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挨打?
文 | 陈鲁民
不论对于个人,还是对于国家,“落后就要挨打”,是人尽皆知的一句经典名言,也为无数历史事实所证明,没什么好怀疑的。但世界是复杂的,事情是多面的,挨打就属于多因一果,除了落后,还有其他因素,同样也需要正视和研究,以引出教训,补救加强,免蹈挨打覆辙。
软弱就要挨打。民间有俗话说“软的怕硬的,硬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所谓不要命,其实就是强硬的极致,强硬的最高阶段,形象地比喻就是“威武不能屈”,而并非只是街头牛二那种浑不吝流氓做派。
有宋一代,挨打挨了几百年,先是西夏,再是辽国,再是金国,最后是元。关键原因就是国家太过软弱,重文轻武,武备不修,结果是一打就败,一败就赔钱求和,一退再退,偏安江南一隅,最后还是没有逃脱亡国的悲剧。
世界上的事就是这样,雷公打豆腐 —— 拣软的欺,打的就是软人、软国、软骨头。要想不挨打,自身要先硬起来,国力要硬,军队要硬,民风要硬,士气要硬,说话要硬,谁要是想对你动手动脚,还得看自己是不是对手。
愚昧就要挨打。愚昧往往和落后是连在一起的,愚昧必然导致落后,落后又会强化愚昧,但两者又有所区别。愚昧,就是不开化,无知,糊涂,孤陋寡闻,就会反科学,反进步,反文化,反智慧。挨打就成了在所难免。
王羲之的次子王凝之,曾任会稽太守。孙恩谋反作乱,他不组织军队抵御,而是踏星步斗,拜神起乩,说是请下鬼兵守住各路要津,贼兵不能犯。结果,城被攻破,他被贼兵一刀枭首,诸子也一同遇害。
更可笑的是,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湖南提督杨芳率军与英军作战。他认定英军“必有邪教善术者伏其内”,于是“传令甲保遍收所近妇女溺器”,将这些马桶放在木筏上,以马桶口面对敌舰冲去,以破邪术。招数自然无用,英舰长驱直入,杨芳部溃不成军。愚昧者,看似气势汹汹,实则摆出一副挨打的架子,一击即溃。
内讧就要挨打。战国时的蔺相如早就明白这个道理,对为他抱不平的门客说,我们正是因为武有廉颇,文有在下,所以秦国不敢打赵国的主意,要是我们文武不和,自相残杀,那赵国就非亡不可。反之,四分五裂,各自为政,就会力量分散,互相掣肘,让敌人生出觊觎之心,进而挑拨离间,各个击破,打你个一盘散沙。
上世纪30年代,中国大地上,军阀混战,派系林立,才给了日本军国主义可乘之机,大举进犯中国,给华夏子孙带来巨大灾难。
胡来就要挨打。打,有时是倚强凌弱,弱肉强食;有时也是伸张正义,惩凶罚恶。《红楼梦》里,宝玉因调戏金钏挨打,薛蟠因轻薄柳湘莲挨打,焦大因酒后胡言挨打,贾瑞因勾引王熙凤挨打,说到底都是不守规矩。
这是小说家言,固不可采信,但在实际生活中,武王伐纣,就是打的他暴虐疯狂;伍子胥打楚平王,是打的他胡作非为;王阳明打宁王,是打他造反谋逆;左宗棠打阿古柏,是打他兴风作浪。不想挨打,那就循规蹈矩,不给人以口实,不授柄于人,他就是打人也师出无名,不会那么肆无忌惮。
有的时候,挨打根本不需要理由,那些不讲道理的强者,手痒了,心烦了,想打就打。就好像伊索寓言里,那只想吃小羊的狼,一开始还想讲点歪理,后来干脆张开血盆大口直接扑了过去。柳永写了首《望海潮·东南形胜》,金主完颜亮读到“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两句,引起投鞭渡江之志,您瞧,即使有点油水,也居然成为挨打的理由。
这世界就是这样,丛林原则,弱肉强食,柿子拣软的捏,板子挑软的打。要想不挨打,没别的法子,只有自己强大起来,进步起来,文明起来,先自强而后才有自重、自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