版权归属春雨医生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授权与合作事宜请联系reading@c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