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词佳句 > 经典语录 正文
【表达追求的散文名言有哪些】中国历代经典散文,“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时间:2023-05-12 10:36:17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如需查看往期内容,关注公众号:芳华1982的读书笔记)

诸葛亮

诸葛亮(公元181-234年),字孔明,琅玡郡阳都县(今山东沂南县)人,三国时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诸葛亮早年隐居隆中(今湖北襄阳县西),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登门求教。他接受了刘备的邀请,做了刘备的军师,帮助刘备统一了西南地区,建立了与魏、吴相鼎立的蜀汉政权。

公元221年,刘备称帝,诸葛亮做了丞相。公元223年,刘备病死,其子刘禅即位,他遵刘备的遗诏辅佐刘禅治蜀。

诸葛亮执政期间,采取了一系列的政治和经济措施,使蜀汉境内呈现出“田畴辟,仓禀实”、“耕战有伍,刑法整齐”的兴旺景象,为开发我国的西南地区作出了贡献。

为了实现全国的统一,在平息南中叛乱,安定蜀国的后方之后,诸葛亮从公元227年起,驻军汉中(今陕西境内),连年出师北伐魏国,于公元234年八月病死军中,年五十四岁。

选一:《出师表》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先帝”,去世的皇帝,这里指刘备。

“崩殂”,指皇帝的死亡。刘备创立王业,还未成功就病死了。

“三分”,指分魏、蜀、吴三国。

“益州”,今四川一带,当时蜀国的根据地。

“秋”,指紧要时刻。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农事繁忙,所以用秋天比喻紧要时刻。

“谏”,臣子对君主的规劝。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提升、处罚、奖励、批评,不应有所不同。

“桓、灵”:东汉末年的桓帝刘志、灵帝刘宏。他们任人唯亲,政治极端腐败,使东汉王朝走向灭亡。

“长史”,丞相府中辅助丞相管理政务的官员。

“参军”,丞相府中的重要幕僚。

“贞亮死节之臣”,坚贞诚实、能为节义而死的臣子。

“猥自枉屈”,不惜降低身份,委屈自己。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后来遭到失败,这里指公元208年刘备在长坂被曹操打败。刘备逃到夏口(今湖北武汉),诸葛亮奉命去东吴求援,完成联吴抗曹的使命。从公元207年刘备访求诸葛亮,到公元227年诸葛亮出师北伐写这篇文章,共二十一年。

“夙夜”,早晚、朝夕。

“五月渡泸,深入不毛”:指诸葛亮在公元225年率师南征,平定南中诸郡豪族地主的叛乱。泸,水名,即今天的金沙江。

“三军”,古时大国有三军,一军有一万二千五百人,后来用以指全军。

“中原”,指当时魏国统治的地区。

“旧都”,指汉朝的首都长安(西汉)、洛阳(东汉)。

“咨诹善道”,征求正确的意见。

《出师表》是诸葛亮于公元227年出师北伐时上给刘禅的一道表章(奏疏)。

他首先分析了蜀国当时的国内外形势,告诫刘禅在这种形势下要广开言路,继承刘备的遗德,发扬志士的气概;其次,他告诫刘禅要秉法平正,不宜偏私,总结了两汉在用人方面的经验教训,说明“亲贤臣、远小人”的重要性,向刘禅推荐了一批可以倚重的文臣武将;最后,他以自己出仕的亲身经历,表白了自己对蜀汉政权的一片忠诚,说明这次出师的目的和决心,以及临行前对刘禅的希望。

本文语言委婉含蓄,感情真挚。诸葛亮对刘禅的告诫,不失臣子的身份,又有父辈的口吻。文章层次清楚,结构严谨。

傅玄

傅玄(公元217-278年),字休奕,泥阳(今陕西耀县东南)人,魏末晋初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初仕魏。晋朝时,官至司隶校尉。著有《傅子》,讨论当时学术思想和政治制度,其中还包含一些历史资料。此书已失传。

选一:《马钧传》

(很有意思的一篇)

马先生钧,字德衡,天下之名巧也。少而游豫,不自知其为巧也。当此之时,言不及巧,焉可以言知乎?

为博士,居贫,乃思绫机之变,不言而世人知其巧矣。旧绫机五十综者五十蹑,六十综者六十蹑,先生患其丧功费日,乃皆易以十二蹑。其奇文异变因感而作者,犹自然之成形,阴阳之无穷。此轮扁之对,不可以言言者,又焉可以言校也?

先生为给事中,与常侍高堂隆、骁骑将军秦朗争论于朝,言及指南车。二子谓古无指南车,记言之虚也。先生曰:“古有之。未之思耳,夫何远之有?”二子哂之曰:“先生名钧,字德衡,钧者器之模,而衡者所以定物主轻重,轻重无准而莫不模哉!”先生曰:“虚争空言,不如试之易效也。”于是二子遂以白明帝,诏先生作之,而指南车成。此一异也,又不可以言者也。从是,天下服其巧矣。

居京师,都城内有地可以为园,患无水以溉。先生乃作翻车,令童儿转之,而灌水自覆,更入更出,其功百倍于常。此二异也。

其后有人上百戏者,能设而不能动也。帝以问先生:“可动否?”对曰:“可动。”帝曰:“其巧可益否?”对曰:“可益。”受诏作之。以大木雕构,使其形若轮,平地施之,潜以水发焉。设为女乐舞象,至令木人击鼓吹箫;作山岳,使木人跳丸、掷剑,缘垣、倒立,出入自在,百官行署,春磨、斗鸡,变化百端。此三异也。

先生见诸葛亮连弩,曰:“巧则巧矣,未尽善也”言作之可令加五倍。又患发石车,敌人于楼边悬湿牛皮,中之则堕,石不能连属而至。欲作一轮,悬大石数十,以机鼓轮,为常则以断悬石,飞击敌城,使首尾电至。尝试以车轮悬瓴甓数十,飞之数百步矣。

有裴子者,上国之士也,精通见理,闻而哂之。乃难先生,先生口屈不能对,裴子自以为难得其要,言之不已。傅子谓裴子曰:“子所长者言也,所短者巧也。马氏所长者巧也,所短者言也。以子所长,击彼所短,则不得不屈;以子所短,难彼所长,则必有所不解者矣。夫巧者,天下之微事也,有所不解而难之不已,其相击刺,必已远矣。心乖于内,口屈于外,此马氏之所以不对也。”

傅子见安乡侯,言及裴子之论,安乡侯又与裴子同。傅子曰:“圣人具体备物,取人不以一揆也。有以神取之者,有以言取之者,有以事取之者。有以神取之者,不言而诚心先达,德行颜渊之伦是也。以言取之者,以变辩是非,言语宰我、子贡是也。以事取之者,着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虽圣人之明尽物,如有所用,必有所试。然则试冉、季以政,试游、夏以学矣。游、夏犹然,况自此而降者乎?何者?悬言物理,不可以言尽也;施之于事,言之难尽,而试之易知也。今若马氏所欲作者,国之精器、军之要用也。费十寻之木,劳二人之力,不经时而是非定。难试易验之事,而轻以言抑人异能,此犹以己智任天下之事,不易其道以御难尽之物,此所以多废也。马氏所作,因变而得,是则初所言者不皆是矣。其不皆是,因不用之,是不世之巧无由出也。夫同情者相妒,同事者相害,中人所不能免也。故君子不以人害人,必以考试为衡石,废衡石而不用,此美玉所以见诬为石,荆和所以抱璞而哭之也。”

于是安乡侯悟,遂言之武安侯;武安侯忽之,不果试也。又马氏之巧名已定,此既易试之事,犹忽而不察,况幽深之才,无名之璞乎?后之君子,其鉴之哉!马先生之巧,虽古公输般、墨翟、王尔,近汉世张平子,不能过也。公输般、墨翟皆见用于时,乃有益于世。平子虽为侍中,马先生虽给事省中,俱不典工官,巧无益于世,用人不当其才,闻贤不试以事,良可恨也。裴子者,裴秀。安乡侯者,曹羲也。武乡侯者,曹爽也。

“巧”,指高超的技术。

“游豫”,即犹豫,性格迟疑不决。

“焉可以言知乎”,怎么可以谈得上被别人知道呢?

“博士”,顾问性质的官员。

“绫机”,丝织品的提花机。提花机是汉朝陈宝光妻子发明。

马钧改进后的绫机,可按人的意愿织出各种奇异的花纹,就像天然形成的一样,又像阴阳二气的反复变化那样没有穷尽。

“轮扁之对”:《庄子.天道篇》记载一个制造轮子的工人轮扁对齐桓公说:古人的书只是些糟粕,真正巧妙的地方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

“给事中”,当时皇帝左右的一种顾问官。

“高堂隆”,三国时魏国平阳人,高堂是复姓。“常侍”,宫廷的侍从官。

“秦朗”,三国时魏国新兴人,曹操的养子。“骁骑将军”,禁军的将领。

高堂隆和秦朗在朝廷上说到指南车,说:“古代没有指南车,这是记载上靠不住的说法。”马钧反驳。二人取笑了马钧的名字,“你这个‘衡’(马钧字德衡),连轻重都不能准确地定出,还想作一切地模型吗?”
马钧说:“虚争空言,不如试之易效也。”最后马钧做出了指南车,天下服其巧。

“翻车”,龙骨水车。

“更入更出”,循环地进出。

“百戏”,古代的散乐,杂技。

“雕构”,雕刻构造。

“潜以水发”,暗设机关,借助水力发动起来。

“设为女乐舞象”,做成女子歌舞的形状。

“山岳”,杂技中的叠罗汉。

“缘垣”,一种走绳索的杂技。

“百官行署”,指木偶人扮作官吏坐堂。

“连弩”,用机械射箭的一种硬弓,可以连续发射。

“发石车”,装有机械,可将大石头向远距离抛去以击敌人的车子。

“裴子”,裴秀,魏晋一位杰出的地图学家和文学家。裴秀的故乡在晋朝都城洛阳之西,故称裴秀为上国之士。

“傅子”,作者傅玄自称。

“安乡侯”,曹羲,魏明帝亲信,掌握军政大权,后和司马懿势力发生冲突,被杀。

“颜渊”,春秋时鲁国人,孔子的学生。

“宰我”,名予,春秋鲁国人。“子贡”,姓端木,名赐。两人都是孔子的学生,都很有口才。

“冉有”、“季路”,二人都是孔子学生,都很有政治才能。

“子游”、“子夏”、二人都是孔子学生,都有文学才能。

“以人害人”,按照自己的私心破坏别人的事业。

“衡石”,秤杆和秤锤,引申为标准。

“荆和”,指楚国人卞和。

“公输般”,鲁班,春秋时鲁国的巧匠。“墨翟”,战国时鲁国人,曾制造军械,与公输般对抗。

“王尔”,战国时有名的工匠。

“张平子”,张衡,东汉人,我国古代杰出的科学家。

马钧虽然在朝廷中担任给事中的官职,但都不是管理技艺、制造工程这类的官。用人不当其才,实在遗憾。

《马钧传》是傅玄为我国古代杰出的科学家马钧所写的传记。文中,作者歌颂了马钧在科学技术的革新和创造方面的重大的成就:

改造织绫机,使生产效力提高;

制造指南车,说明马钧在当时已经掌握了差动齿轮的构造和原理;

制造翻车,功效远超旧式水车;

改造“水转百戏”,丰富了当时的文化生活;

改进连弩、发石车等兵器,增进了军事技术。

但是,像马钧这样杰出的科技人才并没有得到重视和使用。“马先生虽给事省中,俱不典工官,巧无益于世,用人不当其才,闻贤不试以事,良可恨也。”作者对此极为不满。

傅玄对马钧的不说空话,崇尚实践,深思苦干的精神,寄予了极大的同情和赞扬;对那些只爱说空话,不重视科学实践的贵族,进行了有力的批判。

陶渊明

陶渊明(公元365-429年),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我国著名的诗人。

陶渊明先后做过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建威参军。他原有做一番事业的宏愿,但当晋、宋易代之际,社会矛盾尖锐,东晋政局发生急剧变化,他的宏愿无法实现。他深感寄迹官场,“违己交病”,终于在四十一岁时,从彭泽令弃官归耕。为了全身全节,终身不复出仕。死后,友人私谥“靖节”,有《靖节先生集》传世。

陶渊明的诗,主要抒写归隐后的复杂的思想感情:有的表现归耕的心情和劳动的感受,有的表现农村的境况和自己固守的生活,有的曲折表达对刘宋的愤慨和哀挽晋代的灭亡,还有的描绘了他所向往的社会。他的诗,朴素自然,而又情味隽永。

他的散文,有自叙身世、志趣的《五柳先生传》,反映社会理想的《桃花源记》等,都以干净流利见长。

选一:《五柳先生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不求甚解”,不要求理解得很透彻,这里指不抠字眼。

他常常写文章来娱乐自己,文章中颇能表达自己的志趣。他忘掉了患得患失的世俗之情,就这样度过了自己的一生。

“赞”:历史传记中常用“赞”来表达作者对所记人物的评论,本人是仿照史传体所写,“赞曰”是作者叙述完了五柳先生的生平事迹后对他的评价。

“黔娄”:春秋时鲁国人,修身清节,不仕于诸侯。鲁恭公欲以为相,不就。齐王以黄金百斤聘为卿,又不就。他死后,曾子前去吊丧,问其妻“何以为谥?”其妻说谥“康”。曾子说黔娄生时缺衣少食,死后衣不遮体,不能谥“康”。其妻又说:“彼先生者,甘天下之淡味,安天下之卑位,不戚戚于贫贱,不忻忻于富贵,求仁而德仁,求义而得义,其谥‘康’,不亦宜乎?”

“戚戚”,忧愁的样子。“汲汲”,不断追求的样子。

“衔觞”,指饮酒。

他饮酒作诗,以他的志趣为快乐。

“无怀氏、葛天氏”,传说中的上古太平盛世的帝王。

萧统在《陶渊明传》中说:“渊明少有高趣,......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可见《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青少年时抒发自己志趣的文章。

这是仿照史传体而写的一篇人物传记。文中的五柳先生,家贫,而安乐自如,不慕荣利。他爱好读书,每逢有体会便高兴得忘了吃饭,但他不死抠字眼,没有学究气。他常写文章,是为了自己娱乐,抒发感情,不是图名利。他到亲友家里喝酒,总是一去就喝醉,喝醉就离去,性情豪爽。

作者赞五柳先生是黔娄一类修身养节的人,是淳厚朴实的人。这个人物不知是何处人,也不知叫什么名字,可见是作者虚构的。

这是一个理想和现实相结合的人物。在五柳先生的形象中,有作者自己的影像。

桃花源是作者晚年所追求的理想社会,五柳先生是作者青年时心目中的理想人物。

选二:《归去来兮辞》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缾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四方”,原指诸侯国,这里指当时的地方势力。“四方之事”,指地方势力的争权斗争。晋安帝元兴、义熙年间,正是桓玄篡位失败、刘裕继起夺权的时候,军阀混战,东晋濒于灭亡。

“家叔”,指当时任太常卿的陶燮。

“人事”,此处指出仕。

“口腹自役”,为嘴巴和肚子而奴役自己,指为了求生而出仕。

“平生之志”,指要求过自由生活的志愿。

“稔”,谷物成熟。

“程氏妹”,嫁给程姓的妹妹。这里说辞官的原因和萧统说的不同。萧统在《陶渊明传》中说: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这里作者说因为奔程氏妹之丧而辞官,大概也是一种托辞。作者辞官的根本原因,是“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是对官场黑暗的不满和憎恨。

“仲秋”,八月。

“因事顺心”,因为辞官的事很顺自己的心意。

“归去来”,就是归去。去来,单用“去”的意思。

“三径”,汉代蒋诩隐居后,在屋前的竹林中开三径,只与隐士求仲、羊仲二人来往,后人便以三径指隐士所居的地方。

“扶老”,拐棍,手杖。

陶渊明为生活所迫,在黑暗的官场时隐时仕地混了十三年,看透了当时政治的腐败残暴,在四十三岁时辞官归田,终生不复出仕。这篇文章就是他用文艺形式写成的宣言书。

在文中,他对黑暗的官场表现了极大的厌恶和鄙弃。他认为自己出仕,是“心为形役”,是误入“迷途”,是“昨非”,心里感到“惆怅”,感到”独悲”。因为“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

官场的虚伪欺诈、庸俗腐朽,让他感到不自由,心里十分痛苦,不过,“实迷途其未远”,“知来者之可追”,可以回头,可以挽救,所以他决心辞官归田。

辞官归来的路上,他感到舒畅,“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乃瞻衡宇,载欣载奔”,他高兴地奔跑起来。

他在家中读书弹琴,饮酒作诗,或在园中散步,或去野外游玩,或和亲戚谈心,或去田里耕种,生活得自由自在。

他希望在这种自由的生活中“乘化归尽”,终此一生。

本篇既叙述了作者回家时和回家后的情况,描写了路上的景色和田园的风光,又抒发了他辞官归田的愉悦心情。叙事、写景、抒情结合在一起。语言清新朴实,感情真挚自然,风格平淡而愤慨。

ps:严禁以个人名义转载于其他平台,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