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词佳句 > 经典语录 正文
【莫扎特的五个名言】2022-02-08读书笔记

时间:2023-04-23 23:11:23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莫扎特名言警句: 世上最珍贵的是时间,世上最奢侈的是浪费时间。

你知道吗所有我们的人都是生意人,他们的忠诚都以此为基础。我从爸爸身上学到的一件事就是,站在身边的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而在这种基础上一切皆有可能。——《教父2》

记录1934年纳粹党代会的纪录片《意志的胜利》是纳粹美学的巅峰,无处不体现出国家社会主义的审美观与价值观:恢弘大气的集会场面、整齐划一的机械动作、狂热自信的民族情绪、完全物化的个体表现。整个纳粹德国就像是一架铁血无情的机器,疯狂的行军蚁群,倡导个人的牺牲去换取伟大的胜利。

Not being heard is no reason for silence.

没有被听见不是沉默的理由。

—— 雨果《悲惨世界》

大家如此关注一些时事,短期希望看到的无非是两件事:回应Responsiveness和问责Accountability。你骂大的政治环境如何,抽象的制度如何,或者丢一堆Totalitarianism ideology之类的,其实是没有意义的。你想要骂,当然可以,而已应该,参与和监督是你的权力。但最好骂得要具体,要具体到让当地领导在上级党委会上如坐针毡,被同僚戳脊梁骨,被领导劈头盖脸的骂,视为当地政绩和形象的毒瘤,就会有效果。我并不喜欢这种击鼓鸣冤时的策略,毕竟我们理论上有很多制度可以表达这些诉求,本来应该有很多“代表”站出来说我们下次开会就解决这个问题大家不用担心。但没有,或者暂时还没有,希望今年两会会有相关讨论吧。

我的生活不曾取悦于我,所以我创造了自己的生活。—— 加布里埃·香奈儿

贬低别人的优异,和拿别人的优异贬低另外的人,本质上都是一样的。

你看看你 你再看看人家

奉劝各位:除了灾难、病痛,时时刻刻要快乐。——木心 《文学回忆录》

谷爱凌12岁时的演讲,再看亿遍[泪]

“传统以及刻板印象中,女性是女性化的,是主持家务的母亲形象,运动和独立并不存在于上文的女性形象”

“人们不接受女性可以自主决定她们的职业轨迹和生活,但如果我们接受这一点,离平等就近了一步”

“作为一个女孩,尽管在一个被男性统治的运动项目中会遇到很多困难,我也为能有这份经历感到骄傲”

“我鼓励你们走出自己的舒适区,用行动告诉男生,女生也和他们一样强大”

她的存在,本身就已经很有意义了[泪]

现在看来很有些奇怪,当她还没有长大成人的时候,为什么从不觉得艾希礼有什么动人之处呢?童年时,她看见他走来走去,可一次也不曾想过他。直到两年前那一天,当时艾希礼为期三年的欧洲大陆旅游刚回来,到她家来拜望,她才爱上了他。事情就这么简单。——米切尔《飘》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谁都希望能一直涨,但现实往往截然相反

“避开去年大热门”这一招在我A屡试不爽

有人抄底,才有反杀

宁王节前天量成交,刚进来的,割肉更果断

因为你,我愿意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不想成为你的包袱,因此发奋努力,只是为了想要证明我足以与你相配。 ——宫崎骏《侧耳倾听》

谷爱凌的妈妈真不愧是北大毕业的,很会培养小孩,而且在最合适的时机,让她代表中国比赛,这一定是她人生中最重要的一笔投资,顺势而为,活生生成就了一部中华爽文

感慨,谷爱凌给我看得有些emo了,都是人类,她好飒。那样的年纪,这样的成就,且是以自信快乐、健康丰盈的方式得到的。不是以那种给你看她泪水汗水痛苦的姿势出现,这给人感觉完全不同,我甚至感觉有些恍惚。

我从小听那种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破道理,好像痛苦和折磨是胜利的必须,若有挑战也得视它为“磨练”——这词先把重担扣在肩上了,磨——痛且持久,“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好像你要成功,就要遭大罪,遭了必须忍耐,要苦大仇深,要两耳不闻窗外事,要心无旁骛,要做出很大的牺牲,要不断放弃“没用”的爱好,以换取所谓的“正经”的专注,要逼迫自己,要反复过刀山下火海,“因为” 努力必然痛苦→流血流汗→强迫自我→坚持下去最终总有一天你会苦大仇深地成功。……我其实一直以来,都对成功有这样的预想概念,也都是别人教我的,进而总感到恐惧,也先一步觉得痛苦。

结果突然看到谷爱凌,我绝不是说奥运健儿不吃苦,而是她确实给人一种“由热爱抵达极限”的感觉,我们常年吹捧的那套头 悬梁锥刺股 的痛苦学习印象,完全没有在她身上出现,

她跳出来,说 “每天睡十个小时,爱运动!尝试!吃饭!快乐!科学!哇!大家都要运动,女孩子更要运动,晒太阳!”

所有人在其内心都装着几个人。我们大多数往往从一个自我跳到另一个自我,竟不知我们自己是谁。一天跳上去,一天又跌下来,早上闷闷不乐,缄默无言,晚上放声畅笑,大讲相声。——保罗•奥斯特

全网都在夸谷爱凌厉害,要我说,她妈才是真厉害,真高手。

20年前移民美国,享受到了美国发展的黄金期,把孩子生在美国,享受最优秀的教育环境,同时还不忘教孩子学习汉语,这叫留一手。

学成之后,转身一个横跳归化,每一步都踩准了节奏,实现利益最大化。就像大闸蟹,也要去阳澄湖洗个澡,让阳澄湖的湖水滋润一下。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个人能力,自己没能力,咋踩都不行。

2015年就有人预测出房价要大涨,然后买了两套长春的房子。为啥不买北上深的?因为没钱没能力啊。所以能力不匹配,即使判断对了,也只能利益最小化。

一个人能在18岁同时拥有容貌,智慧,奥运金牌以及财富自由,未来的人生有多舒服我真不敢想。

奇怪的动物会被保护起来,奇怪的人却遭受排挤。——伊坂幸太郎

每个人的童年都有一个严肃的结尾,大约都是突然面对了一个严峻的事实,再不能睡一宿觉就把它忘掉,事后你发现,童年不复存在了。——史铁生《奶奶的星星》

生活中只要资源到位,除了生病这种没法替的事情,并没有多少事是需要你自己去顶的…也就是吃苦主要是因为资源不够,资源够了,苦就不用吃,或者说有人心甘情愿替你吃了,这就是大部分人奋斗的目标

如果我们不是在跟别人比名利,而只是在为自己找心灵安适之所在,那么连“平庸”这个词都不太有意义了。“平庸”是跟别人比,心灵的安适是跟自己比。

我们最终极的负责对象,千山万水到最后,还是“自己”二字。

——《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

大部分人的思想观念是很难脱离长期生活的环境和所见所闻的。

比方说,衡水学子,每天都是挑灯夜战到半夜一两点。哪怕他进了北京,买了房子生了娃,娃去了北大附,也有相当多的人看不起这种相对宽松的模式,觉得“不能吃苦”,尽管实际上这个苦吃了没什么特别大的增量价值,说白了不吃苦211,吃苦普通985,有啥必要呢?但是他们就会看不惯,哪怕是自己孩子。“你知不知道你现在多幸福!我当年balabala”

同理,一个一般意义上的农村男性,生活环境中就是有买卖婚姻,也许亲戚媳妇就是买的,或者换亲,或者花高彩礼买个人来,感情不感情根本谈不上。也有把女婴“送人”,女孩“养不活”概率远高于男孩,过年肯定要在婆家,女人围着男人做饭扫地收拾碗筷,一个人带孩子做家务,保姆?什么保姆?她们自己还要出去做保姆呢…

这种环境下长大的男性,天然对他人,尤其是女性的痛苦有着极高的耐受能力,你觉得苦的,在他看来那不是应该的吗?我妈我姐一辈子就这么过来的,咋你就这么矫情?我妈生我哪有无痛?我姐生完第二天下地干活。当然了,他们结婚前是不会说的。

举个类似的例子,《茉莉花开》里面,莉结婚后有一次干家务把手指弄破了,十指连心,疼得一下就叫起来了,这个在城市女群体中是非常非常正常的事情。

这时候工人出身(还不是农村)的婆婆说了一句让我汗毛直立:

我们厂冲掉两个手指的,也没这个叫法。

换句话说,你不到断两个手指,在这种家庭,是没资格叫疼的。

我是青年,我不是畸人,我不是愚人,我要给自己把幸福争过来。

巴金|家

我特别不理解很多女生选择老公的时候,要强调他“能吃苦”,毕竟这在我看来就是个缺点…一个男人对于家庭最重要的贡献,不是他自己去吃多少苦,而是他能尽量避免家人和自己将来吃苦…

人在年轻时,心气总是很高的,最后总要向现实投降。我刚刚过了44岁生日,在这个年龄上给自己做结论似乎还为时过早。但我总觉得,我这一生绝不会向虚无投降。

我会一直战斗到死。

——《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

有门槛的高净值人群哪里找?

各种会议,比如论坛、行业会议、商会年会……以及你们那个城市最高级的大学的各种付费培训班!

看到一个数据,父母都是985高校毕业生,那么孩子考上985的概率是14%,985的平均录取率是1.5%。

我湖南大学毕业,老婆中专生,女儿中山大学在读,儿子去年高考录个民办本科未读复读。

可是我们就是喜欢回首来时路,以为自己原该变成另一个人;不一定比现在好,也不一定比现在还坏,但总之是个不一样的人。——梁文道《我执》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