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商都县的460多个党组织1.2万余名党员,认认真真学习,踏踏实实做事,时时事事走在前、干在前,向全县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答卷。今天推出的一个机关党支部和3名驻村干部就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何永琴自掏腰包为单身农民王广民买衣服
何永琴:实事一件接着一件办
“‘两学一做’不仅要学,关键在做。”她在学习笔记的扉页上写道。说起七台镇喇嘛板行政村驻村第一书记何永琴,村民们无不竖起大拇指称赞,说她是为民办实事的好书记。
◎俯下身子变村民
时值盛夏时节,喇嘛板行政村危房改造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工程建设一线,总是能看到何永琴忙碌的身影。村干部们说,自从村里开始拆迁,何书记就一心扑在了工地上,起早贪黑地和我们一起干,大家真担心一个女孩子家别累倒了!如今,细皮嫩肉的她变得满脸粗糙、“披头散发”,活脱脱成了一个农民娃。
何永琴是商都报编辑部的一名记者,下乡驻村任职对于一个平时温文尔雅、体单力薄的何永琴来说是一种考验和挑战。但第一书记的职责和担当,让柔弱的她变得坚毅。“既然组织信任,让我挑这副担子,就要敢作敢为敢当,把工作做好,为民办实事!”这几句话,何永琴时刻铭记在心,并付诸于行动,处处以巾帼不让须眉的精神和毅力谱写出驻村第一书记的爱民乐章。
喇嘛板行政村辖7个自然村,常住户数200余户,常住人口500多人。由于喇嘛板行政村距离县城近,80%的村民在村里种地,在县城居住,这些村民被称为“跑勤户”,危旧房屋拆除难度较大。为此何永琴走村入户,对村里的常住户和跑勤户进行思想动员工作,三次不行五次,直到问题得到解决。当她了解到,城里拉矿石的大吨位车辆,没明没夜从喇嘛板村里的公路通过,新修的水泥路很容易被破坏,而且轰鸣之声不绝于耳,十分扰民。为此,何永琴跑上跑下,去了县城十几次,协调交通局在村口安装了限高架,把多少年的老大难问题解决了,村民是举双手赞成。
◎集思广益顺民意
过去,喇嘛板村也有“潜规则”:谁“横”谁说了算,谁“硬”谁就是理,遇有上级下发救济款之类的问题,要么谁也别享受,要么就搞绝对平均,弄得村干部骑虎难下。究其原因,何永琴感到村级事务公开不彻底,制度坚持不经常是关键。为此,她进百家门、听百家言,在充分调查了解的基础上,下大力气纠治以“碰头”代替“会议”、以“干部意思”代替“民众意见”的怪圈,及时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克服“绝对民主”的小九九、“过分集中”的歪歪理。今年年初,县里的精准扶贫政策下来后,村里组织“识别贫困户”,村民们你让他、他推你,再也不争不抢了。
村风好了,人气顺了,何永琴开始和村民共同商讨和制定村里的发展规划,为村民脱贫致富献计出力。村民翁俊感慨地说,“多亏党的惠民政策好,多亏城里来的好干部,我们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爱心一片送关爱
“我家在县城,熟门熟路的,大爷大娘如有什么需要我办理的,请吱声。”何永琴把这句话不知和村民说了多少遍。村民也不把她当外人,经常让何永琴办长办短。什么去信用社取钱了、买药了、搭个顺车了等等成了家常便饭。而何永琴总是不厌其烦,把村民的事儿当成自己的事儿去打理、无怨无悔。
入秋时节,天气渐冷,村里的孤寡老人有棉衣穿吗?这件事始终牵挂在何永琴的心上。她特意购置了价值1万余元的羽绒服等新衣服,免费送给村里的老人们。73岁的单身汉王广明激动地眼泪汪汪,“好几年了,没穿过这么好的衣裳。这孩子,真好!”
黄科(右)与农民一起干活
黄科:庄户人的贴心人
黄科,商都县交通局一名普通干部。2015年9月,被组织选派到屯垦队镇泉子沟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任职以来,黄科始终坚持第一书记的职责和担当,放下架子,沉下身子,一杆子插到底,不仅驻村还“驻心”更“助民”,守土尽责,把泉子沟村当成自己的第二故乡,视群众如亲人,竭尽全力为他们出主意、想办法、谋福祉。用黄科自己的话说,他深深地爱上了这片热土,并愿意为此付出一切。
◎认准的路一直走下去
黄科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农村人,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大学毕业后,在农村工作了7年,对农村农民有着特殊的感情。任职驻村第一书记后,为确保获得全面真实的社情民意,黄科走村入户,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整天和村民摸爬滚打在一起。坐在农民的炕头上,与他们交心、交朋友,了解泉子沟及其所管辖自然村的自然环境、组织建设、经济发展、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方面面的情况,并在此基础上理清自己作为第一书记的工作思路,以便开展好下一步工作。
泉子沟行政村辖有4个村民小组,祖祖辈辈靠天吃饭,主要农作物为小麦、马铃薯、胡麻等。土地贫瘠,产业结构单一,基础薄弱,经济发展缓慢。面对这样一个与黄科想象中有着“不一样”的工作环境,黄科曾经犹豫过、纠结过。但黄科最终还是选择了留下,因为黄科在与村民的接触中被他们那种纯朴和善良所感动,立即投身到工作中,组织村干部召开动员会,统一村干部思想,树立信心,和村干部、村民讨论近期发展目标,以先急后缓的原则为群众干实事、办好事。
但万事开头难,意想不到的困难可以说是多如牛毛、举步为艰。起初,村民都投以不信任的目光。黄科明白,绝不能遇到白眼就半途而废,认准的路就要一直走下去。在危房改造中有个叫宋忠义的农民存在为难情绪,他眷恋自己的老土屋,又怕新房子盖不好。黄科和村干部多次想进他家做思想工作都吃了闭门羹。后来黄科转变工作方式,有事没事找到他,与他拉家常、说家务事、套近乎。慢慢地宋忠义的思想有了松动,最终还是同意了!现在老人家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子。每次见到黄科,都要让黄科进家,不是递烟就是倒茶,感谢的话儿说不完。由此黄科得出一个结论,农民最讲实惠,只要你真心待他,冰雪也能融化。
◎党建引领找准脱贫路
在村级党建工作中,为了更好地发展经济,黄科定期组织党员学习党章党规、习近平系列讲话,带头讲党课。针对外出流动党员难以联系实际,黄科利用春节等节假日回乡机会“送学上门”,还和外出打工的党员建立了微信圈,以便及时联系、沟通学习心得、解决疑难问题。并把基层党建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多次组织村干部、党员、村民召开会议,遴选出扶贫对象35户72人,并根据每户实际情况,分户施策、一户一策,力争和兄弟村的村民一道脱贫致富奔小康。其中,通过扶持特色产业和就业脱贫48人;通过政策性保障兜底脱贫14人;通过发展教育脱贫10人。
在具体工作中,黄科特别注意工作方法,讲求工作实效。通过短信、微信、谈心等方式与党员、干部交流近期打算、长远规划等问题。特别是黄科深入实地了解到泉子沟村有冰川石林遗迹,有50-60年代农业学大寨兴建的水利工程遗址和生态环境较好的优势,适时提出发展旅游业带动村经济发展、拓宽农民收入的设想,并以此为龙头,鼓励村民发展绿色有机蔬菜种植和土鸡等特色养殖业,带领群众探索出一条发家致富的好路子。这些工作不仅赢得了群众的信任,激发了村民干事创业的热情,同时也使黄科收获了很多。
◎村民的事儿无小事
黄科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把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记心间,始终把老百姓的事当成最大的事,并落实到具体行动上。
去年冬天,武建辉老人整天愁眉不展,通过交谈了解到,他是为了儿子娶媳妇犯愁,女方家索要的彩礼太多。黄科买了酒菜上门做工作,和他们讲婚姻是因为爱走在一起,而不是金钱的交易。通过耐心的说服教育,女方再也不提彩礼一事,顺顺当当地办了一场简朴的婚礼,省下的钱买了几只羊,当年就接羔3只,现在小两口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这件事在当地引起了不小反响。村民们都说,黄书记办了件大好事,给移风易俗开了个好头。
“我将再接再厉,践行‘奉献不言苦,追求无境止’的人生格言。”今后的路还长,黄科决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老百姓谋实事、办好事,用敢担当、敢作为、主动奉献的精神为党旗添彩增辉。
刘建忠(右)和农民在向日葵田里 特约记者 郭玉宽 通讯员 韩亚囡文/图
刘建忠:夙夜在公 一心为民
儿子面临高考,年迈的父母身在异地。但商都县组织部干部刘建忠思索再三,还是主动请缨下基层但任了玻璃忽镜乡阳高村驻村第一书记。他说,“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应该事事走在前面。”
◎要干就要干出个样子
“人过留名,鸟过留声。”咱要干就干出个样子。刘建忠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驻村以来,他利用晚上和阴雨天农闲时间,组织在村党员认真学习党章党规、习近平系列讲话,并结合本村实际进一步建设完善党员活动阵地,还协调单位出资1万元为阳高村修缮了党员活动室,添置了文件柜、沙发等办公用品。用党员们的话说,坐在宽敞明亮的活动室里学习心情是格外欢畅。
刚到阳高村,刘建忠看着乡亲们一双双期盼的目光,倍感肩上的责任重大,更坚定了切切实实为群众办实事的决心。他在了解村情的基础上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帮助阳高村理清发展思路,并把群众最迫切、最亟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作为驻村工作重点,对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和困难建立问题消号台帐,一件一件逐步解决。在创建新农村工作中,刘建忠牵头制定了《阳高村文明创建实施方案》《阳高村环境卫生公约》等,与村民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动员引导村民维护公共卫生。刘建忠还协调有关单位募捐帮扶资金,用于聘用专职保洁员负责阳高村公共场所、街道的卫生清扫、垃圾收集、清运等工作,使阳高村呈现出美观、干净、卫生的新景象。
◎带出一个好班子
“自从来了刘书记,村里实现了零上访。”村民小组长黄日河说出了村民的心里话。“村两委班子一心一意为咱老百姓谋利益,咱们不好好跟着干,上啥访呢?”村民的评价最实在、最可信。
驻村以来,刘建忠严格执行驻村第一书记相关规定,真正发挥好“第一书记”作用,协助阳高村做好各项工作。在去年“两会”期间,他带领村干部主动上门与有意上访对象交流谈心,了解他们的诉求,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把矛盾化解在了最基层。
“我在村里一没亲戚,二没其他顾忌,省去了‘黄鸡一窝窝、白鸡一窝窝’的许多麻烦,保证一碗水端平。”2015年恰逢村“两委”换届,刘建忠充分发挥自己“旁观者清”的优势,积极参与到村“两委”换届工作中。他深入村组、农户家中宣传村“两委”换届的重要意义及有关政策、法规,让党员和群众及时知晓换届工作程序、方法和步骤,耐心细致调解矛盾、排解邻里隔阂,最终选出了思路清晰、能力突出、热心服务群众的村“两委”带头人,使阳高村的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带领群众创造幸福生活的主心骨和领路人。
“太辛苦了!”看着刘建忠在村里一呆就是十几天,为村里的事操碎了心,渴了就进村民家讨口水喝,累了就在村委会的长条椅子上窝一宿,村民心疼不已,想着法儿想请他吃顿饭、喝口酒,都被他婉言谢绝。
◎好事实事一箩筐
“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刘建忠想方设法帮助那些最需要帮助的农民,为家庭确实困难的向民政部门争取救助,为一些有大病的患者向工会申请“大病救助”补贴,并与在村的两户贫困户“结对帮扶”,在春节和中秋节分别送去了苹果、月饼和慰问金。在闲暇时候还帮助一些老弱病残农户喂养牲畜、收拾院子、买菜做饭,不管大事小情,都有刘建忠忙碌的身影。
今年开春时,村里种植甜菜的农户增多,而佰惠生糖业公司提供的籽种相对不足,面对种植户期盼的眼神,刘建忠多次去公司协调,为种植户申请了足够的籽种,并从农牧局邀请科技人员教给农民甜菜种植和养羊技术。
村民梁卞荣患乳腺癌多年,常年泡在医院,家庭十分困难,又没人照顾。刘建忠多次协调医院帮助办理住院手续。梁卞荣的小孙子马上就到了上幼儿园年龄,因为看病已经花光积蓄并四处举债的家庭,实在无力承担上幼儿园的费用。刘建忠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特意去幼儿园争取了免费就读,并顺利入学。听到这个消息,梁卞荣流出了感动的泪水。当梁卞荣因病医治无效去世后,刘建忠又帮助其家人筹办了丧事,并送去慰问金1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