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联语趣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进士,官至翰林大学士,礼部尚书。后因反对王安石被贬官,病死常州。苏东坡的书法与米芾、黄庭坚、蔡襄并称“宋四家”。存世的书法作品有《答谢民师论文帖》《祭黄几道文》等。诗文有《东坡七集》。画有《枯木怪石图》《竹石图》等。
(一)知错就改
苏东坡年轻时候,仗着自己聪明机敏,又常被人夸奖,便渐渐骄傲起来。有一年春节,他作了一副春联贴在门上。联曰:
识遍天下字;
读尽人间书。
瞧这口气,真有“天下第一”的样子。过往行人看了,有点头的,也有摇头的,多数人还是觉得他海口夸得太大了。
有一天,一位白发老者登门拜访,老人见了苏东坡,说:“听说苏才子学问盖世无双,老朽特来请教。”苏东坡见这么大岁数的人都找他问问题,心中十分得意。出于尊敬,他为老者让了座,问道:“老先生可有什么疑难?”老人没有说话,笑吟吟捧过一本书来。苏东坡接过来,翻开第一页,头一行就读不下去了。为什么呢?有两个字不认识。苏东坡越往下看,生字越多,脸上红一阵、白一阵,脑门上汗涔涔的。老人说:“怎么,这些字连苏才子也不认识呀?”说完笑吟吟地走了。
苏东坡呆若木鸡,也忘了送客。缓过神后才恍然大悟,便赶忙去改写门联。改写后的门联如下:
发愤识遍天下字;
立志读尽人间书。
(二)见面有戏
苏东坡与佛印和尚交情很深,常以联对成趣,他们之间有很多有趣的故事。
苏东坡跟佛印踏雪赏梅,佛印出上联,苏东坡对下联:
雪里白梅,雪映白梅梅映雪;(佛印)
风中绿竹,风翻绿竹竹翻风。(东坡)
一个“翻”字,把风声竹影写得活灵活现,“风翻绿竹”这种动态描写比起上联的“雪映白梅”的静态描写更加有声有色,尤胜一筹。
有一天,苏东坡指点厨师,用一尾西湖活草鱼,洗净剖开,裂上五刀,用火腿、葱、姜蒸制。厨师把鱼烧制好送到书房,苏东坡见热腾腾、香喷喷,鱼身上刀痕如柳,连声呼道:“好一尾五柳鱼!”刚举筷子想吃,看到窗外人影一闪,知道是佛印和尚来了。苏东坡心想:“嗨,好一个不吃斋的和尚,早不来,晚不来!我刚要吃鱼,你就赶来了。今天我偏不让你吃,看你怎么办?”一伸手便把这盘鱼搁到书架上去了。
佛印在窗外已经看到那盘鱼了,心想:“好啊,你藏得再好!我也要叫你拿出来!”
苏东坡笑嘻嘻招呼佛印坐下,问道:“大和尚不在寺院,到此有何见教?”
佛印一本正经地回答:“小弟今天特地来向你请教一个字。”
“什么字啊!”
“你姓苏的苏字怎么写?”
苏东坡一听,眉头一皱,知道佛印学问好,不会连个苏字也不会写,一定有名堂。便装作认真地回答:“喔,苏(蘇)字嘛,上面一个草字头,下面左边一个鱼字,右边一个禾字。”
佛印也假装糊涂地问:“喔,假如草字头下面左边是禾右边是鱼呢?”
苏东坡说:“那还是念苏啊。”
佛印接着说:“那把鱼搁到草字头上边呢?”
苏东坡急忙说:“嗳,那可不行啊!”
佛印哈哈大笑说:“好啊!是你说的把鱼搁到上面不行,那就把鱼拿下来吧。”
几天后,苏东坡要去寺院,佛印也照样清蒸一盘五柳鱼。佛印一想,上次你开我的玩笑,今天我也要难难你。正巧旁边有只磬,便随手将鱼放在磬里。
苏东坡进来时看见佛印藏鱼,装作不知。刚坐下就故意“唉”地叹了口气。
佛印素知苏东坡性格乐观,疑惑地问道:“太守,今天为何愁眉不展?”
苏东坡回答说:“唉,大和尚你有所不知,早上我想写副对联,谁知刚写好上联,下联就难住啦,一直想不出,所以心烦啊!”
佛印问:“不知上联是什么?”
苏东坡回答,上联是:
向阳门第春常在;
佛印一听,心中好笑:这对联家家户户都贴烂了,他却拿来戏弄我,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于是不动声色地说,下联就对:
积善人家庆有余。
苏东坡连呼:“好哇!真是高才。原来你磬(庆)里有鱼(余)啊?快拿出来吃吧!”
佛印恍然大悟,知道上当了,乖乖地从磬里把鱼拿出来。
苏东坡被贬到湖北黄州,一居数年。一天傍晚,他和佛印和尚泛舟长江。苏东坡忽然用手往岸上一指,笑而不语。佛印顺手望去,只见一条黄狗正在河岸上啃骨头,顿有所悟,随即将自己手中题有苏东坡诗句的蒲扇抛入水中。两人面面相觑,大笑起来。
原来,这是一副哑联。苏东坡上联的意思是:
狗啃河上(和尚)骨;
佛印下联的意思是:
水流东坡尸(诗)。
(三)下棋对句
苏东坡与黄庭坚在松树下下棋,一阵风吹来,松果掉进棋盘,苏东坡得句曰:
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
黄庭坚对道:
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
链接
◎秦观(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别号邗沟居士,“苏门四学士”之一。汉族,扬州高邮(今属江苏)人。北宋文学家、词人。
(四)郊游对句
苏东坡和好友秦少游在郊外野游,遇一醉汉歪歪扭扭骑着毛驴回家,东坡笑着出上联:
醉汉骑驴,颠头簸脑算酒账;
请秦少游对下联。少游放眼江中,即景对曰:
艄公摇橹,打躬作揖讨船钱。
这副对联,写得神态活现,惟妙惟肖。
(五)兄妹对句
苏东坡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亦称“苏氏三杰”。其实苏东坡还有个妹妹叫苏小妹,也很有才华。苏东坡与小妹的感情很深,经常联对,甚至拿对方取乐。比如:
水仙子持碧玉箫,风前吹出声声慢;(苏东坡)
虞美人穿红绣鞋,月下引来步步娇。(苏小妹)
据说苏东坡的脸比较长,妹妹出联嘲笑苏东坡。苏小妹的额头比较高,苏东坡也以联反唇相讥。这事成了流传久远的美谈。兄妹互嘲取乐的对联是:
去年一滴相思泪,今日还在脸上流;(苏小妹)
身子尚在大门外,额头已到祖宗前。(苏东坡)
(六)巧对船家
一次,苏东坡乘船外出,碰上一个船家因船价与旅客口角起来。为东坡撑船的船家,见东坡文质彬彬,就搭讪着对苏东坡说:“先生,我出一上联,请你对下联,好吗?”说着,便出一上联:
港口撑船因船钱而讲口;
苏东坡一时对不上,下船步上岸来,举目一看,面前一座瓦窑,有几个顾客在那里摇头晃脑争议瓦价。东坡触景生情,马上向船家答出下联:
窑头买瓦为瓦价以摇头。
上联“讲口”与“港口”,按当地方音,当为同音词,“讲”读作“港”;下联“窑头”与“摇头”也是同音词。船家听了,伸出大拇指夸道:“妙对,妙对!”
(七)东坡戏对
古代诗人诗词中常有一些名句,影响很大,有的竟然成了诗人的代名词。秦观写了一首有名的《满庭芳》词,第一句是“山抹微云……”,后来“山抹微云”成了秦观的代名词。柳永的《破阵子》词中有“露花倒影……”的名句,时人就用“露花倒影”来称柳永。一次,爱开玩笑的苏东坡巧遇二人,于是一同去饮酒。席间,东坡乘兴把秦观和柳永的这些名句绰号组成了一副对联:
山抹微云秦学士;
露花倒影柳屯田。
此联虽为嬉戏之作,读来倒也别有情趣。
链接
◎柳永(约987—约1053),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北宋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代表作《雨霖铃》。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时中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许。
(八)苏洵与儿女吟诗
北宋散文家苏洵,字明允,号老泉,四川眉县人。他儿子苏轼、苏辙均以文学著名,世称“三苏”。据说他27岁才开始发奋读书,写作古文,终于精通六经百家学说,下笔顷刻数千言。两个儿子的才学自不必说,还有一女,名叫苏小妹,也是才思敏捷,颖悟非凡。苏洵常以此夸耀于人。
一日,苏洵来到后花园内,只见山石间流过一泓淙淙碧水,微风中送来阵阵花香。红日西下,绿树掩映,一弯新月挂在半天之上。这位老先生顿时诗兴大发,忙唤来苏轼和小妹,三人拂石而坐,苏洵说道:“如此佳境,不可无诗。为父拈出‘冷’‘香’二字,我们各自吟出两句诗来,且要将此二字依次作为上下句的最末一字,吾儿以为如何?”兄妹一起应道:“按父亲说的办,请父亲先吟。”苏洵见儿女一起应允,十分高兴,首先吟道:
水向石边流出冷;
风从花间过来香。
苏轼一向以诗词著称,听了父亲的诗句,以为过平过俗,不以为佳。谁知正当他沉吟之际,调皮的小妹却开口道:“长兄平日作诗,思路何等敏捷,想当初嘲弄小妹,来得是何等的迅速,今日缘何思路闭塞?”
苏东坡一听,知道小妹又在调皮了,只是微微一笑,便吟道:
拂石坐来衣带冷;
踏花归去马蹄香。
苏小妹对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妙,听了父兄的诗句,两相比较,觉得还是哥哥的略高一筹。心中寻思,长兄的诗句好则好,但欠雅欠实。小妹正在思索,远处传来杜鹃啼鸣,她以此吟出两句诗来,云:
叫月杜鹃喉舌冷;
宿花蝴蝶梦魂香。
小妹诗句刚吟出,父兄齐声赞好。
链接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