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词佳句 > 经典语录 正文
【榜样信仰的名人名言】东湖评论:一生择一业 一心为人民

时间:2023-03-09 14:48:21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入研究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的重要讲话精神,意气风发地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时,中央宣传部以8月20日云发表的方式,向全社会宣传了李永浩同志的先进事迹,并授予她“时代模式”称号。

《你好,李桓英》的微信文章刷屏朋友圈,她的先进事迹在全社会引起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从榜样身上感悟信仰的力量,努力做新时代的奋进者、搏击者、实干者,全心全意投入到各自工作领域,不断提升业务水平,做出更多的新贡献。

1921年出生的李桓英,在29岁那年成为了世界卫生组织首批官员。1958年,37岁的李桓英瞒着同在美国生活的父母放弃了优渥的生活,只身回到了祖国。从37岁到100岁,为了实现一个“没有麻风病的世界”,她奋斗了半个多世纪。为了战胜麻风病,李桓英踏遍云贵川7个地州、59个县的几乎每一个村寨,两次翻车、两次翻船、两边的锁骨和肋骨摔断,都没有打翻她的信念、阻断她的脚步。有些地方甚至没有通路,她只能倒悬在吊索上通过。李桓英说得最多的还是那句话:我从未后悔过自己的选择……我要把最好的年华献给祖国。一生执着于麻风病的研究,把麻风病人治疗好。98岁时,李桓英仍然每天早上拎着包进出办公室,时刻关注着麻风病防治的最新动态。这是心有大爱,心有热爱,不愧为“时代楷模”。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拓宽生命的深度和厚度,在自己热爱的领域去探索,贡献一份力量。在我们国家,像李桓英一样的人有很多,他们倾注一生的心血,只为在某个领域取得突破,为人类造福。譬如,袁隆平的禾下乘凉梦,一梦逐一生。少年袁隆平,因路遇饿殍,而立志学农。“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一个当时看来遥不可及的梦,让袁隆平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追逐。梦想总是美好的,但求索的路总是布满艰辛。质疑、失败、挫折,如家常便饭;误解、反对、诋毁,曾如影随形。但这些都无法撼动伟大的梦想。我们欣喜的看到,如今,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超过2.4亿亩,年增产水稻约250万吨。中国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向世界证明,我们完全可以靠自己养活14亿人民。

向楷模、榜样看齐,努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尤其是对青年朋友而言,干一行就要爱一行,不浮于表面,深入其间,越是有难度的,越是要敢于挑战,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我们在网络上或者在生活中,总会遇到部分人口里喊着“佛系”,总喜欢找各种外在的因素作为不奋斗的借口。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的,如果每个人都是这种随遇而安的心态,那么社会还如何进步?我们又有何颜面一面享受的前人奋斗来的成果,一面又无动于衷呢?任何一个领域都需要大家多一份用心,有一份耐心,汇聚在一起才是推动社会继续向前发展的强大动力。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面有句名言:“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对标榜样,我们清晰的看到了努力的方向,不计较一时得失,不畏惧风险挑战,始终心怀民生无私奉献,一路探索追梦不止。当前,我们已开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需要各行各业不断涌现先进和榜样,在创新探索中不断出新成果,最终汇聚成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稿源:荆楚网

作者:陈娜(宜昌高新区)

  • 相关阅读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