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词佳句 > 经典语录 正文
【关于乱吃野菜的名言警句】春食五种野菜养生又防病 这些“安全”原则要遵守

时间:2023-04-22 06:59:31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春天万物复苏,又到了吃野菜的好时节。荠菜、香椿、马齿苋、蒲公英等都是大家熟知的野菜美味。这些野菜具有哪些营养功效?如何食用更安全?采摘时又有哪些注意事项?

春季五种常见野菜 美味又养生

荠菜——平肝明目、清热止泻、利尿消肿

北京朝阳医院营养科营养师宋新介绍,荠菜是春季最有代表性的野菜,味道非常鲜美,有平肝明目、清热止泻、利尿消肿等作用。

“从营养学角度看,荠菜蛋白质含量在蔬菜中居上乘,不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2和维生素C等,钙含量也很丰富。”宋新称,人们最常用荠菜和馅做成春卷、包子、饺子等,或将荠菜做成蒸菜食用。

“荠菜的药用价值也很高,可和脾、利水、止血、明目,而且荠菜含有的丰富的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宋新说。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亚健康科副主任医师刘洋也分享说,荠菜又叫清明草,是春季养肝的佳菜,所以又有“三月三、荠菜赛灵丹”之说,可以做荠菜肉丝、荠菜豆腐羹等美味。

马齿苋——降压护心脏、清热解毒、杀菌消炎

宋新介绍,马齿苋又称五行草,鲜食、干食皆可。“马齿苋除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粗纤维及钙、磷、铁等营养成分外,还含有丰富的钾盐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有降压及保护心脏等作用。”他表示,马齿苋吃法很多,除了做馅,焯过的马齿苋还可炒、凉拌、煲粥煲汤等。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营养科营养师赵妍表示,马齿苋不仅可以食用,还具有药用价值,可清热解毒、杀菌消炎。

“需要注意的是,马齿苋为寒凉之品,脾胃虚弱、经常容易腹泻的人及孕妇要少食,此外,最好也不要与胡椒、鳖甲一起食用。”赵妍提示说。

蕨菜——下气通便、消食减肥

宋新介绍,蕨菜又叫龙头菜,在山区很常见。蕨菜富含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等。蕨菜中的粗纤维能促进胃肠蠕动,减少肠胃对脂肪的吸收,起到下气通便、消食减肥的作用。蕨菜中的蕨菜素对细菌有一定抑制作用,具有良好的清热解毒、杀菌清炎功效。

“常见的吃法有凉拌蕨菜、蕨菜炒肉丝等。”宋新提醒,蕨菜性味寒凉,脾胃虚寒者不宜多食。

香椿——健脾开胃、增强食欲

宋新表示,香椿不仅富含钙、磷、钾、钠等成分,而且含有的香椿素等有机物,能健脾开胃、增强食欲;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有助增强人体免疫力。

“香椿炒鸡蛋、香椿拌豆腐等都是常见做法,但中医认为,香椿为发物,吃太多可能诱发原有的慢性病,因此慢病人群应尽量少吃。”宋新说。

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蒲公英可以生吃。将其鲜嫩的茎叶,洗净沥干后蘸酱吃,虽然略有苦味儿,但是鲜美清香。”刘洋介绍,在中医临床中,蒲公英又是一味应用广泛、疗效显著的常用中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

受污染的野菜不宜食用 容易造成食物中毒

随着天气转暖,不少人在踏青赏景的同时,总喜欢挖一把鲜嫩的野菜尝鲜。殊不知不少不干净的野菜混杂其中,误食后容易引发身体不适。

特别是在工业废水流经的草地、公路两旁生长的野菜,因遭受废水、汽车尾气等污染,导致其中汞、铅等重金属及其他有害物质含量较高,如果食用不慎或服食过多,很容易造成食物中毒。

对此,赵妍强调:“吃野菜最好到菜市场买现成的,因为自己去采很难保证野菜的安全性。如果要去,采摘野菜的地点一定要选择在无污染的环境,尤其不能在拥堵的马路边以及工业污染区。并且建议有采摘经验的人陪同。”

日常生活中,采挖来的野菜应洗净后食用。若食用后出现胃痛、恶心、呕吐、腹泻等疑似食物中毒症状,应立即停止食用并及时就医。

吃野菜谨防日光性皮炎 过敏者应少吃或不吃

野菜虽然美味又营养,但有些可能含有易过敏物质,过敏体质的人食用后易引起过敏反应。比如有人吃了马齿苋馅儿饺子,没过多久就出现过敏反应,脸上和手上发痒、发红,结果检查诊断为“日光性皮炎”。

对此,青岛海慈医疗集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张红解释称,像野菜中的灰灰菜、苋菜、马齿苋,甚至生活中常吃的油菜、芹菜等,在人体内可分解出感光性物质。有些人对这种感光性物质很敏感,如果吃得过多,这些感光性物质就会在体内积蓄,达到一定浓度时,人体裸露部位比如面部、手部的皮肤经过太阳光直射后,可导致代谢障碍而诱发皮炎,医学上称为“日光性皮炎”。

“野菜中马齿苋、榆钱等都含有致敏物,食用过的人如果皮肤在太阳下暴露,极易诱发日光性皮炎,因此易过敏人群要少吃或不吃。”宋新也建议。

食用野菜遵循三原则 安全、营养兼得

一、不知不吃:不要采摘路旁边、水沟、郊外化工厂周边的野菜,不熟悉的野菜不要乱采、乱吃。

二、盐水浸泡:野菜上面附着许多杂菌及杂质,洗净后应在淡盐水中浸泡,建议不低于1小时。

三、吃前热焯:有些野菜含微毒,食用前先用热水焯一下,可去掉野菜本身的苦味,口感也会变好。

来源:生命时报、健康时报、中国中医药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微信公号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