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利于“四省通口”的中枢地位、钟灵流水的山水人文。泸州自古以来就是纵横交通要道、文化聚集地。
从2500年前姑蔑族南迁算起,人们像徐偃王家族、孔氏嫡系后裔那样留了下来与这方水土长相厮守、像白居易、朱熹那样几经往返眷恋不已,而更多的则是雁过留痕、鸿爪雪泥。
南宋时期,对浙江以西广袤地区的官宦显要而言,衢州是进京面圣的必由之路;而孔氏大宗驻跸,对举国的学士文人来说,衢州就是儒林朝圣的终极。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曾几的《三衢道中》描绘的衢州初夏山水,细细读来,与现代衢州农村的景象并无差异。
未到衢州五里时,果林一望蔽江湄。
黄柑绿橘深红柿,树树无风缒脱枝。
——《衢州近城果园》
杨万里也多次经由衢州往返于江西和杭州。他描摹的三衢,则是一派深秋丰收景象。
北陇田高踏水频。西溪禾早已尝新。隔墙沽酒煮纤鳞。
忽有微凉何处雨,更无留影霎时云。卖瓜声过竹边村。
——辛弃疾:《浣溪沙•常山道中即事》
辛弃疾所在的常山“农家乐”,比当今的“休闲民宿游”早了八百多年......
见说三衢好,民淳郡事稀。
官曹多故旧,幕府有光辉。
雨歇长溪急,烟销远树微。
明朝一壶酒,临别重依依。
——元•徐伯通《送汪仲罕之衢州知事》
衢州的民风,或许是受到了文化浸染的缘故,素来淳朴。以至于元代在此做官,成了“郡事稀”的美差。
草际生曙色,林端收暝烟。
露花泫啼脸,风叶弹鸣弦。
农家喜刈艾,行歌向东阡。
大道无狭邪,平原多稻田。
客行良不恶,敢曰从事贤。
——元(明)•刘基《早行衢州道中》
这位刘基就是辅佐朱元璋建立大明朝的刘伯温,而这首诗是他年轻时代经过衢州时写的。前两句写景,中间讲农事,后两句话锋一转,直接赞叹起衢州民风来了。
其他的知名景点在诗人眼里是这样的↓↓↓
林虑双童长不食,江郎三子梦还家。
安得此身生羽翼,与君来往醉烟霞。
——唐•白居易:《江郎山》
仙界一月内,人间千岁穷。
双棋未变局,万物皆为空。
樵客返归路,斧柯烂从风。
唯余石桥在,犹自凌丹虹。
——唐•孟郊《烂柯山》
汉苑残花别,吴江盛夏来。
惟看万谷树,不见一枝开。
——唐•李商隐《龙邱道中》
说起衢州的水,就不得不说衢州的母亲河衢江,古称瀔水。
鲛人宵织灵虚宫,双垂练带光涌空。
玉梭飞残半钩日,千尺平铺白如雪。
经烟纬雾回暖纹,东风剪断春无痕。
远山飞岚蘸新绿,潜蛟吹涛钿花簇。
越罗蜀锦不胜裁,夜夜蓝江展银曲。
这首诗就是参与《永乐大典》编撰的开化人、明代老翰林金实的《瀔江》,以其华丽的辞藻、天马行空的想象,足以称为不朽之作。
挂冠缨上已无尘,犹爱溪光碧照人。
——宋•苏辙《衢州赵阅道少师濯缨亭》
春风江上锦帆开,送别沙头酒一杯。
——宋•朱熹《送别》
一叶扁舟三足浪,万丛春树两堤沙。
——清•潘嗬岭《衢州春游》
当然,描绘衢州“绿富美”的古诗还有很多,此处无法一一列举。
“绿富美”在古诗里,也在我们的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