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词佳句 > 经典语录 正文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名言】道德经演义(66)无为行事慎终如始 道法自然永无败事

时间:2023-04-21 16:45:49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第六十三章宣讲如何遵从客观实际、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将好事做大、将难事做好,从而成为一个“善人”,按照现在的官方话讲就是:做一名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有为担当的好干部。老子怕人们误解:让你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不是让你瞎指挥、乱作为的,不管在事情的哪个阶段,都要坚持“无为”的原则,即遵从客观是第一性原则。所以接下来的六十四章,就是重点阐述如何“慎终如始无为而治”,可惜后世错解者甚多。请看原文: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事情在安定的时候最容易把持,在尚未出现征兆的时候最容易谋划,在脆弱的时候容易破碎,在微弱的时候最容易消散。

老子举出了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现象,目的是什么呢?他没有说。那么我们就要根据老子的思想把没有说完的意思补充完整。老子的基本思想是“无为”,学到现在,我们对“无为”已经不再陌生。老子对“无为”的阐述是一步一步递进呈现的,从起初的不我执、不“四自”,到后来的无欲而为,再到后来的从无而为、顺势而为,在层层递进中,我们最终明白了“无为”其实就是遵道而为,“孔德之容,唯道是从”,“无为”等同于“玄德”——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按现在的话讲:“无为”就是一切依从客观实际,遵从客观规律办事。

那么根据老子的“无为”思想,要把上边的四句话补充完整,应该是什么呢?应该就是:越是在事情容易把持的时候,越是在尚未出现征兆的时候,越是在初期脆弱的时候,越是在微小易散的时候……越是要依从客观实际,越是要遵从客观规律,越是不能乱作为、瞎作为。因为从主观方面来说,越是在这个时候越是容易生“有为”之念,做“有为”之事;从客观方面来说,越是在这个时候,“有为”的破坏力也最强。“拔苗助长”就是一个非常典型、最有说服力的例子。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语义上表明的意思就是:在未有的时候“为”,在未乱的时候“治”。但是联系《道德经》主题以及本章的思想和上下文文意,老子明显是对此持否定态度。

老子的意思是:在“未有”“未乱”即在事情容易把持的时候,在尚未出现征兆的时候,在初期脆弱的时候,在微小易散的时候,一定要避免出现“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这种主观作为。人都有取巧心理,困难的时候想不出办法,但是在风平浪静的时候倒很想显摆一下本事,有困难的时候解决不了困难,没有困难的时候就积极地创造困难。这种没事找事就叫“为之于未有”。而“治之于未乱”呢?事情有条不紊地发展并未出现乱象,请问你治个毛线?按照客观情况顺势推进不就行了?事情往往是你不“治”倒还好,只要你一治,保准生“乱”。所以老子是否定这种做法的。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社会上流行一种说法叫“治未病”,配合着扁鹊哥仨子虚无有的传说,被一些解老者拿来作为“论据”。我严重怀疑“治未病”这个概念以及扁鹊哥仨的故事就是社会上某些收智商税的人炮制出来赚钱的方法罢了。请问“治未病”是治什么病?凡是病都有征兆,即使是亚健康,也要表现出哪里疼了哪里痒了,啥病都没有即意味着啥征兆都没有,那么你从何而治?如果说“亚健康”这种说法还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治未病”就毫无道理可言?哪儿都不痛不痒,说明都是通的是健康的,你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就可以了,治未病是治是什么病?就像买一辆新车,好好开好好保养好好爱惜就完了,难道你去“修未坏”?如果你自己要作贱身体,不重视未病时的美好,不重视客观规律,捯饬出来一些病,那不是没有“治未病”的错,而是你自己不尊重客观规律“作”出来的问题。

竟然有人拿“治未病”解释“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这就是错上加错。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这段格言式的警句我不再解释,意思连小学生都明白。但用在这里,是警示那些“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者,在未有之时即为,在未乱之时即治,是一个很不好的开始。“无为”是自始至终要坚持的原则,不能在不起眼的地方“小为”,你的“小为”会慢慢地演变成“大为”,你的“小治”会慢慢地演变成“大治”,最后主观代替客观而为,往往把事情办砸。所以最好一开始就是“无为”“无治”,一切按客观实际和客观规律办,一直坚持,坚持到底!

有些官员的腐败,就是从不起眼的地方开始的,收人家一包烟,一盒茶,吃人家一顿饭,看似不过是人情往来,但有了开始,就没有结束,最终陷入深渊。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这一句之前,如果按照“为”和“治”的意思解读,到这一句就接不住了。所以我们再次强调,《道德经》的各个章节,文意是连贯的,不能割裂,一割裂就会导致支离破碎。

只要你为,就必败;只要你执,就必失,不管你从多么容易、多么弱小的地方开始。所以圣人从来坚持“无为而治”,一切按客观实际和客观规律,不会走到失败的境地。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人们干事创业,常常快要成功了却反而走向失败,为什么?就是自始至终没有坚持“无为”的原则,没有遵从客观实际和客观规律,如果慎终如始,是不会走向失败的。

言外之意,就是越是在容易出现问题的时候出现了问题。越是在困难的时候,人们往往会小心谨慎,越会遵从客观规律;但是在顺风顺水中,反而忍不住想表现一把有所作为,结果却以失败告终。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圣人为什么就能做成事呢?就是因为他慎终如始坚持“无为”:自始至终以不欲为欲,做到了“无欲而为”;自始至终以不学为学,善于汲取别人的教训,做到了“无我执而为”;自始至终遵循客观实际、遵从自然规律,做到了不肆意妄为。

“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其实就是这一章的“题眼”,“辅万物之自然”就是遵从客观实际和客观规律,“不敢为”就是不能违逆客观实际和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必要的,但前提是遵从客观实际和客观规律。所以这句话和“孔德之容,唯道是从”是相呼应的。

这一章里的名句“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与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一样,在章节里的含义与作为日常生活格言警句的用途是不尽相同的,解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是用来说明什么问题的。有的解读者将这句话在生活中的含义照搬过来,就把本章的主题解释成“做事情要从容易的地方入手、治病要治未病”什么的,正好和老子的思想相反,这就是犯了“先入为主”的认知毛病。

且听下回分解。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