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谶语指的就是那些事后应验了的话。其实在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都有各种各样的谶语,今天我们就说说那些关于秦朝的谶语。
秦朝在中国历史上好像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它是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制王朝,出了历史上第一个皇帝始皇帝,统一了度量衡、文字,推行了郡县制,对整个大一统国家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却二世而亡,只存在了十五年。关于它的谶语有名的一共有两个:
谶语之一:“亡秦者,胡也”。
秦始皇登基以后,总希望自己万年不死,皇位世代永传,于是派出几路人马到处寻访仙人,求取长生不老之药。有一个叫卢生的人到海中寻仙,回来向秦始皇献了一本有关谶语的书,书上说:“亡秦者,胡也”,也就是说灭掉秦的将是胡。至于这个胡代表谁,只能自己去理解了。秦始皇想当然的认为胡就是指的胡人,少数民族,于是派大将蒙恬领三十万大军到北方去攻击胡人,在南方设置三郡派五十万人屯守,在西北驱逐匈奴,修长城、修烽火台来加强防卫,确保万无一失,不给胡人任何入侵的机会。防范措施做得这么好,秦始皇自认万无一失,可千算万算,秦始皇就是没料到,此胡非彼胡,亡秦的胡指的是他的二儿子胡亥。本来秦始皇想传位给大儿子扶苏,在他巡行途中病重的时候也给扶苏留下了一封盖有玉玺的信,让他来咸阳参加他的葬礼,其实就是要他来继承皇位。论才能、论品行、论群众基础,扶苏是最合适的继承人,如果扶苏能顺利继位,于秦朝而言是再幸运不过的了。但是秦始皇死的突然,李斯、赵高主导了政事,伪造了皇帝的遗诏,命令公子扶苏自杀,然后立了跟他们比较亲近,更容易控制的公子胡亥为帝,史称二世皇帝。胡亥继位时只有二十岁,继位后宠信赵高、杀戮众公子,干出了一系列荒唐误国的事,导致群雄四起,最后被赵高派人杀死。
临死之时,胡亥跟杀他的人有一段对话,很有意思,他说:我想见见丞相可以不?被拒;他又说:我不当皇帝了,给我一个郡,就当个郡王可以不?被拒;他又说:郡王我也不当了,我就做个万户侯可以不?被拒;他又说:我啥都不要了,就跟我的孩子老婆做个平民百姓可以不?仍然被拒,秦二世无奈自杀,四十多天后刘邦带兵攻进咸阳,秦朝灭亡。在胡亥自杀前会否想到被他矫诏逼死的哥哥扶苏?那就不得而知了。
谶语之二:“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范增第一次与项梁见面时,说:“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
为什么说“楚最无罪”?这里涉及到一段公案。其他国家基本都是由于在军事上的失败,而导致了国家被灭,比如赵国因为长平之战元气大伤从此衰落。然而楚国却是因为国王被秦国多次欺骗。第一次就是秦国使者张仪骗楚王说,给你六百里的土地,但楚国必须跟齐国绝交。齐、楚本来互为犄角,联合抗秦,秦就不敢轻举妄动。但楚王轻信,与齐国绝交后,却只得到了六里地。后来更是连楚王本人都被骗到秦国并且被扣留,以至于客死他乡,最后只能将遗体运回楚国,两国就这样彻底闹掰,历史记载:“楚人皆怜之,如悲亲戚 ”。于是楚南公便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其实,在先秦以前,人们在作战的时候并没有太多“兵不厌诈”的说法,哪怕是敌对国家,对于彼此的信任也很高,所以对于秦国的欺骗,楚国人们也是憋了很多的火气,对于秦国以及后来的秦朝都带有不甘的怨愤。所以范增就利用这一点去劝说项梁,项梁认为他说的很对,立楚怀王的孙子心为新的楚怀王,得到人民的拥护而迅速壮大实力。最后秦末各种反秦势力风起云涌,秦朝灭亡。
我们今天从历史来看,也许是巧合,三个在秦灭亡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人确实都跟楚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第一个就是陈胜。他喊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带领农民揭竿而起,他起义就是以楚作为旗号的,也建立了张楚政权。陈胜的出生地史书上说他是阳城人,春秋时期虽为郑国的国都,但到了战国末期却成为了楚国的地盘。
第二个就是刘邦。他本是个小混混后来当了个亭长,他出生的沛县原本在宋国的境内,宋国被魏楚齐三国瓜分后沛县又成为了齐国的领土,后来五国伐齐,沛县又被楚国占领,所以也能算是楚国人。
第三个就是项羽。他是一个很纯粹的楚国人,江东一直都是楚国的境地。
所以说,整个秦末来说,陈胜算是先锋,他虽然失败了,但是他点燃了天下反秦的引线,在赵高等人的进一步掏空之下,刘邦和项羽率领的势力从外攻入,我国第一个大统一王朝就此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