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之藩文中说:“没有人不爱春风的,没有人在春风中不陶醉”,春风是爱物的,长者是爱人的,胡适是春风。
胡适一生,不管做一个好人有多难,他都努力去做了。
北大教授温源宁记载,胡适上课时总记得为衣裳单薄的女生关紧教室的窗户,以免她们着凉。
1909年,十八岁的胡适看上去弱不经风
胡适初任北大教授(1917年26岁)
(1924年,胡适摄于北京)
胡适与鲁迅
从前上海的左翼作家,在鲁迅领导之下,曾向他"围剿"多次。鲁迅逝世后,许广平为《鲁迅全集》的出版而四处奔走,却无人愿意帮忙,不得已求助于胡适,胡适马上着手运作。他从未计较过恩怨得失,不管是友人,还是曾经反对过自己的人,他都尽全力帮助。
(胡适1930年摄于北大)
"容忍就是自由"
胡适对于人身攻击向来不作公开回应。
胡适写《介绍我自己的思想》,其中有二三百字批判唯物史观的辩证法,这一页就让叶青等人骂了几年,胡适一直不回应不理睬。女作家苏雪林是反鲁急先锋,1936年11月,鲁迅尸骨未寒,苏雪林即在《与胡适之先生论当前文化动态书?自跋》中写道:"以鲁迅一生行事言之,二十四史儒林传不会有他的位置,二十四史文苑、文学传,像这类小人确也不容易寻出。"这样的措辞近乎谩骂,已超越了文学批评的正常范畴,立刻遭到胡适的严肃批评:"我同情你的愤慨,但我以为不必攻击其私人行为。鲁迅狺狺攻击我们,其实何损于我们一丝一毫……一类字句,未免太动火气,此是旧文字的恶腔调,我们应该深戒。"1943年元旦,胡适花费20美金购获30大本的《鲁迅三十年集》,然后连夜挑灯细读集中没有读过的文章,这是胡适在交卸了驻美大使职务后购读的第一套书,由此可见他对鲁迅心无芥蒂。
(1939年,39岁的胡适摄于上海)
郭沫若、郁达夫、徐志摩等人都未能免俗,赶了休妻的潮流,胡适却忠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依然得到俗世的幸福,可谓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
梁实秋在《怀念胡适》一文中写道:"他重视母命,这是伟大的孝道,他重视一个女子的毕生幸福,这是伟大的仁心……五四以来,社会上有许多知名之士,视糟糠如敝屣,而胡先生没有走上这条路。"此一事,鲁迅不如也。
(胡适与夫人江冬秀)
(1946年胡适回国 左一傅斯年)
慷慨资助青年人;胡适爱才、惜才、奖掖后进,乐意做青年人的朋友,他常用易卜生的那句名言--"最要紧的事情,就是把你自己铸造成器"激励青年人。胡适对许多学者都有知遇之恩,他从不在意对方的政治立场,只留意他们的学问。胡适对许多学者都有知遇之恩,他从不在意对方的政治立场,只留意他们的学问。如季羡林、杨联升、沈从文、毛子水、邓广铭、吴晗、千家驹、罗尔纲……许多才俊经胡适的提携和培植成为国家栋梁。
(1946年,55岁的胡适就任北大校长)
“我的朋友胡适之”成为我国文化界的一个典故。
在北京,胡适家里每到星期六总是高朋满座,各界人士,包括商人和贩夫,都一律欢迎。什么问题都可以问,什么问题都可以谈。他尽力解答。对穷困的人,他接济金钱;对走入歧途的人,他晓以大义。也有人只是去问候,他便报以零零散散的闲谈。客人辞别后,都有不虚此行之感。他的朋友,或自称是他朋友的人,实在太多了。
"我的朋友胡适之"绝非浪得虚名,以至于林语堂在他主办的幽默杂志《论语》上宣布:"这本杂志的作者谁也不许开口'我的朋友胡适之',闭口'我的朋友胡适之'。"因为这样的人太多了,以至于鱼目混珠,真假莫辨。
(胡适喜爱收集火花)
"社会的改造是一点一滴累积起来的,只能有零售,不能有批发……许多人做事,目的热,方法盲,我们过去有许多人失败的原因,也是犯了有抱负而没有方法的毛病。"
唐德刚说:"胡适的伟大就伟大在他的不伟大。他的真正过人之处,是他对上对下都不阿谀……他说话是有高度技巧的,但是在高度技巧的范围内,他是有啥说啥!通常一个有高度清望的人,对上不阿谀易,对下不阿谀难,而胡氏却能两面做到。"
共产党批评胡适对国民党是"小骂大帮忙",国民党却批评胡适对共产党是"姑息养奸",他落了个两面不讨好。
据弟子罗尔纲回忆:上世纪30年代初,胡适曾异想天开,撰写文章建议国民政府将东北某省划拨给中共,让其试验共产主义的治国方略,若试验成功,再行推广。这篇论文碍于当局的禁锢,没有发表,若非对国民党太失望,胡适当不会动此念头;若非奉行自由主义,他也不会有此建议。蒋介石决不是胡适心目中理想的领袖人物,蒋虽亲近英美,取的却是实用主义的态度:对英美的军事援助欢迎之至,对其政治制度则敬而远之。
(胡适与于右任)
胡适由美赴台就任"中央研究院"院长之后,常要填表,一遇"职业"栏,即颇费踌躇。一次,他笑着说:"我活到今天,还不知道我的本行是哪一行,还不知道我的职业怎样填法。"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他身上毫无官僚气息,从不喜欢别人称呼他为胡院长,而希望叫他胡先生或胡博士,他说:"我们是一个学术机关,称官衔,让做官的人去称吧。"他愿做政府的诤友,也只有他这样无党无派的社会贤达,才有做诤友的价值。
胡适是世间最幸运的书生,20多岁即暴得大名,尔后40多年,获得过世界一流大学颁赠的36个荣誉博士学位,一直能维持清名而不坠,虽在大陆受到口诛笔伐的围剿,却无损其毫发。
1962年2月24日,中研院举行第五次院士会议,胡适主持。6点多钟时,客人离去,胡适与凌鸿勋夫妇握手时,心脏病猝发倒地。胡适尝以"路远不须愁日暮"勖人兼自勉,怎奈病来如山倒,遽归道山。一杯在手,含笑而终,可算好死法。72岁终其天年,也较新文化运动中的其他主将和健将刘半农(44岁)、钱玄同(53岁)、鲁迅(56岁)、陈独秀(63岁)为殊胜。不少人认为:胡适死得其所,他生平最佩服蔡元培,如今死在中央研究院的元培纪念堂,与蔡元培同寿;而且有这么多朋友、学者为他送行。一个不平凡的人,终有不平凡的死。
胡适死后,清点遗物,好衬衫只有一件,好袜子只有一双,其他的衬衫和袜子皆曾补过,身无长物,一寒至此,真正不可思议。
抄录几件轶事,以飴读者。
1、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所长高梦旦曾择定不到30岁的胡适为接班人,胡适自觉经营业务非己所长,且他更乐意留在学界,便推荐老成持重的王云五代替自己。这件事使人看到老辈学人对晚辈的爱惜和扶持。胡适提携后进同样不遗余力,最难得的是他还不存党派之成见。千家驹是共产党员,胡适推荐他去陶孟和的社会科学研究所去,陶有顾虑,胡适便说:"你管他是不是共产党,你就看他在你这里工作行不行。"
2、上世纪50年代初,张爱玲寓居香港,寄小说《秧歌》给胡适,他看得极为仔细,赞赏备至,嗣后将通篇圈点且题写了扉页的原本寄还张爱玲,使她"看了实在震动,感激得说不出话来"。张爱玲到美国后,颇得胡适的照拂。这两位《海上花》的高级别读者,对文学的理解有许多共同之处。胡适爱护晚辈,慈中有严,女作家谢冰莹请胡适题词,胡适的话句句都到心坎:"种种从前都成今我,莫更思量莫更哀。从今后,要怎么收获,先怎么栽。"
3、林语堂官费到哈佛研究,由于费用未及时发放,他陷入困境,打电报回国告急,胡适倾尽私囊汇寄两千美金(在当年这是一笔巨款)使其完成研究。林语堂回国后才知就里,胡适却从未向林语堂提及此事。
4、1948年,胡适将自己珍藏的孤本秘籍《红楼梦甲戌本》慷慨借给燕京大学的学生周汝昌。他对周汝昌的为人一无所知,借后却从未提及和索还。周汝昌与其兄周祜昌先斩后奏,录下副本,然后写信告知胡适,胡适肯定他们的所为。周要做一些更深入的研究,为曹雪芹的原著恢复本来面目,胡适也愿意鼎力相助,并借给周汝昌《戚蓼生序本》和《庚辰本》,使三种真本汇齐于周汝昌手中。
5、1959年,台北街头一位卖芝麻烤饼的老人袁瓞弄不懂美国的议会民主制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有何不同,更拿不准二者孰优孰劣,他鼓足勇气,写信向胡适求教。胡适用公开信作答,极之乐观和欢欣。信中有这样一节文字:"我还可以说,我们这个国家里,有一个卖饼的,每天在街上叫卖芝麻饼,风雨无阻,烈日更不放在心上,但他还忙里偷闲,关心国家的大计,关心英美的政治制度,盼望国家能走上长治久安之道--单这一件奇事,已够使我乐观,使我高兴了。"胡适请袁瓞到南港中研院去玩,不仅送书给他,还语重心长地说:"社会的改造是一点一滴累积起来的,只能有零售,不能有批发……许多人做事,目的热,方法盲,我们过去有许多人失败的原因,也是犯了有抱负而没有方法的毛病。"胡适与一位卖饼的小商贩交流起来尚且没有障碍,而且能够平等待之,其他的就可想而知了。
参考书目:《胡适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