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在核心家庭关系中,亲兄弟姐妹,是自然血亲,是人先天的与生俱来的关系。
亲兄弟姐妹从小生活的环境一样,成长过程也大同小异,彼此的关系是非常亲密的,永远无法割舍的,毕竟血浓于水。
但有句俗语却说:“兄弟不共财,姐妹少往来”,这又有何道理呢?
01兄弟不共财
我们先来看前半句“兄弟不共财”,字面意思就是兄弟不要有共同的利益往来,也就是常说的“亲兄弟,明算账”。
即使是亲如同胞兄弟,也要在钱财方面算清账目。这个举动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纷争,也是为了防止发生像历史上那些兄弟阋墙,自相残杀事情。
三国时,曹丕曹植兄弟“煮豆燃萁”的故事想必大家耳熟能详。
话说曹操生前钟爱思维快捷,谈锋甚健的三儿子曹植,几次三番想立他为太子,虽然最终不了了之,但这就直接导致大儿子曹丕心有不满。
等到公元220年,曹丕即帝位,还是一如既往地忌惮曹植的才华,生怕曹植会乘机篡权,总想着除掉他。
有一次,曹丕命令曹植在七步之内吟诗一首,还规定诗中不能出现“兄弟”二字,否则就立即处死。
于是,曹植应声便作诗一首:“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丕听后,想到手足之情,深感惭愧,最终还是放了曹植一马。
这个故事让人深省,即便是亲兄弟,也有可能因为权力、名声、金钱等利益关系,反目成仇。
现实生活中,亲兄弟长大成人后,会因为各自的能力,机遇不同,产生一定的差别,再加上组建自己的小家庭后,彼此就没有了共同语言,会有隔阂。
原则上,最好不要发生财务上的往来,比如合伙开公司、共建房屋或购置资产、共同承包工程等,一旦因为经营理念不同产生分歧,很容易就撕破脸,打官司争财产也会在所难免。
再者,即便亲兄弟感情好,但谁也无法保证妯娌之间相处融洽,结婚后,与你共同过日子的毕竟是妻子,而不是兄弟。
从这个角度来讲,兄弟各自成家立业后,就是相互独立的个体,重心开始向自己的小家庭转移,想和以往一样亲密无间是很难了。
“兄弟不共财”,虽然表面上看来很现实,但实际上更有利于防患于未然,也算有先见之明的举措。
02姐妹少往来
再来看后半句“姐妹少往来”。这句话是告诫人们,姐妹成家后尽量少往来。
理由说来也简单,亲姐妹在同一屋檐下出嫁,再回娘家就会争脸面,有相互攀比的现象,容易引发嫉妒心理。
例如,在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有一幕戏:盛墨兰嫁给永昌侯府六公子梁晗、盛明兰嫁给宁远侯爵府二公子顾廷烨、盛如兰嫁给翰林庶吉士文炎敬,新婚后,盛家三姐妹同一天回门。
三个女婿中顾廷烨官居二品,地位最高,所以明兰最体面,排场最大。墨兰因排场比不过,心生妒忌,当场发脾气和老公吵架。
由此可见,婚前相同起点的女儿,因为嫁的对象不一样婚后总会显出差别。一有对比,人心就会不平衡。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情形也并不少见。婚后姐妹相约一同回娘家,见面就是相互攀比,内容包括在婆家的家庭地位、丈夫能力、家境富裕程度、孩子教育、给父母的礼物贵重……一番比较下来,总有个输赢,赢的一方在娘家洋洋得意,输的那方觉得委屈万分。
此外,姐妹虽亲,但姐夫或妹夫毕竟与自己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外人,要有“瓜田李下,自避嫌疑”的自觉性,何况亲戚不理家务事。
所以,明哲保身的情况下,最好是不要与姐妹来往密切。
总之,“兄弟不共财,姐妹少往来”,这句俗语很现实,蕴含着亲戚的相处之道:
1、平常保持适当的距离,要知道“久住令人贱,频来亲也疏”。说话、做事都彼此留余地,切忌盲目攀比,相互伤害,要知道幸福不是比较出来的。
2、不要涉及金钱往来,不要轻易开口借钱,很多亲戚之间往往就是因为借贷纠纷,而翻脸不认人,老死不相往来。
3、建立融洽的亲情关系。真诚相待,彼此关心,记得各自生日,逢年过节电话或视频问候,兄弟姐妹有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
不远不近,若即若离。如此才是成年之后兄弟姐妹之间或亲戚之间最好的相处模式。
作者:千面略懂先生
家事国事天下事,略知一二;烦心忧心玻璃心,开解三四。
人有千面,物有万象,冰山一角之下的世界才是暗流涌动的真实世界,人生需要看透假象的慧眼。
千面略懂先生每天带你一起识破生活假象,化解人生迷局。
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只是临时作为文字辅助作用,绝对不会用于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