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词佳句 > 经典语录 正文
“饮水思源造句“用气急败坏和饮水思源造句…

时间:2022-12-01 16:01:12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瑞安玉海楼内部景色。

林鸿麟 摄

孙衣言校勘的《水心文集》。

孙衣言汇刻的《永嘉丛书》

孙衣言的墨迹。

《清代学者像传》里的孙衣言画像。

晚清平阳陈昙《颐园春宴图》,画中坐者孙衣言,站者孙锵鸣,引首为李鸿章题词。

今年是温籍著名学者孙衣言诞辰200周年,本月起,瑞安市将陆续开展相关纪念活动。10月16日,瑞安市社科联等部门将承办孙衣言学术研讨会,从多方面研究孙衣言等瑞安历史文化名人为社会作出的贡献,特别是为地方文化教育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激发今人后昆学习孙衣言等人以人为本、忧国忧民的经世情怀和务实开拓、与时俱进的先进思想。特刊发学者洪振宁的文章,以为先导。

——编者

洪振宁

孙先生致力于乡邦文献的搜集和校勘,刊刻《永嘉丛书》,培养了孙诒让、宋恕等一批有用之才,并留存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为近代温州文化发展奋斗了一生。由于他的努力,彰显出了南宋时期温州学术文化的繁荣景象,又使得近代温州文化的发展得以奠基和开创,他是“温州学”研究的先驱,是一位十分值得纪念的重要人物。

一生艰苦奋斗:

自成一家的晚清特立之儒

孙衣言—1894.11.17),字劭闻,号琴西,斋名逊学,瑞安人。少年时在家乡从曹秋槎先生学诗文。

他19岁参加院试,受到桐城派古文家陈用光的影响。27岁考取国子监教习,教授琉球学生,任职4年。30岁考中举人。道光三十年(1850)36岁考中进士,得到阅卷师曾国藩的赏识。咸丰初,授编修,入直上书房,教授惠亲王诸子,升侍讲。充文渊阁直阁事,得以阅览《四库全书》,特别注意检阅其中温州乡贤的著作。

英法联军进犯天津,京师戒严,孙衣言两次上疏,请速定战,被调任安庆知府。那时安庆还在战火之中,他只好请病假回家。咸丰十一年(1861),瑞安孙家老屋被金钱会党烧毁,第二年他的长子被太平军打死。一家老少30多人,浪迹福建,第二年春到安徽。同治四年(1865),因为母亲病逝回乡守制,不久,父亲也去世了。后来,浙江巡抚马新贻聘请他主讲于杭州紫阳书院,兼浙江官书局总办。

从同治八年(1869)起的10年中,他先后任江宁布政使、江宁盐巡道、安徽按察使、湖北布政使(光绪三年调回任江宁布政使)。光绪五年(1879),内召为太仆寺卿,称病不赴任,65岁的孙衣言返回乡里。回乡的行装,主要是购买和抄写回来的图书,其中温州地方文献不少,共有462种,今天我们能看见的古代温州人著作大部分是缘由他们的努力。

光绪十四年(1888)他在瑞安城区建玉海楼藏书,将八九万卷的古籍珍藏之。又创建诒善祠塾,和弟弟孙锵鸣一起,培养了宋恕等一大批有用之才。至光绪二十年(1894),孙衣言逝世,享年八十。

孙衣言的著作,在世时刊刻的主要是《逊学斋诗钞》和《逊学斋文钞》,共收文270余篇,诗900余首,身后陆续刊刻的有《瓯海轶闻》等。

同时代的学人评论孙衣言,如张文虎认为孙衣言“推溯永嘉之学,究极其义理文章,将上追古人,下启来哲,而自成一家”。后来的章太炎则站在中国文化发展的视角来看,说他是“晚清特立之儒”。实际上,更应该在温州文化发展史上来审视孙衣言,那他的成就和贡献可就不一般。

最重要的贡献:

复活中断600年的永嘉学派

孙衣言对温州文化发展的最大贡献是重振永嘉学派,使之复活重光。

同治二年(1863),在安庆任职的孙衣言与避乱在安庆的嘉兴钱泰吉过往甚密,钱先生送新刊刻的陈傅良文集给孙衣言,孙衣言将自己的诗集和汇编的文稿送给钱泰吉审读,请他为文集作序。钱先生很肯定孙衣言的诗文,评论说“皆自成机杼,无所依傍”,“碑版述事之文,造句尤似昌黎,为近时所罕见”。钱先生以为,近百年来古文竞推桐城派,“然为学各有家法,文章流别不必一途”,他认为宋代永嘉学派是浙学大宗,希望孙衣言加以推广昌明,“斯时也可专事文章”,让世人知晓浙学有永嘉学派。对钱先生的建议,孙衣言非常赞同。不久,钱先生即病逝于安庆。孙衣言牢记长辈的心愿。

人到中年,面对日益深重的内忧外患,孙衣言认为“今日之务,以学术为急”。他将学术视为乡邦之大事,坚信学术正,则人才多,风俗美。鉴于宋代永嘉学派已约有600年无赓续,即以重振永嘉之学为己任,“欲勼集乡先哲遗文,广为传播,以昌厥绪”,延续温州文脉。

他在世80年,后半辈子的40年中,为重振永嘉之学,全国各地征访温州地方文献,借阅抄写,恣意购求。他着手搜集乡邦遗著,整理刊刻《永嘉丛书》,如薛季宣的《浪语集》、陈傅良的《止斋集》、叶适的《水心集》等,几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艰苦经营,使得永嘉学人著作得以校刊,永嘉学派得以复活重光。同时代的学人认为:“吾浙之学,犹有永嘉,真脉乃在瑞安。”(钱泰吉语)

孙先生做了大量的整理研究工作。宋代薛季宣《浪语集》,明代以来,刻本已佚,抄本脱误甚多,清乾隆年间收入《四库全书》时,删改很多。孙衣言于同治十年(1871)请得李鸿章的赞助,刊刻于南京金陵书局,至第二年完工。光绪八年(1882),在瑞安汇刻《永嘉丛书》时,他又让孙诒让校核《浪语集》一次,孙衣言后来又通读全书,并作评点。

又如中华书局1961年出版的整理点校本《叶适集》,其中《文集》即以孙衣言刻本为底本,《别集》则是以孙衣言的学生、曾经是瑞安县令李春龢的重刊本为底本。孙先生四次校勘叶适《水心文集》并补遗一卷,手校叶适著作《习学记言序目》,重纂《叶水心年谱》,他又撰《大郑公(郑伯熊)行年小纪》。历经18年,梳理永嘉学术为主线,编辑成《瓯海轶闻》,近百万字巨著,共58卷,使读者对宋代永嘉学派的形成历史、学术特色、发展脉络、传播影响,有总体的认识,并摘录大量史料论列永嘉学派的盛况,编纂了一部温州学术总纲,旁及诗文、艺术甚至戏曲、风俗,又汇编了历史温州名人的传记资料。又编《永嘉集内外编》74卷,将温州文化上的大量史料搜集摘抄汇总起来。同治年间,他本想自己编撰《永嘉经籍志略》,后来改由指导孙诒让编撰《温州经籍志》。我们现在温州市图书馆可以看到,书稿上有孙衣言多次审阅后的批校语。

他的弟弟孙锵鸣,一直协助他,曾梳理编撰《东瓯大事记》,撰写了宋代温州学人周行己和陈傅良的年谱,在家乡为黄绍箕、黄绍第、杨晨等人讲授永嘉经制之学,协助抄录宋代温州著作《开禧德安守城录》。咸丰十年(1860),在瑞安的孙衣言想继续他舅舅未完成的工作,刊刻孙希旦《礼记集解》,但缺乏资金。他想出一个办法,众人集资刊刻。此事由孙锵鸣具体承办,结果有50多人包括他们的两位妹夫、第三个弟弟和一班学生等,现在我们看到的刻本每卷卷末都署上了出资出力人的姓名。《永嘉丛书》汇刻时,《礼记集解》也收入了。

孙衣言执着地做重振永嘉学派的基础性实事,竭尽全力地提倡永嘉学派,感动了周围朋友,得到众亲朋的帮助。他的学生黄体芳,青年时即跟从孙衣言读书,任江苏学政时,将孙衣言手校的叶适《习学记言序目》,光绪十年(1884)刊刻于江阴南菁书院。中华书局1977年出版的点校整理本《习学记言序目》,即是以黄体芳刻本为底本。孙衣言任教紫阳书院时的弟子黄岩王棻也来相帮,他执教于温州,合作编纂光绪《永嘉县志》。黄绍箕曾就读于诒善祠塾,也从外地寄来薛季宣著作《地理丛考》的抄本。

孙衣言立志并致力于复活永嘉学派,一共刊刻了《永嘉丛书》15种253卷,其中宋代温州著作10种。还写信给张之洞和黄体芳,开列了他自己来不及刊刻的其他温州人著作,希望他们继续刊刻下去。

孙先生倡导和刊刻《永嘉丛书》,成效非常明显:一是“温人始知有永嘉之学”(宋恕语)。南宋温州教育兴盛,文化繁荣,学人辈出,民国初年在温州任职的冒广生称为“二霸”的有永嘉学派和温州南戏。但是,在晚清时期,温州人并不清楚。南戏是在民国时期被外地学者首先发现出来的。永嘉学派,则是孙衣言先生和他的兄弟、儿子一起,使得这一辉煌的学术景象彰显出来的。今天温州人知道的永嘉医派,也是孙家父子偶尔发现,日本居然保留有这么多南宋时期温州人的医学著作。衣言先生读着《易简方》时,是惊喜连日,写了跋记,后来孙诒让在东瓯戴咏古斋刊刻该书,中国中医研究院1994年影印了孙氏刊本。

二是带动了近代温州乡邦文献的整理、刊印和研究。开路先导,做出榜样,而未竟事业,有人继续。30多年后,1915年,冒广生在温州整理刊刻《永嘉诗人祠堂丛刻》14种22卷,1928年至1935年,黄群等人刊印《敬乡楼丛书》四集38种289卷,又有1934年铅印的《惜砚楼丛刊》8种9卷。刘景晨多次讲到:汇刻之帙,亦始于玉海楼之《永嘉丛书》,遗响可承。

总之,孙衣言先生与他的同道一起,搜集整理刊刻地方文献,梳理温州学术发展脉络,开创和奠基了近现代意义上的“温州学”研究。

培育有用之才:

为后永嘉学派创立奠基

孙衣言先生的重振永嘉学派、开创“温州学”研究的努力和贡献,还表现在教导培养儿子孙诒让和在诒善祠塾学习的宋恕等一大批学生。

早在咸丰五年(1855年),41岁的孙衣言进入上书房任教职,他同时以宋代永嘉学者最为注重的《周礼》教授8岁的儿子孙诒让。他在南京任职多年,让孙诒让与妹夫杨晨在身边,同金陵书局的一批知名学者交往、学习。

光绪元年(1875),孙衣言营造新居在瑞安城北,号邵屿寓庐。诒善书塾已经兴办。他退休回到家乡的第二年,重行修订《诒善祠塾课约》。孙衣言解释“诒善”二字的意思是:“不过忠厚朴俭,不专利,不倚势,安分守法,而子弟务令勤苦读书,则所以为善能自得之矣。”

诒善祠塾经营多年,相继培育人才颇多,如瑞安林庆衍、黄绍第、胡调元、池志澂、周龙珑、何庆辅,平阳宋恕、张文蔚,永嘉王景羲、泰顺林用霖、周恩煦、周焕枢,乐清陈国锵,玉环庞凤翥,青田章典楷等,孙氏家孙诒让、诒燕、诒钧、诒绩、诒泽等,共数十人。

他以“务求知古如君举(陈傅良),尤喜能文似水心(叶适)”为办学理念,将叶适文集、陈傅良文集作为首先必读书本,还要求读薛季宣、王十朋和周行己等乡先生的文集。胡珠生先生指出:现存宋恕早年就读于诒善祠塾的多册课作,充满着孙衣言、孙锵鸣兄弟的圈点和批语。在宋恕所撰《重建会文书院记》,孙衣言批语:“水心、止斋二先生集,无一字不古,无一字不精,且吾乡文献约略可见。乡里后生不曾留意,殊为可惜。如有志学古,即先读二先生集,一二年后亦必与人不同,其愉快有不可尽言者,试一为之。”

孙衣言还以推进温州区域文化发展的视角,特别推重同时代的温州学人,如孙希旦、方成珪、张振夔、林鹗、王德馨等诸位乡贤以及瑞安籍的诸位老师、前辈等。如为永嘉场的张振夔编辑诗文集,撰写墓志,并在金陵为诗文集刻本作序,还在诗文集中写有大量的点赞评语。可以这样说,他在开创温州学研究的同时,已成为晚清温州知识群体的领袖。在《清代学者像传》书中,看到温州地区的4位学者(加上晚年居住瑞安的端木国瑚是5人),都是瑞安人,就不是偶然的。

留存文化遗产:

建设新文化的精神财富

孙衣言先生的著作已经刊印的有《逊学斋诗钞》十卷《续钞》五卷;《逊学斋文钞》十二卷《续钞》五卷,均影印收入《续修四库全书》和《清代诗文集汇编》;《瓯海轶闻》五十八卷(温州市图书馆藏宣统二年孙氏刻本二十册,至1926年刻印完毕);《娱老词》一卷,石印本;编有《琉球诗录》一卷(道光二十四年刊刻本,北京国家图书馆藏)。另有稿抄本日记等多种,其孙孙延钊先生捐给温州市图书馆。选录孙衣言诗文的书籍超过了20种,两种清代《经世文续编》均分别收入他的多篇文章。

2008年起,国务院陆续公布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孙衣言编撰的稿本《瓯海轶闻》《水心集校注》《乡先生录》《孙琴西文稿》《孙琴西娱老词稿》,孙衣言校并跋的宋王十朋撰《宋王忠文公集》、孙衣言校并跋宋曾巩撰《南丰先生元丰类稿》(明成化八年刻递修本)、孙衣言、孙诒让、孙锵鸣校陈高撰《不系舟渔集》,入选为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孙衣言收藏古籍在玉海楼建筑之前钤印“逊学斋收藏图籍”,钤有此印1948年捐赠浙江大学的古籍《后山先生集》(宋陈师道撰,明弘治十二年刻本)、《竹洲文集》(宋吴儆撰,明弘治六年刻本)、《蛟峰集》七卷(宋方逢辰撰,《蛟峰外集》四卷,明方中辑,明天顺七年刻弘治嘉靖递修本)、《圭斋文集》(元欧阳玄撰,明成化七年刻本)等也为国家珍贵古籍。

今天温州市图书馆和温州博物馆、瑞安市文物馆以及浙江大学图书馆至今保存着他的多种遗作书稿,和他的部分藏书及他当年购得的书画珍品,例如温州博物馆中珍藏的明代任道逊的4幅山水画,就是他当年购买并装裱的,加上他创建的玉海藏书楼,被评定为国家级的文化遗产堪称丰富。

概括地说,在复活永嘉学术、培育有用人才和留存文化遗产等诸多方面,孙先生对近代温州文化建设具有涌泉之恩。饮水思源,作为后人的我们,今天当思尽力相报。

本文转自:温州网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