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高考中涌现了各种抚慰心灵的鸡汤,有的针对大众考生,有的特别面临失利。
这些鸡汤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抚慰心灵,帮助人走出困境,但也会有不少人被鸡汤误导的不行。这次我们就来看看有哪些是广泛传播过的毒鸡汤吧。
关于哈佛大学图书馆的总总鸡汤
关于哈佛大学图书馆的种种鸡汤,很早就流传于国内。什么“哈佛大学图书馆名言”什么“凌晨4点半的哈佛大学”流传于网上和各种杂志上不要太广,然而真相是什么么?
关于哈佛大学图书馆名言,2011年11月,哈佛大学图书馆管理员Deborah Kelley-Millburn在Ask a Librarian上证实了这句话:“已经有很多人就图书馆箴言的问题询问过我们。我想,这是一个在互联网上流传的民间传说。我们哈佛大学里的各家图书馆都没有这类训言。”
而至于一下这张流传甚广的“凌晨4点半的哈佛大学图书馆”的照片,百分之百也是假的。
且不说这是不是哈佛大学各个学院70多家图书馆的样子,大部分的哈佛图书馆都是5点左右闭馆,最晚的也不过晚上11点,而到第二天的早上 8、9才开门。
至于类似的书,网上还有一大串......
2.鹰自残多活30年
对于这篇鸡汤,我到现在都有印象。说是鹰一生的生命可达70岁。但在40岁时为了能让自己有第二春,要100多天不吃不喝,磨掉自己爪子和喙,拔掉自己的羽毛什么的。只要熬过这几个月,鹰就能在获得30年的生命。
然而这个也是假的,全世界60多种鹰类平均寿命只有30岁左右,也就只有美洲鹫或神鹰科鸟类可以活到六七十岁。而鹰自己磨掉自己的鸟喙也不可能,因为鸟喙和头盖骨连在一起,磕破自己的喙就相当于自己敲碎自己的骨头。
3.《羚羊飞渡》
这篇由沈石溪老师创作的动物小说曾长期被用在我国小学课文上,然而他在文中描述的“七八十只斑羚”“有着大量的老年斑羚”,还有一只“头羊”为了拯救族群牺牲了自己却基本上都是假的。
主要原因是沈石溪所描述的“斑羚”应该是他在云南插队时当地的灰斑羚。可是这种羚羊并不是群居动物啊...这种羚羊最大的族群充其量不超过10只,而雄性灰斑羚则一般都为独居,只有在交配时才会有短暂的群居生活。可是沈石溪老师在采访时却这样说的:
鸡汤这种东西,有时真是考验智商啊!
本文由盖饭娱乐出品,转载请联系bd@17ge,违者必究。
盖饭娱乐,动图内容供应者,为亿万网友创造乐趣。