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词佳句 > 经典语录 正文
【体现艾灸必须连续性的名言】摄生大义始春秋:不害生,即养生

时间:2023-03-13 14:18:20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喜欢养生的读者都知道

历史上涉生战绩数不胜数

养生名言像烟海一样大

这篇短文是用精密的语言写的

概括了全貌

DOCTOR

专家介绍

李志忠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

中医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副主任

养生经典源流长。

养生一词,早在《吕氏春秋》就有明确记载:“知生也者,不以害生,养生之谓也。”意为知晓生命规律的人,其饮食起居、行为举止等不可有害健康、有害生命,这便是养生。

春秋战国时期,医学知识大有发展,其中不乏养生保健的精辟论述。如《老子》认为“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才是“根深蒂固,长生久视之道”。《庄子》则说“吹呵呼吸,吐故纳新,熊颈鸟伸,为寿而已矣”。《管子》指出“精存自生,其外安荣,内藏以为泉原”。《吕氏春秋》将运动喻为“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诸子之说,应为调神、纳气、存精、炼形等养生理论的萌芽。

成书于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养生学的理论基础,其所载的“不治已病治未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恬淡虚无,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等均成为中医养生名言。《黄帝内经》中广泛应用针刺、灸焫、气功、按摩、温熨,以及阳光、空气、饮食、运动、时序、色彩、音乐、气味、声音等以却病延年,对后世养生学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嗣后,养生学专论、专著不断涌现,代有发展。如晋代葛洪的《抱朴子·内篇》、嵇康的《养生论》、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养生篇》、梁代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中有养生专论“补养宣导法”等。

唐代医家孙思邈《千金要方》有养生专篇“养性”,成为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养生专论。宋金元时期的养生专著颇多,明清时期的养生著作更趋实际,对唯心养生观多有抵触。其中张景岳《类经·治形论》、龚廷贤《寿世保元》、曹慈山《老老恒言》、汤灏《保生篇》、唐千顷《大生要旨》等,可谓其代表作。

纵观历代中医文献及养生专著的有关论述,养生原则特色明显,其中较为公认者综合如下: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所谓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指出了人处于天地之间,时空之内,其生命活动与宇宙自然密切相关。中医养生学得益于这一思想,视天人相应为养生的最高境界。《吕氏春秋·尽数》“天生阴阳,寒暑燥湿,四时之化,万物之变,莫不为利,莫不为害”,指出了根据自然变化规律,人可主动进行调摄,趋利避害,以获长寿。

《黄帝内经》亦有类似养生学思想,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云:“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明确指出了季节气候与精神情志相感应的关系。《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更是专篇讨论由于四季气候变化而养生调神随之有别的具体内容。其中对起卧、穿戴、发型、饮食、情志、运动等均有明确提示。

“天下之万理,出于一动一静。”

动静结合 动者属阳,静者属阴,动静相宜,阴阳协调,是生命变化的内在依据。中医学认为,人体可分阴精与阳气两大类别。阴精主静,为人体营养之根源;阳气主动,为人体运动之根本。一阴一阳,一动一静,以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其他如兴奋与抑制、清醒与睡眠、运动与静止、分化与合成等,均与阴阳动静协调有关。诚如明代著名医学家张景岳《类经图翼·医翼》所说:“天下之万理,出于一动一静。”

动是绝对的,即便在相对的静止中也总蕴伏着绝对的运动,即所谓“升降出入,无器不有”,“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素问·六微旨大论》)。静是相对的,即便在绝对的运动中也必蕴含着相对的静止。养生学中所云之静,多指“一则身不过劳,一则心不轻动”。清代柳华阴《金仙证论》更强调:“夫静者,静其性也,性能虚静,尘念不生,则真机自动。动者非心动,是气之动也。气机既发动,则当以静应之”。笔者以为,形需常动,神须恒静,形动神静,分而若一。

“养生先养心”“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形与神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哲学观念。形,在人体即为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以及气血津液等生命物质。神,在人体即指情志、意识、思维等精神活动以及生命活动的外部表现。

形与神的关系,是形态与功能、精神与物质、本质与现象的关系。是互相依存、互相影响、密不可分、协调统一的整体。神本于形而生,附于形而成。形为神之宅,神为形之主。形神兼备观,落实于养生保健,须做到既注重养形,亦强调养神,且养神更须先于养形,即所谓“养生先养心”。中医学素有“得神者昌,失神者亡”之说,强调神的健旺饱满是身体健康的必要保证,神的活动失调是疾病发生的内在依据。

动静与形神之间又存在着密切的辩证关系。形是动静变化的物质基础,神是物质动静变化的表现与主宰。大体而言,养生应动静相济,动以养形,静以养神,动者为健,静者为康,形神合一,尽终天年。

“谨察阴阳之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合理调补是中医养生的特色之一。无论是用药进补,还是以食调补,均需辨明体质、证情、时节、地域等诸多因素,根据每个个体的具体情况施以不同的调补手段。

人体的禀赋不同,生活环境各异,因而各自的身体素质和精神心理也不尽相同。若需调补者,必有其可调可补之处。“谨察阴阳之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大凡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脾胃失养、劳累过度损伤、病后体虚待复、年迈形神不支等,均可施以调补。合理的调补有利于养生,漫补峻补不利于健康,甚则反而生害,这在现实生活中屡屡可见。如阳盛之体,投以温补之物,必致“火上浇油”;阴盛之体,施以凉补之物,多成“雪上加霜”。若需调补,切切慎之。

  • 相关阅读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