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词佳句 > 经典语录 正文
【山东菏泽乡村振兴名人名言】菏泽退役军人王峰:追寻“天际线”的初心

时间:2023-03-24 14:14:35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时间是什么?

时间,对于一名工人而言,是小铁锤叮当作响中完成的一个又一个零件;对于一名卡车司机而言,是车轮滚滚在路上留下的车辙;对于一名作家而言,是笔尖在信笺上划过的痕迹……对于王峰来说,时间,是飞机机翼掠过白云时刹那的抖动,是这瞬间抖动带给心灵震撼时,留在脑海中的一句句诗行。

飞行,写诗,在许多人眼中是浪漫的代名词,更是心中“诗与远方”的具象表达。而王峰——这位民航客机机长、这位翱翔于天际的诗人、这位退役不褪色的老兵,将飞行与写诗灌注进了自己的生活,于是,笔尖下潺潺流出的字符,便汇成了这本让人读来有着独特体验的诗集——《天际线》。

在北京迎来2020年初雪的前一天,王峰诗集《天际线》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学堂举行。围桌而坐的,是在当今中国现代诗诗坛都享有盛名的“大咖”。

一身笔挺黑色西装的王峰,捧着白色封面的诗集《天际线》坐在会议长桌的一角,沉静而低调。此刻,这位研讨会的主角像是刻意回避着那耀眼的“主角光环”,像一名安静的学生静静聆听着老师们的讲评,并认真地做着笔记。即便在此刻,那么多位诗坛大咖为他的新书点赞,在他的脸上也很难捕捉到骄傲的神情。

“诗歌界和飞行界有相似之处,诗歌是语言的飞行。《天际线》的出版标志着王峰作为一个诗人从明亮少年向着成熟、复杂和丰富在转变。”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张清华这样评价王峰的新诗集。

于是,我们翻开这本凝结着王峰心血的诗集,跟随着他的诗行,飞进他梦想的天空,飞上他梦想的“天际线”,寻找他写在蓝天上的不变的初心。

一、变与不变

“首都机场附近的高岗上/有一棵树。//没有果实,也没有鸟儿……”

翻开王峰《天际线》的封皮,一首诗映入眼帘。这是王峰在2018年工作调动到北京的一段时间后,写下的《首都机场附近的一棵树》。诗行好似漫不经心地用铅笔描画在封皮上,其实却是王峰的精心设计,更描绘出王峰的生活态度。

王峰的办公室位于北京顺义的一家酒店内,办公室不大,却有着一整面墙的书柜。书柜里,陈列着王峰来到北京后阅读的百十本书籍,而最引人注目的,是柜子里,乃至整个办公室里唯一的一张照片。

照片上的王峰,身着褐色飞行服,戴着一顶飞行头盔,即使岁月已将照片冲刷泛黄,仍可看出头盔那亮眼的天蓝色。

这,是王峰在军校放单飞时拍的照片,那一年,是1994年。也是从这张照片起,王峰的身份迎来了第一次转变。

王峰出生在山东菏泽的一座小山村。儿时的他,像所有男孩子一样,有个仗剑天涯的英雄梦。5岁那年,王峰在父亲的影响下学起了武术。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能吃苦、肯坚持的种子也在那时候悄悄发芽。

1991年,王峰顺利通过招飞,并在第二年高考之后,正式穿上军装,成为一名飞行学员,成为他儿时做梦都想成为的“解放军叔叔”。

放单飞,对每一名飞行员来说都是刻骨铭心的。

那一天,天朗气清,王峰驾驶着初教-6教练机一飞冲天,他的视野也逐渐开阔起来。“那是第一次独立操作着飞机与白云握手。”回忆起放单飞时的场景,王峰嘴角露出浅浅的笑,“也是第一次真正体会到《我爱祖国的蓝天》这首歌里描绘的景色。那时就下定决心,我要一直飞下去。”

梦想的实现,需要勤奋努力;梦想的延续,需要坚持不懈。从部队回到地方王峰,虽然脱下了军装,但飞行梦仍在继续;虽然放下了手中的钢枪,但他心中的“钢枪”却从未放下——

“我是这片土地忠诚的儿子/为了你江河的流淌/为了村庄平静的炊烟/我的银鹰/随时驱阻窥伺的狼烟!”

正如新华社解放军分社原社长贾永所说,“王峰诗歌的高度源自于他飞行的高度,王峰诗歌的力度源自于他军人的历练,王峰诗歌的深度源自于他作为一名中国机长的担当。王峰的诗见天地、见性情、见境界,因为他不仅是一个诗人,更是一个军人,最重要的是一个开过战机的飞行诗人。”

直到现在,休息时王峰仍会打开电视看看军事新闻,微信里,几个权威军事微信公众号仍是置顶标星。王峰说,很庆幸自己的青春是在军营里度过,也正是因为这段涂抹了迷彩色的青春,让他今后的路走得更稳。

的确,对于王峰——这个几乎合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节拍成长起来的飞行员,那一段军旅岁月不仅给了他过硬的飞行技术,更重要的是给了他刻在骨子里的家国情怀。

2017年9月14日早08:40,从厦门飞往青岛的山航SC4955航班平稳落地,从机舱内走出一位特殊旅客——91岁高龄的山东籍老军人王湘生,在1949年解放厦门的战斗中,王湘生和战友浴血奋战。战斗结束,王湘生留在厦门,继续为建设厦门添砖加瓦。

这是山东航空2017年启动“邀请参加解放厦门战役的山东籍老军人回乡省亲”大型拥军活动以来,首位免费乘坐山航航班由厦门返回山东省亲的老军人。而这一拥军活动的主要发起人,正是王峰。

2019年3月的最后一天,执行完飞行任务的王峰落泪了。就在前一天,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境内发生森林火灾。受31日下午风力影响,突发林火爆燃,30名消防队员和地方扑火人员牺牲。

走出驾驶室,王峰把自己深深陷在办公椅里。他轻轻闭上眼睛,眉头紧锁。当初在部队时,他和战友曾讨论过关于“牺牲”的话题,热血的他们也曾发誓,愿为祖国的蓝天牺牲一切。如今,这些年轻的战友就这样逝去,王峰内心如针扎般疼痛。

睁开双眼,两行热泪顺着脸颊流淌而下。提起笔,滚烫的诗行灼烧于纸上:“当黑夜即将来临,将恐惧/付与沉默。请你抬起头颅/看一眼飘荡的山火//为了永远的光荣/黑夜即将来临,请你抓紧绳索//当黑夜即将来临,将脚底/跺向大地。把决绝的豪情/石化在木里的林域……为了故土的父老乡亲/黑夜即将来临,请你整理好军衣……为了清脆的誓言/黑夜即将来临,请你笑笑打个手语……为了绿色的诱惑/黑夜即将来临,请你安顿好崇高的灵魂!”

这首《烈火铸就永恒——献给烈火中永生的士兵》后来被刊发于《光明日报》。王峰说,这是一名军人对战友的祭奠,也是一名老兵对国的承诺。

对王峰来说,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无论是身在军营还是回到地方,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流淌在他血液里“一声‘到’,一生到”的红色基因。

二、抬头与低头

作家出版社的编审唐晓渡觉得“诗人都爱做梦,但把梦真的做高了,且清晰可见,用语言使梦凸显、呈现、固化下来,是比较难的”。在研讨会上,这位编辑过大量诗歌的编审,不吝给了王峰这样的赞美之词:“王峰将作为飞行员的生命体验和作为诗人的语言冒险有机结合在一起,让语言处于一种飞翔状态,他把飞行转换为一种眼光和格局。从《天际线》里可以看出,王峰确实进步很快,他的领悟力很高,梦做得既高,而且越来越结实,越来越漂亮。”

把梦做得高而实,这是王峰诗句独有的魅力。而这魅力的秘诀就在于,王峰在飞行的抬头间和行走的低头间,摸索到了某种平衡。用网络上一句时髦的话说就是既要抬头看天,又要脚踏实地。

黎平,一座被大山环绕的黔东南县城。“黎平山珍,芳名千里”,古代文人曾这样赞叹黎平的古邑文化。1934年12月15日,长征途中的中央红军占领黎平。为了确定红军的进军路线问题,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黎平召开政治局特别会议,史称“黎平会议”。

这座拥有着宝贵历史财富的小城,也成为王峰人生航迹上的闪亮坐标。

那一年,王峰从山东航空公司调至华夏航空公司,参与其组建工作。建立初期,华夏航空只有一架飞机——CRJ200,大家都对这架小飞机十分爱惜,华夏航空公司最开始也主要是飞贵州境内贵阳到黎平、兴义、铜仁等支线航线。

贵阳到黎平,这是一条并不遥远的航线,飞行时间只需要短短35分钟,但在这35分钟里,机组需要克服的是贵州山区天气情况复杂,山区乱流多等困难。王峰毅然担负起了贵阳首飞黎平的任务。

“其实飞了这么多年,我最喜欢的还是CRJ200。”王峰笑着回忆飞这架小型客机的场景。

“为什么?飞大型客机不应该更有感觉吗?”记者好奇地问。

“这可能和我曾是一名部队飞行员有关系吧,这样的飞行更有挑战性。”

那一天上午,当王峰驾驶着CRJ200客机逐渐下降时,从舷窗看到的景象成为他珍藏一生的画面——

机场周围高高低低的山地上,聚集了许许多多老百姓,他们或坐或站,有些老人家甚至拄着拐杖。所有人都在等待着时隔多年后降落在黎平机场的这一架航班。

“像开大会一样,满山密密麻麻都是人,大家都是来看飞机长啥样。”那一刻,王峰的鼻子突然一酸,他曾经只想将旅客安安全全送至目的地,如今,这些站在山头田野的淳朴百姓仿佛又给他心灵注入了一种新的力量。那是一种压在肩头的使命。

贵阳至黎平航线的开通,使原本需要8小时的车程缩短为35分钟的航程。这将近7个半小时的跨越,对于黎平这座红色小城来说,不仅仅是一种出行方式的改变,更是在脱贫路上大大地跨前了一步。

2019年,黎平县实现脱贫摘帽。品读着手机上推送的新闻,王峰会心地笑了。虽然已经离开那里,但只要战斗过的地方,就是故乡。

《天际线》中有不少诗歌描绘了王峰成长的“故乡”,如《过年》,仿佛一读便能听到老家那吱吱呀呀的木门响;比如《荒原》,仿佛用力吸口气,大西北的凉风就灌进了身体。

对于王峰来说,他的“抬头”拥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与视角。但王峰心中知道,那来自万有引力的力量,才是他“抬头看天”的力量源泉。他也知道,将来他飞得越高,在地面上走得也就越稳。

三、现实与梦想

海德格尔说,人安静地生活,哪怕是静静地听着风声,亦能感觉到诗意的生活。

王峰似乎很好地诠释了这句哲理名言。

在他的诗集《天际线》中,有“窗台和几棵草/眷恋着一小块夕阳”的《老街》,有“听到桦树自断躯干/对抗大地锁水的旨意!”的《绿藓》,当然,也有“机坪上停放的两架白色波音/正是今日/老神仙用来补天的两朵白云”。

正如吉狄马加在研讨会上对《天际线》的评价:“王峰的诗歌从心灵和情感出发,有哲学的背景和天空的向度,也有作为一个诗人的情感的、诗性的表达。他的诗歌飞上天空,情感却根植大地,写诗的人需要把握好形而上和生活本身,他的作品之所以能打动我们,是因为他的诗能引发我们心灵的共振,感受到他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尊重,对过往的经历有一种深情的怀念,他的诗歌背后有一种强烈的人道情怀。”

王峰好像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一样,一边飞行,一边做梦。但又不是《小王子》中的娇艳玫瑰。

他是一个把现实带入梦想的人,同时,他也懂得如何让梦想照进现实。《天际线》的出版对于王峰来说,是给过去几年的生活画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但这也不仅仅是一个句号,更是一个全新的起点。

“天际线”以上,是梦想;“天际线”以下,是现实。能在纷繁的现实中实现梦想,是幸运;能在变化的现实中坚持梦想,是幸福。

王峰觉得“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但他也觉得自己很幸运,“能够和着祖国发展的脚步一路成长,最重要的是,祖国的天空足够宽广,可以容纳任何一个平凡人的梦想”。

(图片由受访者本人提供)

  • 相关阅读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