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词佳句 > 经典语录 正文
【古人关于勇于实践的名言】《五千言》正解第十九章:修身增德(实践出真知)

时间:2023-04-21 06:58:35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第十九章[54] 修身增德(实践出真知)

  善建者不拨①,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绝②。

  修之身亓德乃真,修之家亓德有余,修之乡亓德乃长,修之邦亓德乃夆③,修之天下亓德乃溥④。

  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

  吾何以知天下之祭⑤兹?以此。

注:①、善建者,指那些善于建树建筑、学说等功业之人;善抱者类似。拨:废弃,排除。

②、祭祀:祭神祀祖的泛称。与下面的“天下之祭”之祭,所指完全不同。

③、夆:峰的根字,这里代表派生字峰。

④、溥:溥,大也。——《说文》。广大,普遍之意。

⑤、祭:本义指祭祀。这里指祭祀的原因,奥秘之意。这是帛甲所代表的古代“祭”字所特有的古义用法,后世都改成了然字。

结构分析:

  善建者不拨,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绝。

(1、这是以两类有建树的能者受到后辈纪念崇拜为例证,要学生向能者看齐转变。)

  修之身亓德乃真,修之家亓德有余,修之乡亓德乃长,修之邦亓德乃夆,修之天下亓德乃溥。

(2、通过修身家乡邦天下,来增强自身的相关品德和能力,实现向能者的转变)

  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

(3、同时,通过身家乡邦天下的修炼实践,直接认识和把握它们的本质)

  吾何以知天下之祭兹?以此。

(4、作者现身说法,告诉学生他就是这样实现了向知天下治理奥秘的能者的转化)

参考译文:

  善于建树者,其建树不会被废弃,善于抱持者,其抱持不会脱落,子孙也因其之功绩而绵绵不绝地纪念祭祀他们。

  善修其身,其品德才能真正优良;善修其家,其品德才会有余荫;善修其乡,其品德才会影响久长;善修其邦,其品德才能真正步入高峰;而善于修治天下,其品德才会普惠众人、博爱高尚。

  通过自身修治来了解认识修身,通过自家的修治来了解认识修家,通过自乡的修治来了解认识修乡,通过自邦的修治来了解认识治邦,通过天下的修治来了解认识修治天下;我是怎么知道如何修治天下的呢?就是通过这种办法。

简评:

  本章以受祭祀高手的本领为例,教育大丈夫学生只有善于修治身、家、乡、邦、天下,才能修得良好的品德、获得出众的才能,并建立长久的影响力,才会得到子孙的爱戴。同时,也只有通过这种修治实践才能真正学到治理天下的办法和策略而成为治邦高手。所以,实践出真知,这就是作者告诉我们的真知来源,因而也证实作者是典型的唯物主义认识论。

  另外,本章还提供了一个作者身份证明:“吾何以知天下之祭兹?以此”!就是说,作者乃是有过治理天下实践经验的王者出身,因此才获得了天下大治的经验和创作出《五千言》的真知灼见。再结合第一章的批儒扬道,彻底否定周公创立的儒学礼制,可知作者乃是敢于批判反对当时权倾朝野的周公的其同时代人,但与周公的保皇权私利之礼治政见完全相反,提出了自己的天下为公之道治学说,形成了司马迁所说的道儒互绌的局面。这也从侧面证实了春秋时期的周朝守藏史老聃,根本不可能是《五千言》作者,只能是个为出关而凭记忆默写了五千言交给关令尹喜交差的默写者。而正是这个默写版的广泛流传,不仅让老聃变成了作者老子,也让他记忆错误累累的默写版成为了民间流传竹简版《五千言》的源头。因而记忆错误基因,比如1、丢失“恒也”、“一者”等;2、全书分章,且把“绝学无忧”划给下一章等等,也就成了从楚简到通行本所有竹简版传世本所共有的特点。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