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出处】《论语·雍也篇第六》
【译文】“智者喜爱水,仁者喜爱山。智者好动,仁者好静。智者快乐,仁者长寿。”
智者喜水,水是流动地。
仁者喜山,山是静止地。
智者好动,那么他自得的妙处,周流而不会停滞。
所谓顺应而不会穷尽,事情很多而不会被困扰,怎会不快乐呢?
仁者好静,那么他人生之路的畅通,安静而长久。
所谓乐天而知命,安居本土而为人仁厚,怎会不长寿呢?
仁和智只是一理,山和水只是一物,动和静只是一个征兆,快乐和长寿只是一个功夫。
本来智与仁,动与静是合二为一的,只是理解上的偏差不同。
一阴一阳才叫做道,动静合一才叫做神,乐寿都能得到才叫做有德,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奥妙叫人惊叹。
孔子见到大水一定要仔细观察,因为水能够启发他用来比喻自己的德行修养。
他说:“水遍布天下,给予万物,并无偏私,有如君子的道德。
所到之处,万物生长,有如君子的仁爱。
水性向下,随物赋形,有如君子的高义。
浅处流动不息,深处渊然不测,有如君子的智慧。
奔赴万丈深渊,毫不迟疑,有如君子的临事果决和勇毅。
渗入曲细,无微不达,有如君子的明察秋毫。
蒙受恶名,默不申辩,有如君子包容一切的豁达胸怀。
泥沙俱下,最后仍然是一泓清水,有如君子的善于改造事物。
装入量器,一定保持水平,有如君子的立身正直。
遇满则止,并不贪多务得,有如君子的讲究分寸,处事有度。
无论怎样的百折千问,一定要东流入海,有如君子的坚定不移的信念和意志。”
孔子并没有居高临下的空洞说教,而是临水沉思,借水喻人,发人深思。
孔子伟大的人格和高超的教育艺术,于此可见一斑。
人生就如水一样,充满着奇妙,一切也都有可能发生。
因为经历不一样,境遇不一样,心态不一样,呈现的状态也不一样。
水随器而变,适应万千变化的规律,应不变于万变,人要达到此境界是非常困难的。
过圆者,常显胸无大志,意志多不坚定,易枯萎。
过方者,自觉正大光明,浩然正气,不爱变通,易折断。
多棱者,锋芒毕露,伤人无形,易受损。
人常常就在圆不圆、方不方、棱不棱中徘徊,无法真正领会和掌握水的变形法则。
而成功者,是懂水性之人,为人圆,做事方,个性棱。
愿智者见智永动,仁者见仁永恒,愚者在山水之间,倚山傍水而居,闻鸟归林,溺水寻欢。
就像陶渊明诗中所写:“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