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我们都熟悉的著名引文。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是在现实中,这句话并不总是能实现。
甚至经常发生“失败成为失败之母”的现象。出现这种情况,往往是“马太效应”(“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没有的,连他所剩也要夺过来”)在暗中伸出的无形之手的结果。换种说法就是,一个失败引发下一个失败,形成“失败闭环”。其所影响的不仅仅是事业,更有可能波及整个生命状态。失败的危害之一是降低目标标准甚至放弃理想
失败导致挫折感,如果连续出现结果不如意的情况,许多人就会怀疑自己实现目标的能力,自信心降低,对原有的理想目标能否达到产生怀疑。著名心理学家,社会学习理论创始人班杜拉的研究发现,自信心(用心理学术语是“自我效能感”)的下降,会导致一个人降低的目标标准。比如生活中玩麻将如果连续输,即使手中有了好牌,也多不敢冒险冒险做大胡;学习上几次考试都不理想,就可能怀疑自己的智商,降低未来目标分数;工作上反复受挫,就可能降低甚至放弃事业理想。
由于对达成目标的信念下降,面对困难更容易放弃。在过程中付出的努力程度以及坚持到底的决心都会受到影响。著名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维克托·弗鲁姆提出著名的“期望理论”表明:人们会基于特定需求而设定目标,这个目标在尚未实现时,表现为一种期望。人们愿意为实现目标付出多大努力,取决于两个因素相乘的结果,一个是该目标实现后带来的期望价值有多大;另一个是该目标实现的可能性有多大。
即使很钟情于某个明星,大多数人并不会下功夫去追求。即使十分渴望成功,但如果主观认知上不相信自己能成功,便不会付出足够努力,尤其难以在面对困难与挫折时坚持到底。
但长期坚守理想与目标不动摇,“不抛弃、不放弃”恰恰是成功的不二法门。就像烧水,只要一直加温,达到100度是早晚的事,但多数人的失败都源于烧到70度时就放弃了。结果水又回到常温。
失败危害之二是损伤心态进而破坏交往圈
受挫易激活自卑感,自我怀疑,甚至怀疑人生。所以倾向于自我隔离,不喜欢与人交往,比如原来喜欢聚会,但现在对此兴致全无。这种情况时间一长,就可能滑入抑郁状态。
受挫还容易激活防卫机制,比如容易将别人的帮助解读为“对自己的小瞧”,结果拒绝帮助;由于和比自己强的人接触会照见自己的“弱”,就会疏远其他成功者,比如原本是好朋友,但对方事业步步上升,而自己却原地踏步,双方差距逐渐拉大。结果朋友关系也开始变味,主要不是得志一方变得势利而疏远朋友,更多是失意一方保护自己可怜的面子而疏远朋友。有时脱离的不仅是个别朋友,而是整个圈子,更多与其他“失败者”为伍。这不但会降低目标标准,放弃上进的榜样,更严重的是减少了学习、交流、相互激励的机会。
防卫心理令人更倾向于“归罪于外”(诸如社会不公正、领导偏心没水平、同事自私、任务太困难之类),而非“自我反省”(我的原因或责任在哪里?我需要改进的是什么?之类),结果失去了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的学习机会。内外两条关键学习通路都被堵塞,必然会令经验能力的提升和个人心智成长速度减缓甚至停滞。从而降低未来成功概率,增加未来失败概率。
失败尤其是连续失败会减少担当重任机会,影响未来发展机会
无论社会上,还是组织内,领导同事都有各自一大堆要忙的事,所以很难投入足够的时间精力完整全面地了解一个人,更多是从其承担任务或项目的结果来评判其胜任力。如果接二连三把事情搞砸,大家就会认定其胜任力不足。如此,未来再被委以重任,承担重要工作或项目的机会就会减少。一个人长时间不被重用,即使不服气,想着“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而离职,但人脉、资格与个人品牌的积累却因此中断。影响更大的是因此导致自我怀疑、无助感,甚至放弃自己的理想。如果是创业项目失败,就可能影响到投资人的信心,降低未来投资力度。
其实,最大的损失还是学习成长的机会。了解成功规律的人都知道“承担才能成长”的道理,一个人在挑战性任务中学到的最大,进步得最快。一旦失去信任,一个人在组织中就成为“闲棋”甚至“弃子”,时间一长,个人的心气便被侵蚀得所剩无几,不仅晋升机会减少,翻身难度加大,即使偶尔承担任务,也会因能力和心态“不在状态”而难有出色表现。结果很容易在“恶性循环漩涡”中越陷越深。
工作上的失败会传导扩大成为“失败的人生状态”
反复失败会令“负能量”积累和转化,导致“失败合理化”;“我就是这个命!”、“我的能力成不了事”、“这个社会没有我用武之地”、“我选错了行业”、“我年龄太大了,从头开始做太晚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认命”。人一旦将失败归因于命运,就意味着更大的放弃,意味着前进动力的持续衰退。这种对命运失去控制的无助感,对未来失去希望的迷茫感,会不断腐蚀我们的心灵,慢慢进入“混日子”的人生状态。仅仅事业上一时的失败不是问题,真正的危害是“失败马太效应”持续发力,演变成“失败的生命状态”。
事实上,反复失败的危害不止于此。事业成败对国人的影响可以说是举世无双。我们不仅将每日和一生最宝贵的时光用在事业上,加班加点也几乎是常态。即使人在家,心也常常在工作上。所以事业上一旦不如意,其所积累的“负能量”不能及时宣泄化解,必然会从事业领域溢出而传导到家庭,污染家庭氛围,导致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紧张,甚至还会为子女竖立一个负面的模仿榜样。结果负能量像乌云一样遮闭掉生活的阳光,降低整个家庭的幸福指数。
不仅如此,负能量主导的生命状态还会与身体健康状态发生共振,从而恶化身心健康状况。世界卫生组织,以及现代科学已经反复证明:心态是影响健康的最大因素。事业上不如意导致焦虑、抑郁、内分泌失调、体内毒素增加、促炎因子增加,进而增加患过敏症、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癌症等慢性病的概率。
我们不难从身边的长辈或同辈中找到这类人,心中大抵有都这类人的“画像”。我们不能接受自己是这种状态,也不能接受子女长大后是这种状态。失败的确是成功之母,但前提是不放弃理想。一旦放弃,失败便是永远的失败。成功之后,失败是令人自豪的故事;没有成功,失败永远是“事故”。所以,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陷入“失败循环”,由一个失败导致下一个失败的“失败多米诺效应”。
面对失败,我们唯一正确的选择是打破失败马太效应,从失败能量漩涡中突围出来,走向成功。如何打破失败循环?我会在后面与各位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