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词佳句 > 经典语录 正文
【关于大学中的名人名言】那些共产党员的名句,让当代青年念念不忘

时间:2023-03-12 03:31:50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又是“五四”,江山代有青年。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中,青年们也许一度离开了,但青春的力量世代相传。

从陈独秀到孔繁森,从“为党和人民的利益贡献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到“国家需要我们去,我们必须今天就去”,当代的青年们,仍在缅怀哪些党员?记住了他们的什么教诲?听听他们怎么说。

“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身”

电视剧《觉醒年代》的热播,让不少青年人重温了那个风云激荡的热血年代。北京大学2020级硕士研究生朱战缘骄傲地发现:剧中意气风发的陈独秀,好多年前就是他的idol(偶像)!

“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身”。少年时,陈独秀是朱战缘写作文、背历史时的伙伴;现在,陈独秀的话依然是他善思进取的动力。在武汉大学读本科时,他一年借阅图书233本,成为学校的“十大借阅之星”。在他看来,作为一名大学生,让“觉醒”之识落地、使“理论”之树常青,是他未来心之所向。

“青年应惜时去关心社会前沿,将萌动的力量付诸建设社会;青年人要保持朝气与进步,需要学新知识、新思想,最重要的是能创新。”朱战缘说。

“为党和人民的利益贡献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

2001年4月1日,一架美军EP-3侦察机在中国海南岛东南约7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上空,与飞行员王伟驾驶的战斗机相撞,王伟跳伞,永远留在了海天之间。

那一年,章原才2岁。这位上海交通大学学生,选择了在大学期间参军入伍,加入人民海军。而他守卫的,正是王伟当年起飞的那条军用跑道。

王伟的入党志愿书里这样写道:“我希望加入党组织,决不是为了捞点政治资本,也不是为了升官发财,我只想以一个党员的身份要求自己,为党和人民的利益贡献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

章原说,他最敬佩的是王伟的血性。“中华民族从来不缺脊梁,过去未曾缺过,现在不缺,未来也绝不会缺。”

在很多海军航空大学的飞行学员心中,那个为战而生的海天梦想,是王伟给予的。他们给王伟写了一封信,信中说:“您飞过的天空,真美。”

“只要我们有火种,就能驱赶严寒,带来光明和温暖”

杨靖宇,著名抗日民族英雄、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他曾只身与敌周旋数个昼夜,有人劝他投降,但他说,“如果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

从学生到军人,从军人到汉语教师志愿者,武汉大学研究生常夏雨几度实现角色转换。一路走来,她觉得杨靖宇的话最令她认同。

“杨靖宇曾说,‘革命就像火一样,任凭大雪封山,鸟兽藏迹,只要我们有火种,就能驱赶严寒,带来光明和温暖’,所以我少年时便立志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常夏雨说。

2015年,常夏雨如愿在吉林省白山市靖宇县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此处正是杨靖宇将军的殉国地。研究生期间,她成为一名汉语教师志愿者。她坚信,“只要有火种,就会有光明”。

“每一个党员干部,都应当与人民共甘苦、共命运”

4月7日,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天朗气清,选调生田正赓在这天被正式授予涞源县荣誉县民证。在过去的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里,他用脚步和汗水,见证了涞源县斜山村从深度贫困村到文明美丽乡村的蜕变。

抓产业、促增收,建新居、改村貌……一支大部分是青年人的驻村工作队以真心换真情、让斜山换新颜。田正赓是其中年龄最小的一位。

“每一个党员干部,都应当与人民共甘苦、共命运”。让西藏阿里大变样的“最美奋斗者”孔繁森的话,让田正赓感同身受。

“只有用心,才能把老百姓的事情放在自己的心上;只有用情,才能获得百姓们的理解和支持;只有用力,才能啃下难啃的硬骨头,办成不容易办成的事。”看着春日的田园绿野,田正赓意气风发。

“永远做群众的小学生,做人民的勤务员”

雷锋去世前5天,他在最后一篇日记中写道:“今后,我要更加热爱人民和尊敬人民,永远做群众的小学生,做人民的勤务员。”

雷锋离去已有59年,但他爱国爱党爱人民的精神却从未过时。

曹祖刚,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东港市供电公司孤山镇供电所所长。工作之外,他捐款修路,义务扶贫……“我想在基层工作中把学雷锋志愿服务引向深入,在保障民生用电、助力乡村振兴方面能多出一分力,就多出一分力。”他这样解释自己的选择。

“90后”党员高潘是辽宁省丹东市振兴区汤池镇党委宣传委员,2014年大学毕业后,她放弃在城市工作的机会,做起大学生村官。“雷锋精神正青春,我们要以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高潘说。

“国家需要我们去,我们必须今天就去”

“国家需要我们去,我们必须今天就去”,去年的武汉疫情防控阻击战中,钟南山院士语重千钧。

钟南山的话是白衣天使的共识。“我想没有人生来勇敢,我们敢和恐惧较量,是因为我们把爱当作武器。”华中科技大学校医院95后护士赵楚莹说。在疫情最危急的时候,她在隔离点24小时轮班值守。也因为看到抗疫前线老党员的身先士卒,她渴望入党的心再一次沸腾。

85后青年护师周钰琼主动请缨,从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奔赴武汉。在隔离病房悉心照料确诊病人、全面协调整组医护工作……援鄂抗疫的52个日夜里,周钰琼一刻不敢松懈。

“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共同构筑疫情防控的钢铁长城,将一个个不可能变成可能,这是我们医者的责任。”周钰琼说。

语言是行动的先兆,榜样的力量永不消逝。青年的底色,在他们一代代的接力中愈加鲜明。(记者:徐壮;参与采写:邓洁)

来源: 新华社

  • 相关阅读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