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战那样残酷的环境中,作为一个国家的领袖,为了维护国家的完整与独立,铁腕手段有时是难免的。说起那段历史中的铁腕领导人,人们总会首先想起苏联领袖斯大林。虽然如今的他备受争议,但笔者认为,他用在位的数十年时间,完成了沙皇们几个世纪都没有做到的事情,不可谓不伟大。
其实,另有一国领袖同样铁腕,甚至手段之强硬不亚于任何人,不但得罪了敌人,得罪了盟友,甚至还得罪了本国人民。此人便是二战时英国首相丘吉尔。丘吉尔有多么强硬呢?在之前的文章里,笔者讲过他为了防止德军利用法国舰队对付自己,居然派英国海军将法国舰队主力在其母港全歼;敦刻尔克撤退时,下令优先运送英军士兵,留下法军士兵当炮灰。
虽然有些做法非常令人不齿,但丘吉尔的铁腕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拯救了英国。在笔者看来,这与其早年的经历有关。与绝大多数二战中主要国家的领导人不同,丘吉尔可是正儿八经的贵族出身。他从小就接受高品质教育,却自己不争气,学习成绩很差,因此也错过了父母曾就读过的超级名校伊顿公学。
不过,丘吉尔也不是纨绔子弟,他对自己的人生非常有主见。1896年,丘吉尔离开校园,以一名随军记者的身份前往印度。在印度,他跟随部队采访了英军镇压印度反应武装起义的军事行动,因为不惧死亡,尽可能地靠近前线,丘吉尔也获得了与众不同的视角。他将手中资料编为一本名为《马拉坎德野战军纪实》的著作,凭借这本书,他在英国上流社会中变得小有名气。
真正让丘吉尔家喻户晓的,是他在南非的经历。1899年9月,他以一名普通记者的身份前往南非。在跟访的过程中,他不幸被扬·克里斯蒂安·史末资将军的部队俘虏。丘吉尔随身带的手枪被发现,南非方面因此拒绝释放丘吉尔。不过,丘吉尔却未坐以待毙,他奇迹般地独自越狱成功,并通过莫桑比克首都马普托的英国领事馆回到英国。这事在英国成为轰动性新闻,丘吉尔也因此成为“大人物”。
也许是成名轨迹太过独特,丘吉尔的性格也变得有些古怪。1900年3月,他正式步入政坛。虽然作为保守党成员,他却经常对本党的主张与政策大加抨击,导致保守党方面忍无可忍,很快将其解职。不过,他敢于直言的特点受到不少人欣赏,政治威望不降反升。1908年,时任商务大臣的丘吉尔却开始露出强硬的一面,他多次在未经请示的情况下,调动军队镇压工人罢工运动。一战爆发后,担任海军大臣的他又擅自批准皇家海军进攻达达尼尔海峡。不过,这一仗英军打得稀烂,丘吉尔也因此遭到弹劾并被解职。
但是,人在运势上,谁也挡不住。1940年5月8日,英国首相张伯伦因为“绥靖政策”及其不良影响而支持率大跌,不得不主动辞职。在离任前,张伯伦却推荐了曾不看好的丘吉尔继任。随后,丘吉尔在下议院会议上发表了一场振奋人心的、载入史册的讲话:“……我一无所有,除了热血、勤劳、眼泪和汗水。”
不过,上任后的丘吉尔很快展现出复杂的一面。在领导英国抗击轴心国方面他尽职尽责,但在生活方面,他却表现得非常差。丘吉尔的妻子曾说,丈夫非常讨厌平民的生活方式,从不做公交车,也不在平民的餐馆内就餐。在当时,英国人普遍的观点是“不管谁当领导人,只要自己的生活质量得到保证就行了”,但丘吉尔上任后开始实行物资供应管制、夜间管制等,人们饭都吃不饱,这使得英国人民大为不满。不仅如此,英军在前线战斗,英国王室却在背后商量着怎么跟德国投降。丘吉尔为此多次与王室争吵,可以说,英国范围内能得罪的人,丘吉尔都得罪了一圈。
这样的结果也不难预料:二战结束后,丘吉尔在接下来的首相选举中落败。这事儿曾被苏联领袖斯大林挑出来调侃,说他带着英国人打赢了德国人,自己却被他保护的人民罢免了。斯大林话中有话,实际上在嘲讽西方国家所谓的民主制度。丘吉尔当场回应了一句震撼世界的名言:“我打仗,就是为了保护人民享有罢免我的权利。”
不过,虽然嘴上够硬,但丘吉尔心里还是恨啊!他曾不甘心地说:“对他们的伟大人物忘恩负义,是伟大民族的标志……英国人民学会了选择,他们明白自己不需要一个英雄来领导重建国家。”即便如此,丘吉尔的各种过激行为最终得到了英国人民的原谅。2002年,BBC(英国广播公司)曾举行一次民调活动,评选英国人民心中“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在这项调查中,丘吉尔被百姓推选为他们心中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英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