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在《论语》出现了15次,主要指意识到道的“史”。古代“史”有两种,一种是有官录的小李、京大夫手下的官员,由京义帮助管理平民百姓,孔子的学生大多要踏入书生行列,治理国家,治理经纬天下。另一个是备忘录。与农工商一起被列为“思敏”的思敏就是读书人。
孔子的学生子张继承了他的学说,他认为士要做到4点:“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这4点是士人立身的大节,并不仅仅局限于士人,而是所有追求人格完善、有求仁之心的人都应该依照这4点去做。
“见危致命”。致命,就是献出生命。士要有担当精神,当国家遇到危能的时候,能够敢于挺身而出,将生死置之度外,而不是临阵脱逃,就是牺牲服自己的生命也再所不惜。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人愿意为之担当,为之奋斗,那么这个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每个有爱国心的人在国家需要的时候都会挺身而出,精忠报国,为了国家、为了人民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正如孔子所说的,“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这是有识之士的良知。
“见得思义”。义者,宜也。想要得到,首先要想一想自己做得是否合乎道义,这个利益是否合法、合情、合理,自己该不该拿,就是“见利思义”。“义然后取”,符合义了再取得,也就是取得是自己应该得到的那一份,是正当、合法收益,而不是非法收益,不能因为要满足自己私欲而牺牲他人利益和国家的利益。如果符合道义而取得自己的利益,别人不讨厌他的取得。
孔子并不反对富贵,但是反对“不义而富且贵”,反对用不正当手段而得来的富贵。他特别强调做人做事要“义以为质”、“义以为上”,就是说做人要有原则。不义之财不中得,这是作为一个士人最起码的门槛。
“祭思敬”。祭祀,在古代治理国家中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情,每逢祭祀都要恭敬与虔诚。孔子说,“祭如在,祭神如神在”,既然要祭拜,就要敬神如神在,有着虔诚、认真的心态。祭天祭地祭鬼神,虔诚第一位,如果只是把祭祀当作仪式,走走过场,而不是心存敬畏,就失去了祭祀的意义。
祭祀不只是形式,更要以恭敬严肃之心对待,强调的不单单是仪式的庄重和祭品的丰富,而是人的恭谨之心,要对神灵心存,对人心的震慑。“离地三尺有神灵”,做事要心怀敬畏,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不能胡作非为。
“丧思哀”,父母或长辈过世,办丧事的时候要有悲哀的情感。孔子强调临丧最重要的是哀痛的心情,他说:“丧,与其易也,宁戚。”办丧事,与其办得铺张浪费,场面很大,不如对死者表示极大的哀伤。
有人却忘记了丧事的初衷,注重丧事的形式,专门请亲朋好友来捧场,人来人往,不是为了对人死为大的敬重,而是做给别人看的,为活人争面子,显得自己本事大,人缘好。
有些人办丧事请鼓乐吹吹打打,也不管吹出的是什么乐曲,有是的是哀乐还可以,还有的却是节奏欢快的乐曲,热热闹闹,很滑稽,很讽刺。
子张的这段话其实不是他先提出来的,他基本上是吸取了孔子的说法。孔子在《宪问篇》说:“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把孔子说“成人”改为“士”,“见危授命”改为“见危致命”,“见利思义”改为“见得思义”。孔子在《八佾篇》中说道:“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子张继承了孔子的思想,他说士就应该做到为国要忠,为人要义,做事要敬,为子要孝,这是作为一个士人最起码要具备的操守、德行和责任感。
“士”在后世更多是指读书人,也就是知识分子。士应该是指有道义的读书人,但读书人不一定是士,像酸腐的读书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读书人,就不可能成为志士。
士是有良心的读书人,他们的道德体现了社会的道德水平,他们的价值取向决定了社会的价值标准。天祥死后在其衣带中发现了一段文字:“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意思是孔子说成仁,孟子说取义,只有忠义至尽,仁也就做到了。读圣贤的书,所学习的是什么?自今以后,可算是问心无愧了。
读书学习,就是要成为有德之人,要有担当,有道义,当国家需要的时候,为国家舍生取义,杀身成仁,而不是苟且偷生,糊涂做人做事。
读书人就应该像子张所说的忠、义、敬、孝,做到了这4点,才能一个读书读得明白的读书人,才称得上是一个有志之士。
#头条品书团#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删)
我读《论语》之《子张篇》:
【原文】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译文】子张说:“士人看见危险肯献出生命,看见有所得就想想是否合于义,祭祀时想到恭敬,服丧时想到悲痛,这也就可以了。”
读书感悟人生,写文传承文化。欢迎关注@丁小悟典 ,与你一起领悟传统文化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