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商业发达,在地中海四处做买卖,换句话说,古希腊人很有钱。有钱不一定爱钱,没钱不一定恨钱。关于对钱的看法,古希腊人分为两派,一批持正面态度,这些人以哲学家为主;另一批持否定态度,这些人以文学家为主。
持正面态度
大部分哲学家都对金钱没有特殊看法,他们冷静思考金钱的功能性,于是得出了一些积极的结论。
苏格拉底的弟子色诺芬是个历史学家,也算是哲学家,他颇有经济头脑,写过《经济论》与《雅典的收入》,他认为金钱(货币)具有两种基本职能,即“流通”与“贮藏”功能,他认为货币与其它商品不同,可以随时用来购买商品,所以谁都不会嫌钱多,多了可以贮藏起来。也就是常说的“闲了置,忙了用”。
柏拉图
色诺芬的同窗,同样是苏格拉底学生的柏拉图在谈论金钱时,主要强调它的流通功能,在他看来,金钱只有在流通中才能给大家带来方便,才能促使市场繁荣。所以,他反对把货币作为贮藏手段,因为这会导致财富的积累,他尤其厌恶放贷并取息的做法,认为那是不道德的。
柏拉图的弟子,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反对放债取息方面,与老师柏拉图保持一致,他指出以金钱繁殖金钱的行为是违反自然的,他认为钱生钱是最不自然的货殖活动。
亚里士多德之所以对放贷和利息深恶痛绝,是因为他对货币起源的认识有自己的看法。他说货币起源于发达的交换活动,最初的交换是以物易物,当商业的发展使物物交换变得困难时,就有必要发明一些既方便使用,又能安全运输,在各种场合都能让人们达成交易的东西。
亚里士多德
金属,特别是金、银等贵金属,恰好符合这些要求。因此,通过所有人达成共识,贵金属被用作一般的价值标准和交换的计量单位。可以说,亚里士多德对金钱和货币的看法,基本上与现代经济学一致,我们甚至可以说,他赋予了货币最早的完整概念。
哲学家们着眼于金钱的属性和概念,大多赞成金钱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他们没有意气用事诅咒金钱带来的道德困境。而文学家们与哲学家相反,他们站在感情层面,对金钱进行了无情的批判。
持否定态度
在古希腊,对金钱持否定态度的人不少,他们感情丰富,嫉恶如仇,看不惯金钱对人们的腐蚀。比如,公元前6世纪的诗人阿那克里翁,他用道德的目光审视金钱,斥责它破坏了原本幸福的生活。在诗中他谴责白银:
为了它,兄弟反目;
为了它,亲人离散;
为了它,战争四起;
最可怕,为了它,彼此相爱的人又相杀。
三大悲剧作家之一的索福克勒斯也同样斥责金钱,他用激烈的措辞谴责金钱造成的恶果,他说:“人间再没有像金钱这样坏的东西到处游走,这东西可以毁灭城邦,让人背井离乡;把善良的人教坏,使他们走上可耻的不归路,甚至教人犯下不可饶恕的罪。”
索福克勒斯
诗人和文学家善于观察社会,他们看到了因金钱而产生的诸多不和谐现象,从他们的文字中,我们既能感受到了金钱对当时社会的冲击,同时也能感受到因为眷恋金钱,人们的简朴生活逐渐被腐化,道德追求受到了挑战。所以,诗人和文学家的愤怒也是事出有因的。
金钱对当时的影响
除了对金钱持正面态度的哲学家以及持否定态度的诗人和文学家,还有不少人对金钱没有态度,仅仅将其当成工具。
早在公元前6世纪,波斯、色雷斯南部等地区便仿效希腊人,造出了自己的金币和银币,此后,迦太基、腓尼基、马其顿等地也竞相效法。亚历山大东征时,又将希腊人的金钱与货币经济向地中海东部和亚洲广为传播,于是,在欧洲大陆的南部的文明走廊,货币经济如同随风飘的蒲公英,四处扎根发芽。
古希腊的货币经济持续了500年左右,到公元前146年,随着罗马人的兴起与扩张,希腊的经济走向衰落。罗马人吞并了亚平宁半岛的希腊城邦,然后又控制了希腊本土的诸多城邦,最终完全将希腊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公元前30年,罗马帝国正式形成,希腊人不被允许继续铸币,他们用起了罗马的金钱,开始了罗马化的过程。
不过,征服者往往也是被征服者。罗马人虽然禁止了希腊的金钱,但自己的金钱却完全模仿希腊。罗马钱币上有统治者的头像,这是希腊人的首创;罗马钱币上的各种纹饰,几乎完全照搬希腊。最重要的一点,在罗马人拉丁语的著作中,所有关于金钱和贸易的名词,几乎都来自于希腊。我们可以说,罗马的货币就是希腊货币的精神继承者。
恩格斯曾经评价希腊的货币经济:“他们(在货币经济上)也和在其它领域一样,表现出同样的天才和创造。所以他们的见解与理论,自然而然地成为现代理论的出发点。”
实事求是地说,古希腊人对于金钱和货币经济的看法,确实有超前性和独创性,不管哲学家认为金钱挺好,还是文学家认为金钱不好,抑或罗马人完全照搬古希腊的货币制度,都从侧面说明了古希腊发达的经济水平。
参考资料:
《古希腊史》塞尔格叶夫
《安提戈涅》索福克勒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