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0位改革先锋中,于漪是基础教育界的唯一代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基础教育思想的变革,尤其是语文学科教学理念的不断演变,于漪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在67年的从教历程中,于漪用“站上讲台就是生命在歌唱”的精神走出了属于自己的语文教学之路。
已年近90岁的于漪脸上永远挂着微笑,讲述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变化,始终充满着激情。恢复高考时,她带教过77届的两个毕业班,原本底子薄弱的学生们竟然在毕业时100%考取了大学。 “经历了停止高考,又经历了恢复高考。想到当时恢复高考的情景了,我们老师跳、笑,因为国家建设要人才。一听到消息以后马上开会,跟其他学校比我们早了半年。这半年了不得,我们两个快班,3班、6班全部考取大学。”于漪说。
于漪充满热忱,潜心钻研,以人民教师的初心和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推动着语文教育改革的进程。上世纪70年代,电视里直播了一堂于漪执教的语文课《海燕》。一时间,上海万人空巷,全国人民都纷纷守在电视机,争睹她上课时的风采。因为课上得好,于漪的每堂课都成了“公开课”,来自全国各地的人都来听课,总数超过2000节。
杨浦高级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王伟,1982年到1985年初中三年就在于漪的班级,亲身体验到于漪老师对课堂教学的探索与改革,是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发光体。 王伟说:“于老师对我们上课就一个要求,回家认真预习提出问题,最好这个问题难住老师。我们同学可以在公开课当场指出于老师的板书有问题,于老师把红粉笔交到他手上,当着几百个听课老师的面,她鼓励我们敢于质疑、敢于挑战的品格。”
上世纪90年代初,语文学科开始被工具性所左右时,于漪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这一理念被写入国家课程标准,深层次地改变了语文教学的模式。
进入新世纪,她又提出语文学科要“德智融合”,充分挖掘学科内在的育人价值,将其与知识传授能力的培养相融合,这与现在强调的学科核心素养完全一致。在于漪心中,教育不是一个结果,而是面向未来的生命展开过程。于漪说:“ 比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到初三的学生有些句子都知道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需要再教这个字,但是这种精神、这种思想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结晶,这个千百年来成为民族精神的财富,要把民族精神的精华植根在孩子心中,所以教课是传播知识文化的同时,也要撒播做人的良种。”
于漪有句名言:“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为了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她首创了教师与教师的师徒“带教”方法,组成培养的三级网络——师傅带徒弟、教研组集体培养、组长负责制,有效地促进了青年教师队伍的成长。在她的发掘和培育下,一批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她先后培养了三代特级教师,共“带教”100多名全国各地的青年教师。对更多青年教师,她想说: “做教师第一要有定力,你为什么做教师,这点是非常重要的,深刻的认识到教育的意义、教师的意义的时候,就会神定下来、心定下来,就会风正气清。”
编辑:顾赪琳 责任编辑:邬佳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