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是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决策。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为中国步入改革开放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邓小平关于改革开放的一系列话语,来源于人民,来源于生活,内容丰富,寓意深远,成为改革开放的经典“名言”。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图为邓小平同志和陈云同志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
粉碎“四人帮”后,是实行改革开放还是固守僵化教条的体制,是摆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面前一道生死攸关的选择题。此时的邓小平审时度势,以极大政治勇气冲破“两个凡是”,力主改革开放。
面对思想上的禁锢,邓小平怒斥道:“现在发生了一个问题,连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都成了问题,简直莫名其妙!”用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解开了许多人内心的困惑。
中央党校的《理论动态》第60期发表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作为《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公开发表后,引发了全国性的具有历史意义的真理标准大讨论。
对于这篇文章和这次大讨论,邓小平多次予以肯定和支持。在同胡耀邦谈话时他明确指出:真理标准这篇文章是马克思主义的,争论不可避免,争得好。邓小平将这次大讨论上升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战略高度来看待,指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的确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就这样,在邓小平支持和倡导下,全党陆续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为改革开放作了思想上的准备。
思想解放了,思维活跃了,还要把思想统一到改革开放上来。只有科学解答“为什么要改革开放”,才能坚定改革开放的决心和信心。邓小平从发展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出发,探讨中国改革开放的必要性。他指出:“社会主义如果老是穷的,它就站不住。”又在总结历史教训的基础上,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著名口号。
面对一些人担心的姓“资”姓“社”的问题,邓小平又多次使用犀利而睿智的话语强调改革开放的重要和正确。他指出:“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以此,将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的命运联系起来,便于人们理解和重视改革开放对于社会主义的巨大价值。
在坚持改革开放的道路上,邓小平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他反复告诫人们: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同志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并发表重要谈话,科学总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实践探索和基本经验,从理论上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问题。图为邓小平同志在广东省视察。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什么是改革开放”是邓小平向全党和全国人民解答的第二个重大历史问题,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体现了他高超的政治智慧和话语艺术。
中国人民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用革命推翻了三座大山,赢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人民广泛参与并亲身经历了革命。因此,中国的老百姓对革命是熟悉的,对革命的作用是肯定的。
邓小平紧紧抓住人们对革命的积极关注,使用简洁明了的话语将改革开放与革命进行类比和联系,有利于人们深入理解改革开放的含义。1984年,邓小平提出了“把改革当作一种革命”的论断,之后又提炼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的表述,向人民群众说明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定位。
以革命为话语承载,邓小平详细阐述了改革开放的科学内涵,他指出:“这是一场根本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落后面貌,进一步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革命。这场革命既要大幅度地改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改变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国家对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
1992年,他通过与革命类比的方式,阐释了“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指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使中国人民的生产力获得解放,这是革命,所以革命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邓小平通过这种类比的方式和大白话式的叙述语言,向全党和全国人民阐释了改革开放的内涵和价值,起到了极好的宣传动员效果,在短时期内有效提高了人们对改革开放的思想认识,迅速凝聚起改革开放的磅礴之力。
根据邓小平的这些论述,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对外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十分关注推进改革开放,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要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判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图为1992年1月20日,邓小平同志在广东省深圳市国贸大厦视察。
“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目标一旦确定,如何改革开放就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对此,邓小平结合生动活泼的日常实践,吸收人民群众的生活话语,陆续概括出了“不争论”“杀出一条血路来”“摸着石头过河”“三个有利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著名论断,把深刻的改革开放之道,浅显易懂地呈现出来,有针对性地解决了“怎样改革开放”的难题,具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
一是坚持“不争论”。改革如同革命,一开始持观望心态的人居多,甚至会出现不同意见和议论。对此,邓小平说:“我们的政策就是允许看。我们推行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搞强迫,不搞运动,这样慢慢就跟上来了。不搞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邓小平用“不争论”表明了对于改革开放的基本态度,遇到争议可以暂时搁置,把时间留出来干事,避免了许多无谓的内部消耗,提高了效率。
二是鼓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中国的改革开放如同一张白纸,一切都是新的,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邓小平指出:“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邓小平用“小脚女人”作比喻,批评了改革开放中的保守现象,将其畏首畏尾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同时,他极力推崇“试”和“闯”,以“杀出一条血路来”的决心和气势,鼓励和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点燃了人们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干事创业的热情。
三是主张“摸着石头过河”。“摸着石头过河——稳稳当当”是一句民间歇后语,为群众所首创,本意是过河时多去摸索才稳当。邓小平借用饱含民间话语智慧的歇后语,用来探索和表达改革开放的科学方法。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摸规律,从实践中获得真知。摸着石头过河,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和话语表达。
作者:吴荣生
文章来源:学习时报2019年3月8日第A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