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课 信言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已愈有。既以与人,已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学习这一课的感悟:
(1) 说话真诚无废话,点到为止
真话、可信的话通常都是不动听的,不好听的(信言不美)。可是,正是"信言不美",说的是真话、实话,才能使我们发现自己的缺点,改善自己不足的地方,从而使自己变得更好。正所谓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在日常生活中,要说真话也要看对象、时间和地点。比如,在工作开会时,有时说真话可能会导致某些人陷入难堪困境;轻者使他人当场失去脸子无法下台,重者可能使他人遭受上司的谴责。在这种场合里,我们可以考虑用另外的方式把事实表达出来,尽量不让别人难堪。我们也可以在会后私下与同事沟通,合力把事情处理好。
说真话,点到为止的功夫是我们学习的目标。如果时间和地点不恰当,那我们就要学习闭嘴。多说多错,不如不说。顺其自然等待对的时间和地点才把真话说出来,对自己和大家都是好事。
漂亮的话通常不是真话(美言不信)。人们的甜言蜜语、花言巧语通常都是假话,目的就是要从人道中索取利益。
说假话是不符合自然的。我们不难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会因个人利益去讨好别人,说些不切实的话。过后,我们需要用更多的假话去延续之前的假话来维持与别人的关系。长期下来,自己的精神状态必定是紧绷不自然。
有人说过:三样东西是不可能永远被藏起来:太阳,月亮与真实(真理)。时间一到,真理就会自然而然出现。所以,如果我们不想或因某种原因而无法说真话,那就选择不说吧。有道是:少言是修养,闭嘴是智慧。
(2) 博学多闻话不必多
聪明的人不一定博学,见多识广的人不一定真正聪明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人生的修行重在于行,而不在于辩。真理没有必要每天去争辩,一天到晚争论不休,也未必就能辩论出来真理。一切真理与正道,只有真正用心去实修,才能真正领悟。
(3) 圣人不争只为他人
圣人的思维、思想和作风都是我们学习的目标。在这里,老子说了圣人是不存占有之心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别人而不为已(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已愈有)。当我们以别人作为出发点,尽力照顾别人,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为充足,丰富(既以与人,已愈多)。自然的规律是让万事万物自然发展,而不伤害它们(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的行为准则是,做什么事都不跟别人争夺(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老子也在第33课说了: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争,处下,最终我们也会得益。
通过学习老子《道德经》这一课,我们学到了什么呢?
- 学习老子的辩证观点,实践处世之道,以及体会了“我为人人,无须人人为我”的思想;
- 学习自然之道,行圣人之道;
- 学习不个性张扬,不奢华享受。不争不辩顺自然;
- 学习远离高谈阔论,不对他人评头论足;
- 学习真诚待人,与人为善,遇到磨难时忍辱不辩。
很多道理我们都明白,但不一定能做到。通过学习这一课,对我们的人生有很大的帮助和启发,照着《道德经》说的去做,我们的人生之路会走得更好。
林大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