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与微信这些当下主导我们日常生活的以社交为基础的自媒体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各种不同风格的段子的流行,其中最持续不衰的是名人名言的流行。
对于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的引介和解说一直是这些自媒体的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其实有其规律性,历久弥新的名言正好适合自媒体的短小精悍的要求。
微博是限定的140个字,微信的朋友圈也不能长篇大论。人们生活压力大,事情繁多。而许多给人启发和引人思考的名言有些是对人生的感悟,有些是对人生缺陷的反思,也有些是对于时弊的针砭,对问题的追问,也有对纠结的宽解,对困扰的解惑。
人生的哲理,生活的感悟,现象的反思都通过短小的文字加以表达。这些其实都很对当下年轻人的胃口,又由于短小和精辟,受到了人们的认可和欢迎,大家不仅阅读还往往用转发的方式加以传播。这样的对名言的引介和解说就是“微文化”的一个典型的表征。社会有需求,公众也喜闻乐见,这种现象还会持续下去。
但现在也出现了名言的泛化现象,出现了“鸡汤”和“鸡血”泛滥的现象。这种泛化有两种情况值得关注:
一是对名人名言的过度消费,过度利用。有时候有些说法其实也就是一般性的泛泛而谈,有些其实也没有多少深刻的感悟。但由于是名人所说,也就平添了一些魅力。这些往往被说成不解决问题的“鸡汤”。
另外一种现象更值得注意,就是用所谓名人名言给人打“鸡血”。有些其实本来就是偏激的言论,消极的表达,一旦有了名人的背书,这些本来价值观错位、思想方法简单的言论往往就成了不易的“真理”。还有更多的名言在特定的语境中启人思考,但随意放大,过度引申地理解,其片面性就凸显出来。如“青春是说走就走的旅行”,这说法本来有相当的合理性,也有启人思考之处。但把它极端化,变成年轻人可以莽撞,不顾具体环境做夸张离谱的事情的辩护,就出现了负面的含义。
还有如“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当然在具体的语境中有其自己的深刻的哲理,对人也很有启发。但有些年轻人片面理解这个说法,把它变成了自己走极端、思维片面的借口。
名人名言被曲解和泛化,让年轻人把自己在社会上遇到的问题简单地归结到他人身上,简单地合理化自己的极端的情绪。这样就使得一些名人名言反而出现了负面的效应。这样的一些渲染极端情绪的名人名言流行,其实某种程度上也刺激了一些“名人”,为了博取更大的名声,获得更多的追捧而把话说得越来越绝,越来越极端,以致自己也把持不住理性的态度和客观的立场,也希望编出更多的带有负面情绪和非理性态度的文字。
二是干脆编造一些名言,附会给一些名人。有些段子手和营销账号为了引人注目,投一些尚不成熟的年轻人之所好,把自己凭空编造的一些言论附会给名人。这些言论里“鸡汤”和“鸡血”都有,但“鸡血”更多。
一些激烈的,甚至有些反社会的言论,被硬安在一些在主流社会中活跃的媒体和社会名人的身上。把自己的一些宣泄情绪、渲染负面现象、鼓吹极端情绪的说法借一些社会名人之口说出,就可以产生放大的效应和合理化的后果。让年轻人追捧的同时也产生更多的负面的情绪。
这些言论一旦被附会给某个名人,就会一直发酵,即使本人辟谣否认,但互联网的传播的弥散性使得这些话变成他们无法摆脱的东西,还会一再地冒出来,又被转发和传播。这些言论往往就是情绪宣泄,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用短小文字渲染负面情绪。
这些“鸡汤”和“鸡血”往往在网络中流传极广。鸡汤如果货真价实,喝了起码没有什么坏处,但如果是用调味品调制出来的,那用处就不大了。而打“鸡血”追求强刺激,就会对社会和自己更为有害。
名人名言给我们正面的启悟,但盲信名人名言,被“鸡汤”和“鸡血”牵着走,绝非好事。如何理解名人名言还是需要从自己的生活实际出发,有更多的理性的判断和明智的选择。
(作者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本文原载于2014年10月20日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