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词佳句 > 经典语录 正文
【外国悲悯名言】《堂吉诃德》:虽千万人,吾往矣

时间:2023-04-09 08:45:10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12

“到了地球的尽头问人们,‘人们可明白了你们在地球上的生活,你们该怎么总结这一生活呢?’那时,人们便可以默默地把《堂吉诃德》递过去,说,‘这就是我给生活做的总结,你们难道能因为这个而责备我吗?’”

“在欧洲的一切文学作品中把严肃和滑稽、悲剧性和喜剧性、生活中的琐屑和庸俗与伟大和美丽如此水乳交融……这样的范例仅见于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

……

光是看名家们的书评,就足以得知《堂吉诃德》在文学界的地位。书的名声不虚,就像堂吉诃德的怪诞不虚。

《堂吉诃德》主要描述了一个看似荒诞不经的沉迷骑士文化的疯癫狂人在追寻骑士道的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

堂吉诃德是一位年近五旬,体质健壮,肌肉干瘪,脸庞瘦削的乡村小贵族。

他沉湎于骑士小说,每天晚上通宵达旦,白天也读得天昏地暗,这样一来,读得多,睡得少,终于理智殆尽,走火入魔,满脑子都是书上虚构的魔法、打斗、战争、地狱、负伤、圣水、爱情和其他的胡言乱语。

终于,他下定决心成为一个救弱扶贫、为人打抱不平的利己利人利国家的游侠骑士。

他穿上锈迹斑斑的甲胄,戴着破了洞的头盔,手持一柄生满绣的长矛,找来一匹瘦弱的老马当作自己的坐骑并名其为罗西南多。

称自己为“曼恰的堂吉诃德”,为自己找了一个想象中的邻村妇女作为他要守护的公主,为其取名为“托波索的杜尔西内娅”,找来村里一个名为桑丘·潘萨的矮矮胖胖的农夫作为侍从,又找到一个城堡(实为客店)让城堡主人授封其“骑士”称号。

就这样,骑士之旅正式开始了。

途中,他把风车当巨人,把羊群当军队,把罪犯当成受害的绅士,爱对想象中的敌人发起进攻,丑态百出。其行为看似荒唐可笑,但我们好似不能对其善良的行侠仗义的动机进行过度指责。

尽管桑丘不住的对主人的行为进行纠正,堂吉诃德仍然坚持自己的想法。一路下来他吃了很多苦头,又弄了一身病,朋友们几番设计让他回家治疯病,但每次他又偷偷出来征险。

终于在同村的一位学士的计谋下回到了故里,在寿终正寝前意识到自己的荒诞行为,忧郁而死。

“2

如果我们进行词条搜索,我们就会发现,堂吉诃德意指充满理想,只按理想行事而不顾现实,为梦想而疯狂的一类人。

《堂吉诃德》出书以来人们讨论最多的话题就是真和假、理想和现实。

朱光潜曾发表意见:“一个是满脑子虚幻理想、持长矛来和风车搏斗,以显出骑士威风的唐·吉诃德本人,另一个是要从美酒佳肴和高官厚禄中享受人生滋味的桑丘·潘沙。他们一个是可笑的理想主义者,一个是可笑的实用主义者。但是唐·吉诃德属于过去,桑丘·潘沙却属于未来。随着资产阶级势力的日渐上升,理想的人就不是唐·吉诃德,而是桑丘·潘沙了。”

我们说堂吉诃德的世界是虚幻的世界,那么什么是“真”?或许我们不能轻易评定堂吉诃德的行为,因为这是“人间向上精进之心,与现实俗世之冲突”。

初读《堂吉诃德》时不知背后的悲壮,常常捧腹不已。再读《堂吉诃德》时似已是曲中人,原来我们曾经都是堂吉诃德。

我们很多人在小时候都会有满腔拯救世界、书写历史的豪情,在时间的磨砺下,却渐渐变成了平和与妥协。

只不过堂吉诃德把这份豪情和偏执发挥到了极致,他的一生因为向上精进的理想主义而变得淋漓。

正如周作人所说,“其书亦永久如新,不以时地变其价值”,堂吉诃德到现在还广为流传,与已然消亡的骑士道肯定是没有关系。

他在慢慢成为一种精神符号,承载着新的现实意义,我们悲悯堂吉诃德,悲悯理想主义,其实面对洪流随便抛弃梦想的我们更值得悲悯。

“3

思想界一度把堂吉诃德和哈姆雷特作为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物代表来分析,

“这两大名著的人物实足以包举永久的二元的人间性,为一切文化思想的本源;堂吉诃德代表信仰与理想,汉列忒(哈姆雷特)代表怀疑与分析”,屠格涅夫的观点为人们的讨论提供了热点话题。

不过我还是更喜欢陈众议的观点:“当下我们既不能过于冲动,又不能优柔寡断,堂吉诃德的冒险精神很容易导致盲目,哈姆雷特的延宕又很容易让人一辈子碌碌无为,甚至陷入虚无主义,两个极端都不适合我们这个时代,而是需要从中找到一个平衡点。”

平衡点还在寻找,堂吉诃德已死,理想精神不死。

喜剧也好,悲剧也好,“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谁又能随便定义这其中的堂奥呢?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