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中辛苦,做人”这句话已经流传千古,现在仍然是很多家庭教育中常用的名言。
不知道是谁第一个说出这句话,相信说这话的人一定有深刻体会,也许他自己就是历经千辛万苦才有所作为,终成大事,万人敬仰,有感而发。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然后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段话是孟子说的,与“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有异曲同工之妙,核心精神就是,人要承担大任,有所作为,就必须要历经磨难,百折不挠,才有雄才大略之能,方可成凡人不成之事。 历史上的舜、管仲 、孙叔敖、百里奚、孙膑、勾践等等莫不如此。
其实,很多父母都懂得,人要有所作为,就要能吃苦耐劳,认真学习。古时的悬梁刺股、囊萤映雪、挑灯夜读、韦编三绝、卧薪尝胆、寒窗苦读等等这些名人典故古训,无不渗透着一个“苦”字。正是吃得了这些苦,才成就了他们,才流芳千古,成为家庭教育的典范案例。
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现在的很多青少年,年轻人,生活安逸,沉于享乐,不思进取,意志薄弱。学习上吃不了苦,工作上熬不了苦,情感上受不了苦,抗挫折能力低下,常常动辄放弃,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一事难成。所以父母常常会古训教育,而最有说服力也许就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了。
当然,一些人会说,吃苦是为了当“人上人”的吗?这是对“人上人”的理解有误。“人上人”并不是指骑在别人的头上,而是指吃得苦的人,会炼就更加非凡的才能,成就非凡的建树,与众不同,独树一帜。所以,家里的孩子,让他经历一些挫折,承受一点磨难,一定会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