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足足49篇,说明了战国~秦汉年间儒家学者对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
《礼记》内容广博,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史、祭祀 、文艺、日常生活,乃至历法、地理等诸多方面。它语言简古,收有大量富于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隽永,对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的品格产生深远影响。 四川正道文化精选了两则《礼记》语录, 供大家学习。
网络图片
原文:
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礼,不妄说人,不辞费。礼,不逾节,不侵侮,不好狎。修身践言,谓之善行。行修言道,礼之质也。
【译文】:
礼,是用来确定亲疏,决断嫌疑,区别异同,明辨是非的。遵循礼仪,不随意讨好他人,不说多余的话。遵循礼仪,不超越节度,不侮辱他人,与人相交不轻佻。自修其身,言行统一,就是善行。行为有修养,言谈符合礼仪,这就是礼的本质。
网络图片
原文: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人有礼,则天安,无礼则危,故曰:礼者不可不学也。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
【译文】:
礼提倡人与人之间相互往来。我前往施惠于人而受惠者不来报答,这是不符合礼的;人施惠于我而我不前往报答,也是不符合礼的。人类社会有礼仪就安全,无礼则危险。因此说:“礼,是不可不学习的。”具备了礼仪的人,自我谦卑而尊重他人,即使是一个背负担子的商贩,也一定有值得尊敬的地方,而何况富贵的人呢?富贵而知道喜好礼,就会不骄纵不过分,贫贱而知道喜好礼,志向就不会怯懦。
礼尚往来,这句名言,告诉我们,在礼节上,有来有往,以同样的态度和做法来礼敬对方。这是自古以来中华民族文明礼貌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
网络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